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6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外学者对话:殖民与后殖民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当代化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互鉴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3-7519
国内刊号:42-1060/I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530
总被引量:11813
H指数:41
立即指数:0.0213
期刊他引率:0.9752
平均引文率:10.3121
  • 当代易卜生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奥斯陆大学弗洛德·海兰德教授访谈录

    作者:汪余礼; 王阅; 弗洛德·海兰德 刊期:2018年第05期

    2018年3月,海兰德教授应邀来武汉大学讲学,其间接受了汪余礼、王阅的专访,双方就易卜生与莎士比亚、易卜生与德国思想、易卜生与力量、易卜生与数字人文研究等一系列问题交换了看法。汪余礼认为,易卜生的力量跟他深广的文化根脉是密切相关的;作为一名"欧洲人",易卜生的文化根脉深深扎进了古希腊戏剧、莎士比亚戏剧、北欧神话传说、基督教传统...

  • 歌德作为创伤叙事的“世界文学”观

    作者:弗拉基米尔·比蒂 刊期:2018年第05期

    比较文学界近来所推崇的"行星系"形态的文学在该学科过去二十年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升温态势,并由此将歌德推至总工程师的位置。当下,部分学者忽略了歌德所处的时代与当今时代的重要差异,用歌德关于世界文学的思考来推断其特定的地缘政治。为了避免这种"伪装为全球主义的民族主义",有必要讨论促使歌德提出世界文学"课题"的个人与集体的创伤因...

  • 作为挑战和伦理问题的世界文学

    作者:伊戈尔·沙伊塔诺夫 刊期:2018年第05期

    1827年,歌德参照赫尔德的世界史模式,提出了"世界文学"这一概念。此后,"世界文学"引发了学界的激烈讨论,其中不乏对伦理的重视与强调。问题是,开启世界文学纪元的歌德为什么把民族文学贬为"一个无意义的术语"?答案一方面可能在于歌德的历史远见,他惧怕晚期浪漫主义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另一方面也可能在于他把自己对古希腊文学理念的喜恶放...

  • 作为问题导向的世界文学概念

    作者:王宁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世界文学"这一概念自歌德于1827年正式提出并加以阐发以来,已经历了一百九十多年的曲折历史。正如美国学者莫雷蒂所言,这一概念不能只是文学,还应该范围更广大些,也即它应该能引发人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甚至争论。实际上,世界文学正是作为这样一个问题导向的理论概念,至少向学界提出了这样几个不断引发人们讨论甚至争论的话题:文学经典的...

  • 从脑文本到终稿:易卜生及《社会支柱》中的伦理选择

    作者:苏晖; 熊卉 刊期:2018年第05期

    脑文本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重要术语之一。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来看,易卜生的戏剧《社会支柱》的四个稿本是作家脑文本的体现,而四个稿本之间的变化是易卜生在把脑文本解码成书写文本过程中进行的伦理选择的外化;戏剧主人公卡斯腾·博尼克的理性意志与非理性意志进行了剧烈的博弈,其伦理选择亦与脑文本有着密切的联系;脑文本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伦理...

  • 空间表征、身份危机与伦理选择——《卢布林的魔术师》中雅夏形象解读

    作者:刘兮颖 刊期:2018年第05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艾萨克·辛格的长篇小说《卢布林的魔术师》出色地展示了17世纪波兰犹太人雅夏寻求身份认同而遭遇失败,最后皈依宗教终获救赎的艰辛历程。雅夏的多重伦理身份随着他在不同空间——小城镇卢布林和大都市华沙之间转换,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深重的身份认同危机,共同构成了他复杂的伦理困境,导致了艰难的伦理选择。空...

  • 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疾病叙事及其伦理选择

    作者:金琼 刊期:2018年第05期

    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出现不少疾病叙事现象,疾病叙事是作家铺展故事伦理线索、建构复杂人物关系与情感扭结的有效手段。这些女性作家的疾病叙写和艺术实践,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中值理论"、中世纪奥古斯丁等人的宗教伦理学、新教改革派伦理学以及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思想理念等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疾病叙事可以见出女性作家伦理意识与伦理选...

  • 论《杯酒留痕》中的伦理混乱与秩序重构

    作者:徐红 刊期:2018年第05期

    英国重要作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擅长用多元的叙事手法来探究传统主题,注重主旨思想和艺术效果的完美呈现。在小说《杯酒留痕》中,他虽采用多种后现代叙事技巧,但没有回避功利性和政治性的伦理内容,以高超的叙事手法、明暗互动的多层次伦理线,不但凸显人物的叙事功能,而且展现普通个体的伦理反思。小说的解构叙事不仅呈现了当代英国社会的伦理结...

  • “绿色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经典的重构与重读

    作者:张旭春 刊期:2018年第05期

    作为浪漫主义研究中一种新兴的批评范式,"绿色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中的生态批评范式)在理论上明确批判新历史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批评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唯物论倾向,在实践中注重从当代生态问题入手重读或重构浪漫主义文学经典——后者典型地体现在以贝特对华兹华斯《湖区指南》的经典重构和莫顿对雪莱《麦布女王》的经典重读之中。...

  • 现代性的生死断裂——1976年福柯与鲍德里亚视野中的生死边界

    作者:陶家俊 刊期:2018年第05期

    1976年米歇尔·福柯在法兰西学院的系列讲座"必须保卫社会"与让·鲍德里亚同一年问世的《象征交换与死亡》分别探讨了规训/调节权力技术论和宏大象征交换逻辑论,他们各自在权力与象征交换层面对生命与死亡边界进行了反思重构。福柯与鲍德里亚立足于生命与死亡的现代性批判,阐述了西方哲学的现代性话语与种族、文化、社会、历史意义上的他者之间...

  • 绘制空间性:空间叙事与空间批评

    作者:方英 刊期:2018年第05期

    文学的"空间转向"已逐渐发展为"文学空间研究",该研究以空间、空间性、地方和绘图为核心概念,其中詹姆逊的"认知绘图"和罗伯特·塔利的"文学绘图"理论极具影响力。对这两种理论的考察和借鉴揭示了空间叙事和空间批评(近年来国内文学研究的两个热点)的核心特征与根本关联——绘制空间性。"绘图/绘制"本义为绘制地图,喻指对空间和空间...

  • 《布雷伯夫的幽灵》:基于莎剧叙述的印第安史诗戏剧

    作者:陈红薇; 李长利 刊期:2018年第05期

    在《布雷伯夫的幽灵》中,印第安剧作家丹尼尔·大卫·摩西将莎剧《麦克白》的幽灵叙事引入北美印第安历史和仪式文化之中,构建了一部基于莎剧结构的印第安史诗叙述。透过传教士布雷伯夫的幽灵、部族中"食人魔"的传说及"休伦大逃亡"事件,该剧不仅揭露了欧洲殖民者宗教狂热背后的"食人性",同时也通过仪式文化,再现了印第安人的精神世界及诗学...

  • 伊·维雷帕耶夫剧作的非理性成分

    作者:王丽丹 刊期:2018年第05期

    作为当代俄罗斯实验派剧作家,维雷帕耶夫从剧作形式的表达到内容的书写,均体现其创作的求新求变。维雷帕耶夫的剧本不仅有诠释生命过程的舞蹈仪式,也有饱含悲剧意识的宗教仪式;在其非戏剧性倾向的戏剧结构中,梅尼普体起着主导作用;剧作家戏剧的仪式化及梅尼普体狂欢化形式与暴力行为与"卑贱"哲学密不可分;剧作家创作形式与内容上的非理性成分...

  • 《福根斯与鲁克丽丝》的元戏剧特征

    作者:郭晓霞 刊期:2018年第05期

    《福根斯与鲁克丽丝》是英国15世纪末期剧作家亨利·默德沃创作的一部间插剧,也是英国现存的第一部世俗戏剧。该剧充分利用了当时的戏剧语境和舞台环境,并通过戏中戏、对文学和真实生活的参照、自我意识、戏剧/文化复合体等手法,在艺术上进行了新的探索,使戏剧具有了"元戏剧"特征。在从中世纪宗教剧向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戏剧转型过程中,该剧的艺...

  • 《河道导游之死》中的文化记忆与身份建构

    作者:徐阳子; 彭青龙 刊期:2018年第05期

    澳大利亚作家理查德·弗拉纳根的《河道导游之死》讲述了一个塔斯马尼亚古老家族的百年传奇故事,展现了少数族群追寻独特文化身份的艰苦历程。弗拉纳根借河流叙事的手法进入历史豁口,通过书写少数族群集体身份认同的演变,揭示个体想象与集体记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小说透过家族记忆、河流叙事与杂糅身份之间的辩证张力,彰显出弗拉纳根对澳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