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6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外学者对话:殖民与后殖民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当代化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互鉴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3-7519
国内刊号:42-1060/I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530
总被引量:11813
H指数:41
立即指数:0.0213
期刊他引率:0.9752
平均引文率:10.3121
  • 后理论语境下的世界主义与创伤理论:弗拉基米尔·比蒂访谈录

    作者:万晓蒙; 弗拉基米尔·比蒂 刊期:2018年第04期

    弗拉基米尔·比蒂是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阿卡迪亚:国际文学文化学刊》主编,主要从事从事世界主义、创伤理论、文化批评、叙事理论等领域的研究,百余篇,出版专著9部,其近期作品主要包括《探寻全球民主:文学、理论和创伤政治》(2016)、《依附豪夺:后帝国欧洲的献祭叙事》(2018)。2018年6月,受《外国文学研究...

  • 英国文学中的心智培育与文明进程

    作者:殷企平 刊期:2018年第04期

    从16世纪至今的英国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发现对心智培育的关注,以及借此回应文明进程的努力。这种努力逐步拓展了文化观念的内涵。针对以“分裂”为特征的文明,主张疗治分裂的心智,恢复完整的人性,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这是数代英国文人的心声。培育心智的方法多种多样,那么最关键的方法是什么呢?对于这一问题,古今...

  • “良心”与“自由”:亨利·詹姆斯的《专使》

    作者:毛亮 刊期:2018年第04期

    《专使》的关注点是对人性中“审美”与“道德”两个核心追求之间的联结和冲突的深刻思考。在这部作品中,詹姆斯试图超越传统与现代、审美与道德、欧洲与美国等等的二元对立;他从普遍人性的高度,洞析了现代西方文化与社会的危机,同时也在想象一个未来的、理想的社会和文化的可能图景。詹姆斯的伦理关怀,在当时英国和欧陆社会中宗教的式微和...

  • 英国文学中的心智培育与智慧之光

    作者:徐晓东; 陈礼珍 刊期:2018年第04期

    文学之力出自对人类心智与记忆的培养。词源上看,心智与记忆实为同一,而心智本性脆弱,完善的道德心智需多渠道才智历练。在中世纪,心智培养强调融入群体生活对于性格培养的重要意义,以及研读文学形成高尚的生活准则。到了约翰·洛克时代,心智的内涵扩展到理解力、理性以及才智三个方面。至此心智培育既成为文化的基本内涵,又是文化的重要...

  • 诗性真理:转型焦虑在19世纪英国文学中的表征

    作者:高晓玲 刊期:2018年第04期

    “诗性真理”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现代转型时期出现的重要观念,它与科学真理相对,是对启蒙理性主义的一种反拨,也是转型焦虑在文学领域的表征。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传承以休谟为代表的启蒙情感主义传统,坚持人类共同本性和认识的整体性特征,倡导想象力和共情能力;以穆勒和阿诺德为代表的维多利亚批评家试图通过情感培育弥补理性教育的不足...

  • 铸造有良心的民族语言与文化——评萨克雷小说《名利场》

    作者:孙艳萍 刊期:2018年第04期

    “民族良心”作为文化命题,是构建民族特性、文化身份和行为准则的过程。本文聚焦《名利场》中女主人公利蓓加·夏泼扔弃《英语大辞典》这一举动,指出萨克雷将约翰逊博士的词典看作民族知识、文化乃至道德象征,深刻意识到英语起着对内凝聚民族向心力,对外与其他民族相区隔的重要作用。他在小说中着力描述了英国人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缺乏自信的...

  • 人类纪视野下的菲利普·拉金诗歌——以《去海边》为例

    作者:肖云华 刊期:2018年第04期

    艺术审美是应对人类纪诸多问题必不可少的手段;诗歌作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必然对此有着深刻和超前的表达。拉金后期代表作《去海边》创作于温室效应日渐明显的背景之下,它表达了作者对变异的气候环境的感知,以及基于这种感知的对传统与存在的忧虑。以该作品为代表的拉金诗歌描绘了20世纪六十年代英格兰雾霭弥漫、气温异常和植物疯长的自然...

  • 美国反家庭挽歌的伦理环境与伦理结构

    作者:张磊; 彭予 刊期:2018年第04期

    “二战”后,美国社会极力强调家庭的重要地位,认为美国家庭已步入“黄金时期”。与此同时,美国家庭挽歌中出现明显的反叛家庭倾向,与社会宣扬的主流家庭伦理秩序背道而驰,具体表现为拒绝继承、反抗权威,打破了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传统伦理关系。两种倾向构建了当时美国复杂的伦理环境。对于诗人而言,反家庭挽歌反叛的是家庭伦理象征的现代主...

  • 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犹滴传》的叙事结构与意义

    作者:王立新; 屈闻明 刊期:2018年第04期

    希伯来《次经》中的《犹滴传》在犹太民族“第二圣殿时期”产生的诸多作品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价值,文本叙述中的人物、地域及事件孤立起来看显示着历史的真实性,但以希伯来民族史相对照,由这些元素所构成的文本的历史时空却并不真实。作者拣选历史元素精心构造出的叙述背景并非出自历史认知方面的谬误,亦非刻意告知读者《犹滴传》只是虚构而...

  • 《圣经》智慧观嬗变研究

    作者:杨建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圣经》对智慧做过各种描述和界说,探讨了智慧的起源、属性、定义、分类、途径、功能、价值等问题。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约智慧观发生了以下嬗变:两约都认为智慧存在于太初,但关于太初智慧的描述不同,经逻各斯的转换,《新约》对太初智慧的指认发生了变化;两约都认为智慧属于上帝之灵,人的智慧是上帝所赐,但《旧约》还肯定了人的后天努...

  • 论《海边的卡夫卡》中的拟似性伦理犯罪

    作者:任洁 刊期:2018年第04期

    在《海边的卡夫卡》中,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采用了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互文的写作策略,却不局限于传统的伦理犯罪题材,而是借助平行叙事结构和大量隐喻塑造了一个实施拟似性伦理犯罪的人物形象。所谓拟似性伦理犯罪,即未在现实世界中真正触犯伦理禁忌,而是将内心中想要触犯伦理禁忌的愿望以拟似性方式实施的伦理犯罪,采取的方式不是现...

  • 从自由观念到美国批判:论苏珊·桑塔格的《美国魂》

    作者:姚君伟 刊期:2018年第04期

    本文以苏珊·桑塔格的短篇小说集《心问》为参照,聚焦于学术界极少关注的《美国魂》,分析了女主人公追寻自由以及美国伟人的灵魂在她的追寻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认为,小说女主人公所追求的自由是对自由的误读,这种误读正是由含混而矛盾的美国精神导致,小说由此对美国核心价值提出质疑和批评,也反映了桑塔格对美国的基本观点。《美国魂...

  • 《四个灵魂》中的恶作剧者叙述

    作者:陈靓 刊期:2018年第04期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分析厄德里克在《四个灵魂》中的叙述方式和意义,并从叙述的历史性指涉和解构性文本两个角度展示作品中的反抗性叙述。通过对核心叙述者恶作剧者的分析,本文认为恶作剧者不仅是作品中的反抗性人物,而且以其解构特质融入到文本的叙述层面,对历史性进行重构,构建了具有本土族裔特色的恶作剧者话语。它具有鲜明的新历...

  • 米歇尔·图尔尼埃作品中的人物异化现象

    作者:杜佳澍 刊期:2018年第04期

    米歇尔·图尔尼埃作品中出现了大量奇幻的情节描写:主人公自认幻化成自然界的万物,亦或某个神话人物。我们将这一类人物变形称之为人物异化。图尔尼埃的人物异化在其作品中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同时又带有极强的作家个人写作特色。其人物异化强调主观意识的转变。自我的意识一则以空间为坐标,探索自我与周遭事物间的联系;其二则以时间为坐标,...

  • 《宝贝儿》及托尔斯泰赋意的中国接受

    作者:李家宝; 黄忠顺 刊期:2018年第04期

    《宝贝儿》及托尔斯泰赋意在中国的接受,由作为新文化运动激进思潮之组成部分的妇女解放主题开启,在作为鼓动全民抗战之组成部分的妇女解放问题探讨中延续,并在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经济建设而鼓励女性成为社会化主体的背景下,借助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念得以拓展。虽然在激进文化思潮消退,战时动员稍息的1940年晚期的国统区曾有过回归文学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