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杂志 部级期刊

Physics Teaching

杂志简介:《物理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33/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研究、物理实验、例题与钥匙、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国外教学、港澳台教学、问题选答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
国际刊号:1002-0748
国内刊号:31-1033/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62
总发文量:3716
总被引量:5147
H指数:17
期刊他引率:1
  • 粘稠度可用电(磁)场控制的液体——电(磁)流变液

    作者:孙刚; 焦明春; 陆坤权 刊期:2012年第06期

    本文介绍电(磁)流变液的一些基本特性以及导致电(磁)流变效应的机理,并对电流变液和磁流变液作了对比。由于电流变液在应用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我们还对更加复杂的含水电流变液和最近开发出的巨电流变液的作用机理作相应介绍。其中,巨电流变液的屈服强度已超过100kPa,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光的反射与折射

    作者:郑永令 刊期:2012年第06期

    一、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 光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创世纪》中说,上帝在第一天就造了光(“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光对人类的至关重要性。在人类认识光的本性以前,一直将光看成“光线”。在各向同性的媒质中,光沿直线传播,即光线是直线;只有当光遇到障碍物或媒质不均匀情况时,

  • 试论物理课程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设计

    作者:陈刚 刊期:2012年第06期

    本文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阐述了方法的基本特征,提出适合方法目标实现的教学方式,最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阐述物理课程中“方法”目标的实现。

  • 初、高中物理“台阶现象”的成因及教学对策探讨

    作者:苏育仁 刊期:2012年第06期

    笔者曾在我市几所不同类别的学校中做过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八年级至高中三年级5个年段的学生。调查内容是:在中学各学科中,你认为哪个学科最难学?调查结果认为“物理最难学”的学生所占比例如下表。

  • 有效追问 提升习题教学品位

    作者:吴志山 刊期:2012年第06期

    在习题教学过程中,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使习题教学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解题素养,提升习题教学的品位。

  • 教学中要重视物理名称对学生造成的困惑

    作者:晏廷飞 刊期:2012年第06期

    物理学中有些物理量、物理概念的名称学生一看就明白其含义,但是有些物理量的名称,容易给学生造成困惑,本文举列举三个例子说明,希望教学中引起物理教师的重视。

  • DIS模块机器人

    作者:冯容士; 李鼎 刊期:2012年第06期

    一、研发背景 新教材的特征是完善学习方式。上海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学科必须倡导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验和感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他们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并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优化。

  • 利用超级电容器对两个物理实验的改进

    作者:邹建中 刊期:2012年第06期

    传统的大容量电容器是铝(或钽)电解电容器,最大电容量只可能做到104μF,并且体积较大,价格较高,如图1。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容量极大体积又小的新型——超级电容器,如图2,又称双电层、法拉电容器。其容量可达到法拉级甚至数万法拉。

  • 电磁感应实验的创新设计

    作者:吴国勇 刊期:2012年第06期

    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可通过多种方法创设许多精彩的电磁感应实验。如利用电磁炉、手电筒、微风吊扇、锉刀、硬币、磁铁等器具来演示生动、明了的电磁感应现象,从视、听、动等角度对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进行多维情境的设计和探究,对实验结果和演示现象进行强化,对学生更具有奇趣性,将会起到神奇的效果。不但具有简便直观、拓展学生对电...

  • “非常规”直流电动机模型的改进

    作者:周小奋 刊期:2012年第06期

    自制直流电动机模型是安培力应用的一个实例,目前常见的直流电动机模型如图1。其中磁铁提供磁场,干电池提供直流电,线圈受安培力转动。为了使线圈能连续转动,在线罔受力转动后应给线圈半罔通电半罔断电,使线圈由于惯性能够连续转动下去,因此在线圈与支架连接的一侧下方将漆包线的一半绝缘漆刮去。

  • 也谈视深度

    作者:陶本友 刊期:2012年第06期

    本刊2011年第11期发表了一篇文章,名为《初中物理中考命题技术及对教学的引导》。该文指出情景、立意和设问是试题的三要素,并从“素材源于教材:旧情景,新问题;素材源于生活:新情景,旧问题;素材源于科学探究:重过程,考方法;素材源于综合:重主干,考能力”这四个方面阐述了试题的科学设置。阅读、学习过后觉得颇有收获,但笔者对其中...

  • 实验探究教学之为何与何为

    作者:许亚平 刊期:2012年第06期

    实验探究教学为何与何为?“为何”就是怎么看,要在观念上提高认识;“何为”就是怎么做,要在实践上提高能力。本文主要就“理解实验探究的价值,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谋求有效的教学策略”这几个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

  • 从“无形”到“有形”实验的改进

    作者:蒋大成 刊期:2012年第06期

    有些物理实验要在课堂上做并不太方便,且实验效果也不形象直观,属于“无形”实验。如何改进这些实验,让“无形”实验变成形象直观的“有形”实验,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潜能?对此,笔者有探索、有闲惑、有收获……曾从其他学科知识中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 物理双语教学中易混淆的专业名词

    作者:仲新元 刊期:2012年第06期

    在物理双语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资料时,常会发现有很多单词或词组如果直译的话,将和我国现行教材中的物理术语的说法不一致,极易产生歧义,甚至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干的。本人根据多年的双语教研经验,结合美国、加拿大等国原版教材和国内科技术语的标准命名,发现易混淆、错译的物理专业名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 摩擦力改变所引起的多过程问题

    作者:王二玉 刊期:2012年第06期

    因摩擦力改变引起的多过程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文中从一道高考模拟试题出发,分析了学生解题错误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这类问题的具体方法: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问题,把握两个关键点:“速度相等”和“最大静摩擦力”来突破问题。最后以2011年广东高考题为例再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