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6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外学者对话:殖民与后殖民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当代化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互鉴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3-7519
国内刊号:42-1060/I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530
总被引量:11813
H指数:41
立即指数:0.0213
期刊他引率:0.9752
平均引文率:10.3121
  • 中国“十一五”期间英国戏剧研究

    作者:刘红卫 刊期:2011年第01期

    "十一五"期间,中国的英国戏剧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莎士比亚研究仍然是一个热点,20世纪下半叶英国戏剧研究也在逐渐展开和深入,科研立项局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国内具有较强学术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学术机构对中国的英国戏剧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研究对象过于集中于某些作家、某部作品或某一时段,内容重复;研究...

  • 中国“十一五”期间英国诗歌研究

    作者:陈晞 刊期:2011年第01期

    "十一五"期间,我国英国诗歌研究领域推出的成果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并呈现出以下研究趋势:学者们继续关注国外诗歌研究新动向,不仅注重对英国传统诗人的全面收集和译介,对英国、乃至于整个英语诗歌也开始了系统性整体研究;研究界努力摆脱纯文学研究思路,开始尝试从跨文化、跨学科角度对英诗进行重新解读...

  • 《V.》:托马斯·品钦的反殖民话语

    作者:王建平 刊期:2011年第01期

    对殖民主义一般性问题的持续关注、对特定被殖民群体的再现和对殖民主义历史遗产的审视与批判,使托马斯.品钦的创作具有一种全球视野和历史维度,也印证了其小说中历史话语的当代品性。《V.》追寻欧洲殖民主义演进的轨迹,致力于描绘一幅横贯历史时空的全景图,揭示了20世纪历史的内在逻辑。本文指出,品钦的反殖民话语意在揭示殖民掠夺、种族暴力、...

  • 自我、社会与女性命运——《觉醒》与《紫颜色》中的女主人公之比较

    作者:郭棲庆 唐建南 刊期:2011年第01期

    本文通过《觉醒》中的艾德娜与《紫颜色》中西丽的比较,肯定了两位女性追求真实自我的勇气,同时重点探讨她们不同命运的主要成因,认为艾德娜的死亡很大程度上在于她的自我脱离了社会,客观上压迫性的父权社会不能提供给女性自我成长的土壤,主观上艾德娜在否定了已有的联系后,没有建立自我与社会新的创造性联系。与之相比,西丽通过个人的努力和社...

  • “我作为男人的一生”——菲利普·罗斯小说中书写的嬗变

    作者:苏鑫 黄铁池 刊期:2011年第01期

    菲利普·罗斯小说创作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他对的描写,早年他还因此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情色作家。但或许时间是文学作品生命力最好的测试,罗斯不断地以一个男人的视角来书写他不同年龄阶段的性欲感受,从最初刻意地以"性越轨"来反抗犹太传统对新一代青年的束缚到老年时千帆过尽、无可奈何的矛盾心情,借以探讨的嬗变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

  • 性格悖论与道德选择——论亨利·菲尔丁小说中的女性解救者形象

    作者:杜娟 刊期:2011年第01期

    在亨利·菲尔丁的小说创作中,女性人物主要以男性主人公的解救者形象出现。她们不仅纯洁美丽、道德高尚,而且还以恩主的身份促进了男性英雄的道德成长。论文即从探讨菲尔丁小说中女性解救者的人物形象出发,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在具体伦理处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道德选择,试图揭示那些被女性解救者的主动行为所遮蔽的被动动机,进而就这一复杂的性格悖...

  • 论“尤金尼亚蝴蝶”中的变形与成长

    作者:金冰 刊期:2011年第01期

    19世纪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变形以及各种形式的生长/成长主题进行探讨。本文主要论述英国当代女作家A.S.拜厄特如何在其创作的第二部"新维多利亚小说"《天使与昆虫》之"尤金尼亚蝴蝶"篇中,以嵌入文本及类比的方式,通过描写青年科学家威廉.亚当森的自我认知及情感认知故事,揭示变形与成长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将蕴涵在19世纪诸多思想...

  • 追寻生命和艺术的永恒——论缪丽叶·巴贝里的小说《刺猬的优雅》

    作者:刘阳 刊期:2011年第01期

    法国女作家缪丽叶·巴贝里的小说《刺猬的优雅》以巴黎高档住宅区的一幢公寓为背景,以交替叙事的形式,讲述了看门人米谢尔太太和少女帕洛玛的一段生活经历和精神遨游,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境遇的深层思考。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吸引世界各国读者,主要是因为作者以独特的叙述视角、新颖的讽刺手法、巧妙的音乐性结构创造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揭...

  • 经典的力量: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华兹华斯《序曲》的个案研究

    作者:罗益民 刊期:2011年第01期

    莎士比亚和华兹华斯的直接渊源除开理论启迪,还体现在他们的创作实践中。具体而言,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情感,二是想象,三是自然。这三点生动地体现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和《序曲》两部作品的映照关系中。两者都是情感和心理审美的作品,都是充分运用想象这一工具的结果。前者的特点在于行动描写、交错使用多学科隐喻的玄学派诗风、多声复调技巧和基...

  • 伯林批评理论的矛盾及文化身份的根源

    作者:高旭东 刊期:2011年第01期

    以赛亚·伯林被奉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其自由主义思想近年来在国内理论界受到极大关注。伯林从自身的文化身份出发,其批评理论遵循浪漫主义的传统,反对启蒙主义,推崇消极自由,秉持文化多元主义。本文通过对伯林多种文化身份的深入分析指出,在其哲学态度、文化观念和浪漫主义自由主义立场之间存在诸多思想认知和价值判断上的矛盾,这极大影响了...

  • 韩国古典汉文小说《姜虏传》的文本结构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崔雄权 褚大庆 刊期:2011年第01期

    韩国古典汉文小说《姜虏传》以非正面人物姜弘立在战争和爱情两个方面的重要表现为基本维度,在万字左右的篇幅中,描写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人物活动空间横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细腻地刻画其性格的疑似性和两栖性特征,艺术化地展现了对真实自我的私欲和个体生命体验的遵从,消解了君权和道德礼法的神圣与崇高,具有对韩国士人命运及其内心复杂性探...

  • “恋之奴仆”与“纯粹之爱”——帕慕克爱情叙事的苏菲神秘主义原型结构

    作者:张虎 刊期:2011年第01期

    帕慕克笔下的爱情故事是最易受到误解的主题之一,原因在于研究者多未能理解作者的爱情叙事中对伊斯兰神秘主义文化结构的呼应。帕慕克以苏菲信徒的"纯粹之爱"作为小说的原型叙事结构,在文本中再现了"恋之奴仆"的修道历程:忧伤的"沉思冥想";"朝圣之旅"的苦行;"自我死亡"与"神人合一"。因此,在帕慕克的爱情故事中,"他"与"她"的爱...

  • 从文化之“象”到文学之“象”——由新批评与钱钟书对“icon”的选用看中西文学观念的对话

    作者:郭勇 孙文宪 刊期:2011年第01期

    中西文学观念中都有关于"象"的术语,但是在传统语境中,无论是image还是象,都还只是一个宽泛的文化概念。在现代文学理论中,文学之"象"的特性得到真正的揭示。其中新批评和钱钟书还实现了中西文学观念的对话:他们共同选用了"icon"以强调文学形象作为符号的示意功能,并从隐喻入手分析了文学形象的审美特性,使得文学形象既与一般的形象区分...

  • 《诺尔玛,或政治家的爱情》的三重隐喻——以“半神半人”为中心

    作者:杜雪琴 刊期:2011年第01期

    易卜生诗剧《诺尔玛,或政治家的爱情》中"半神半人"的意象值得特别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蕴涵的神话成分为诗剧带来了寓言性质,更是因为它是整个剧情发展的聚焦点。"半神半人"意象存在有三重隐喻:一是爱情的困惑,以精神和身体的"性情"而表达;二是宗教的批判,体现了神和宗教的价值观念;三是政治的讽刺,以社会各阶层复杂情形体现党派纷争。作...

  • “文学性”与“演剧性”的融汇——从《当代英国及爱尔兰戏剧指南》看戏剧史写作

    作者:涂慧 刊期:2011年第01期

    当代英国戏剧的嬗变,不仅由美学理念、戏剧文本、舞台表演、导演理念等戏剧因素决定,也直接受制于大众传媒、政治形势、高新技术、社会需求等话语因素。力作《当代英国及爱尔兰戏剧指南》经由文本审美分析和演剧实践考察对当代英国戏剧进行了学理探讨,使戏剧的"文学性"与"演剧性"彼此融汇。由此,当代英国戏剧研究不仅要关注"文学性"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