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6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外学者对话:殖民与后殖民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当代化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互鉴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3-7519
国内刊号:42-1060/I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530
总被引量:11813
H指数:41
立即指数:0.0213
期刊他引率:0.9752
平均引文率:10.3121
  • 诗歌、诗学与科幻史诗:弗雷德里克·特纳教授访谈录

    作者:万雪梅 刊期:2015年第06期

    弗雷德里克·特纳博士,诗人、达拉斯德州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教授,出版著作34部,包括诗作24部。笔者受《外国文学研究》委托,就诗歌创作、诗学理论和影响因素等问题对特纳教授进行了访谈。作为抒情短诗和长篇叙事诗创作者,特纳教授将科学知识与诗人想象融合在一起,他主张恢复自然生态,提出自然古典主义概念,也极力倡导新形式主义和新叙事诗...

  • 文学教育:人何以为人?

    作者:陈永国 刊期:2015年第06期

    本文通过简要追述西方几位重要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证明教育的根本在于人的心性的训练,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审美能力的培养,因而提倡以综合能力为终极旨归的文学和艺术教育,这或许是解决当下人文教育危机的唯一路径。

  • 易卜生笔下凯蒂琳形象的斯芬克斯因子与伦理选择

    作者:李银波 刊期:2015年第06期

    易卜生创作的第一部戏剧《凯蒂琳》讲述了古罗马贵族政治家凯蒂琳的反叛及灶神庙女尼弗瑞亚对他复仇的故事。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为理解这部作品及其主角凯蒂琳的形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剧中凯蒂琳遇到两对矛盾:第一,在事业上做英雄还是做普通人;第二,在爱情上追随妻子阿瑞丽亚还是追随灶神庙女尼弗瑞亚。这两对矛盾实质上就是凯蒂琳人性因...

  • 走向多元的批评:文学文本的符号学阐释~一主持人语

    作者:张杰 刊期:2015年第06期

    张杰教授是国际符号学学会董事局成员、财务总监、执行理事,中国语言与符号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符号学、比较文学、俄罗斯文学与文论等方面的研究。本刊特别邀请张杰教授主持在本期和2016年的第一期刊发的“文学符号学批评”专栏。以下是张杰教授撰写的主持入语。

  • 表征与文学书写:从同一性到异他性——拉弗格与贝内对莎士比亚的再书写与去书写

    作者:苏珊·佩特里利 刊期:2015年第06期

    与记录书写相反,文学书写逃离了“表征的世界”。“表征的世界”指的是实际世界,一个基于同相再造和身份逻辑的世界。表征所认同的是话语秩序,即与权力相连的语词;而文学书写则提供了创造人类符号活动的艺术维度的可能,从而实现逃离表征。文学书写的语词是客观化的、间接的;它表明重复同相的不可能性以及他者的不可约减性。通过这个框架,...

  • 《罗密欧与朱丽叶》:闹剧和舞台运用作为漠视伊丽莎白时代风尚的手段

    作者:李普罗 刊期:2015年第06期

    本文旨在探讨莎士比亚如何运用文学手段和舞台手段来克服伊丽莎白时代风尚中对恋爱男女的偏见。伊丽莎白时代的人们对于男女私情与秘密婚姻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偏见,因而需要戏剧作品更多的说理成分。为了避免观众聚焦在朱丽叶父母的困境,从而导致作者意图受挫,莎士比亚采用了一些隐秘的手法使其实现意图的本质被误解或被掩盖。

  • 乔纳森·斯威夫特厌女症、女性审美与审丑

    作者:张欣 刊期:2015年第06期

    英国18世纪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因其在小说《格列佛游记》和一系列“污浊诗”中对女性身体及功能的露骨描写,被贴上了“厌女症”的标签。其自传体长诗《卡德努斯和范妮莎》中的女主人公貌美智慧却遭遇感情挫败,也成为女性主义批评者对斯威夫特“厌女症”的另一例证。然而斯威夫特的诗文和私人信件对女性精神之美大加赞誉,视女性为精神平等之...

  • 伦理选择与道德警示——叶芝戏剧《德尔珏》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作者:何林 刊期:2015年第06期

    叶芝的《德尔珏》常被解读为一部爱情悲剧,但它实际上更是一部关于伦理选择和道德警示的戏剧。在德尔珏和科纳哈结婚前夕,呐谢受自然意志和自由意志的驱使,带着德尔珏私奔,这是作品预设的一个伦理结。戏剧重点呈现呐谢和德尔珏遵照科纳哈的誓言回到爱尔兰之后,呐谢和科纳哈对待誓言的不同态度、他们对解决矛盾方法的各自选择、以及如何看待...

  • 约翰·济慈“消极感受力”内涵解析

    作者:黄擎 许诚 刊期:2015年第06期

    作为约翰·济慈诗论的核心,“消极感受力”建基于其丰厚多姿的诗歌创作实践,以深切的情感体验为底色,倡扬一种有别于运用逻辑推理务求事物本质的诗歌创作主体的介入方式,包含着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主客关系进程,即主体对客体悬停在“一知半解”的体认状态,与客体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并视客体为平等的存在;通过主体想象力的作用,还原...

  • 对话与反思:《朋友》对青少年认知发展的艺术呈现

    作者:芮渝萍 刊期:2015年第06期

    青少年文学创作的一个叙事难点是寻找到一种有效的叙事方式,既具有鲜活的艺术表现力,又契合青少年不成熟的认知能力。《朋友》充分发挥了对话的叙事张力,构建出复杂的对话机制一一作为叙事者反思叙事的外视角和作为事件亲历者的内视角之间的对话、主人公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话、分裂自我之间的对话、人物之间的对话等等。对话帮助主人公逐...

  • 《赫索格》中的身份危机与伦理选择

    作者:刘兮颖 刊期:2015年第06期

    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中同名主人公复杂的伦理身份导致他不得不面临与身份相对应的多种伦理选择,然而无论当他面对哪一种伦理选择时,多重的身份必然使他陷于伦理困境。赫索格的婚姻伦理身份、职业身份、族裔身份的建构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导致他的生活中出现伦理秩序的混乱,使他难以做出伦理选择。赫索格最终确认...

  • 菲利普·罗斯A传性书写的伦理困境

    作者:苏鑫 刊期:2015年第06期

    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创作具有非常明显的自传性书写特征,这是罗斯深陷犹太伦理冲突中自我辩护的书写策略。随着自传性书写策略的逐渐成熟,其自传性书写具有了明显的“元一自传”性,暴露出自传文体在建构多元化自我身份中无法摆脱的伦理困境。而这种伦理困境的产生最直接的原因是作家需要在自我创造的自由与书写他人的责任之间做出...

  • 论《啊,拓荒者!》的地域化叙事策略

    作者:颜红菲 刊期:2015年第06期

    《啊,拓荒者!》是薇拉·凯瑟的经典之作,也是她形成自身独特风格的标志性作品。内布拉斯加拓荒题材成为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薇拉·凯瑟因此也被称为“地域作家”。本文探讨小说如何通过地域化叙事策略,层层递进地将美国文化中的荒野叙事、花园叙事以及文学经典景观内布拉斯加化,通过地方故事再现美国历史,最后实现从地方特色到人类生...

  • 从“一只胳膊”看伦理选择与身份定位

    作者:李俄宪 侯冬梅 刊期:2015年第06期

    川端康成的“一只胳膊”是作家晚年创作中饱受争议的作品,批评界对“一只胳膊”的批评一直是“唯美的”、“变态的”、“官能的”、“颓废的”,甚至是“反伦理道德”的观点占主导地位。本文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这部超现实主义小说进行了重新解读,由此认为,主人公对借来的“一只胳膊”心情是复杂的,既有顶礼膜拜又有怀疑反思,但他最终...

  • 解读大江健三郎早期小说中“鸟”的象征和隐喻意义

    作者:董世奎 刊期:2015年第06期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中常出现“鸟”:普通的“乌”、抽象的“鸟”、人名“鸟”、小说“鸟”。这些“鸟”的形象都包含了某种寓意,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按时间顺序考察作品及作家的有关话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鸟”是用来指代人的,尤其指爱逃避现实的青年人;各作品间“乌”的形象有一定的衔接性,而且寓意层层深入;这些“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