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杂志 部级期刊

Physics Teaching

杂志简介:《物理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33/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研究、物理实验、例题与钥匙、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国外教学、港澳台教学、问题选答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
国际刊号:1002-0748
国内刊号:31-1033/G4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62
总发文量:3716
总被引量:5147
H指数:17
期刊他引率:1
  • 科学人文 和而不同

    作者:杨叔子 刊期:2008年第10期

    科学与人文同源共生互通互动。然而,科学毕竟是科学,人文毕竟是人文,不同学科毕竟是不同学科,既彼此密切相关,又相互明显区别,即“和而不同”。相关,表明可以互通,可以互补;区别,相异,表明应该互补,应该互动,以求共同和谐地发展,以求有利于高素质高级人才的培养。

  • 我的科学历程

    作者:严济慈 刊期:2008年第10期

    物理学家。1901年1月23日生于浙江东阳。1923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和东南大学物理系。1925年获法国巴黎大学硕士学位,1927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兼镭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学部主席团执...

  • 动物电

    作者:胡树铎; 刘树勇 刊期:2008年第10期

    对电的认识整个18世纪一直在发展,而此时的意大利电学界,由一批著名的医生和解剖学家为代表的学者以研究“动物电”著称于世。1780年“伽伐尼电”的发现是他们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并且还引起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论争,由此导致伏打发明了电堆。电学研究由静电进入了动电时代。

  • 高中生态化物理教学方式

    作者:韩叙虹 刊期:2008年第10期

    高中生态化物理教学是指物理教师整体协调和组织课堂教学系统内外诸多要素,主动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营造对学习者有意义的真实情境,组织有利于发展学习者主体性、独特性和社会性的活动,将学习者的学习与个体发展置于开放性的、与其他成员、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互动的物理课堂教学系统之中,从而促进学习者有效达成物理教学目标的过程...

  • “胡克定律与简谐振动”的教学设计——实验先行的课堂探究教学研究

    作者:高青 刊期:2008年第10期

    弹簧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模型。本课以弹簧为主线,以“实验先行的课堂探究教学”方式来完成对弹簧劲度系数的认识,掌握弹簧的运动规律。

  • 漫谈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作者:吴存华 刊期:2008年第10期

    高中学生因生活而形成自己的经验,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物理教学体现“生活化”的方式。实施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可以通过类比、对话、游戏、配合等方面的策略进行尝试。物理教学的生活化也有值得教师注意的地方。

  •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教学探究——“DDS”电子实验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曹魁 刊期:2008年第10期

    经过探究,利用学校实验室的学生电子实验器来实现中学阶段开展数字电路的基础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谈表头内阻测量的系统误差

    作者:倪志强 刊期:2008年第10期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电表的改装”,是用半偏法测量表头的内阻。许多文章对半偏法测表头内阻的实验误差进行有益的讨论,提出各种改进方案,笔者认为他们对实验系统误差的分析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现以中学实验室条件与学生的实际为依据,与同行探讨半偏法测表头内阻的系统误差,剖析各种改进方案,寻找最佳方案,不当之处望指正。

  • 电路连接方式的识别

    作者:俞红帜 刊期:2008年第10期

    初中物理研究的电路连接方式主要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学中电路连接方式的识别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学习电路连接和计算的基础,它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初学者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其原因是对电路连接方式识别的理论依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没有理解到位。

  • 一堂物理课结尾阶段的教学设计

    作者:郭金贵 刊期:2008年第10期

    结课是教学过程即将完成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结、扩展、迁移,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转化成或升华为学生能力的过程。一堂物理课究竟应怎样结课?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从目前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现状看,人们往往重视新课引入,导言设计,而相对忽视课尾小结。

  • 培养学生的“问题转化”思维

    作者:杨浩 刊期:2008年第10期

    我在学生中作了一次简单的调查,在一个60人左右的初三班级中,73%的同学都认为物理是一门比较难学的科目。我又对这73%的同学进行区分,分为不愿学和学不好两类。所谓不愿学,指的是那些对物理产生抵触情绪,毫无兴趣也从来不去认真学习物理的学生;而所谓的学不好,则是指那些虽然没有兴趣,但是由于知道物理的重要性逼着自己去学,却又没有...

  • 用身边物品做物理实验

    作者:耿志东; 唐友兵 刊期:2008年第10期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诸多物理问题的探究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纵观初中物理新教材,我们发现有许多物理现象来自于日常生活,而这些现象在实验室里是难以得到的,但却可以通过使用身边的物品使之再现。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物品做物理实验,自己动手,自主探究,以不断获取新知识。

  •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几个实验的改进

    作者:王岩 刊期:2008年第10期

    苏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声现象》一章中,用图1所示的实验说明声音具有能量: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但此实验虽然理论上可以实现,但实际实验时,由于声波分散,无论声音多强,也看不到烛焰在摇晃。

  •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演示实验的改进

    作者:刘仁元 刊期:2008年第10期

    初中物理新课标九年级第十六章《热和能》,第二节《内能》演示实验二乙图,原文如下:如附图,大口玻璃瓶内有一些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 谈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思路

    作者:戎世忠 刊期:2008年第10期

    追及和相遇问题是一类常见的运动学问题,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讲,追及和相遇是指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对于追及问题的处理,要通过两质点的速度比较进行分析,找到隐含条件(即速度相同时,两质点距离最大或最小),再结合两个运动的时间关系、位移关系建立相应的方程求解,有时可借助两质点的速度图象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