武陵学刊

武陵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Wuling

杂志简介:《武陵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50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华德文化研究、环洞庭湖社会发展研究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南文理学院
国际刊号:1674-9014
国内刊号:43-1506/C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9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27
总发文量:1791
总被引量:3915
H指数:10
引用半衰期:4.9545
立即指数:0.0081
期刊他引率:0.9593
平均引文率:4.996
  • “红船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桑东辉 刊期:2019年第01期

    将“红船精神”的核心内涵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些核心内涵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其中首创精神是对传统创造精神和革新精神的整合与发展,奋斗精神是对传统弘道精神和自强精神的整合与发展,奉献精神是对传统公忠精神和民...

  • 师德修养视域下的儒家君子人格

    作者:张晓庆; 刘楠楠 刊期:2019年第01期

    儒家君子人格蕴涵着浓郁的道德精神,是儒家师德的修养目标。从理念层面,它以追求仁道为价值旨归,以合于天命的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从规范层面,它以“有教无类”为基本原则,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具体规范;从实践层面,它以博文约礼为修养路径、躬行身教为修养方式、以忠信为修养内容。深入挖掘儒家君子人格的伦理内涵,对于破解师德建设困局,加...

  • “生生”之仁:理学之“仁”的本体化与境界论探微

    作者:吴鹏 刊期:2019年第01期

    “仁”来自孔子对血缘伦理的阐发,并被后世儒家不断诠释与发展。在宋儒借先秦经典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他们将“仁”赋予了《易传》中“生生”的内涵,以此融合了其变化、发展的因素,被视为生命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仁”居于“天理”的地位,成为万事万物的主宰。同时,以“仁”为核心,宋儒创造了一个纯善而又高远的圣人境界。

  • “德”之初义研究综述

    作者:李培健 刊期:2019年第01期

    “德”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影响至今。围绕其初义,研究者们主要采用文化人类学、文字学、训诂学、归纳法、诠释法等五种研究方法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入考察,大致认为德之初义并非道德,“德”原属政治概念而非伦理概念,其产生与政治有关。梳理这些研究成果,可知德之初义大致归为两方面:一是指外在的政治行为,一是指内在的精神活动。不过,迄...

  • “创新”由贬义向褒义话语的转变——一种哲学视域的研究

    作者:韩金起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在当今世界,“创新”一词大行其道,并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领域。然而,“创新”并非总是受欢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创新”一直是作为贬义词出现的,它并不受人待见。创新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秩序的破坏。因此,包括普通百姓在内的社会各阶层对创新存有一种敌视和抗拒的态度。从时间节点上看,“创新”的正名过程始于1789年。自此,创新无论是...

  • 万廷言“先天易学”的心学建构

    作者:李贺亮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万廷言是明代心学家、经师。其易学思想精邃深奥,代表着明代心学易学的高峰。万廷言从“心”的立场出发,对《河图》、《洛书》、《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五行、数进行了心学义理上的深入剖析,继而证得易图、五行、数皆源自于“心”。万廷言在易图和心学的相互诠释与会通的基础上,完成了自己在“先天易学”上的心学建构。

  • “双独双栖”婚居模式与家庭养老资源的失衡和再平衡——基于湖南省常德市3个乡镇的调查

    作者:王翠绒; 邹会聪; 冀育宏 刊期:2019年第01期

    “双独双栖”婚居模式是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期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尤其是“一孩”政策的产物。“双独双栖”婚居模式是“双独子女”婚后解决原生家庭情感抚慰和家庭养老需求的自发的婚居形式,一方面它推动了传统婚居文化的更新,促进了家庭权力结构优化,舒缓了家庭代际冲突,但是另一方面其所担负的家庭养老责任因其资源供给的有限存在不平衡性:子女...

  • 基于协整检验的海南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作者:曲涛; 王雪梅; 陈婷婷 刊期:2019年第01期

    区域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演进的重要物质基础与社会资源,高等教育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智力支持。通过使用1990—2016年海南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依据协整理论建构专科、本科、研究生规模与区域GDP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海南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区域GDP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VEC模型具有...

  • 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主要知识产权法律问题

    作者:马忠法; 彭亚媛; 张驰 刊期:2019年第01期

    人工智能发展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版权领域,人工智能生成物若具备了独创性,成为作品,则作者应为人工智能的拥有者或者使用者。在专利领域,人工智能不具有独立人格,其本身及其生成物若仅为算法,则会因为落入抽象概念而被驳回专利申请。只有具有技术方案特征的,满足专利法要求的人工智能生成物才具备可专利性。在商业秘密领域,人工智...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与作品的思考

    作者:郑璇玉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增强文化自信的语境下,随着非物质遗产保护案例的增多和生产性保护方针的提出,如何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吸收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迫切。在众多的学者研究当中,以著作权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方案之一,我国的司法实践也通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状态涉及作品时延用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这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著作权法第六...

  • 值班律师有效辩护之理论研析与制度优化

    作者:冀敏; 刘婕 刊期:2019年第01期

    2018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值班律师制度纳入我国刑事诉讼领域,以彰显司法人权保障功能。法律定位是值班律师制度架构的基点,修正案将值班律师界定为“法律帮助”者,该问题值得在理论上继续研究探讨。从值班律师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中的辩护实效、值班律师制度的立法原意以及国际值班律师制度司法理念与实践方案来看,值班律师有效辩护的出路在...

  • 另一种启蒙:1920年代张君劢新人文主义启蒙思想

    作者:欧阳询 刊期:2019年第01期

    1920年代初,作为新文化启蒙思想谱系的一支,张君劢的启蒙思想以柏格森、奥伊肯的生命哲学为理论基础,并使之与其民主社会主义理想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张君劢的启蒙思想呈现出四个特点:强烈的唯意志主义倾向,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鲜明的精英主义性格,强调行为重于知识。张君劢的启蒙思想本质上是一种非理性主义的人文主义,亦即新人文主义思想。

  • 朱元璋与《元史》修撰相关问题论析——基于帝王与史学关系视野下的考察

    作者:高长宇 刊期:2019年第01期

    自唐以降,修撰前朝史为历代之定制,但众史之中唯独《元史》速成于明朝立国之初且质量低下。《元史》速修的原因并非朱元璋为笼络士人,而是试图利用史学盖棺定论之功用,假借天命之所归打击元残余势力;《元史》质量之低劣,固与修撰者的水平相关,但其主责在于高压监督、凌厉独裁的朱元璋。朱元璋对《元史》修纂的掌控与干预,反映出我国古代封建帝王...

  • 贯通古今,兼顾中外——第三届“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黄仁生; 王春 刊期:2019年第01期

    由中华诗词研究院与复旦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学术研讨会最近在上海隆重举行,来自日本、新加坡和中国海峡两岸的五十多位学者出席会议,就中华诗词古今演变研究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其中“通古今之变”成为本届研讨会的主旋律,而聚焦近百年诗词的传承与新变、关注汉诗领域的中外交流、重新审视诗...

  • 自我言说与自我救赎——中国古代诗歌的情感慰藉功用

    作者:张英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中国古代诗歌与诗人自身经历有着密切关联,具有鲜明的非虚构性特征。这种自我言说式的诗歌对作者来说具有情感慰藉功用,使诗人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我救赎,主要表现为:诗歌通过自我倾诉和情感的客观化、审美化而具有在人生挫败时抒发愤懑和排解情绪的功用;诗歌通过对异代知己的追慕与期待,以及回归自然、物我交融的方式消解诗人的孤独感;作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