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06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外学者对话:殖民与后殖民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当代化研究、文学跨学科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与互鉴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刊号:1003-7519
国内刊号:42-1060/I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43
总发文量:1530
总被引量:11813
H指数:41
立即指数:0.0213
期刊他引率:0.9752
平均引文率:10.3121
  • 戴维·洛奇访谈录(英文)

    刊期:2010年第04期

    戴维·洛奇是英国当代杰出的作家和批评家。罗贻荣教授在2007年访学剑桥大学期间,以洛奇研究者、翻译者和《外国文学研究》特约记者的身份对洛奇教授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涉及戴维·洛奇创作中的后现代主义问题、巴赫金对他的影响、他的创作技巧(如互文性、滑稽模仿及其与荒谬模仿的区别)、他作品中的"两种文化"之争、知识分子问题、小说...

  • “一部真实却带有夸大之辞的书”——以及某种圈套:吐温、哈克与《哈克贝利·费恩》的阅读体验(英文)

    作者:詹姆斯·费伦 彼得J.拉宾诺维茨 刊期:2010年第04期

    本文运用修辞叙事理论讨论了《哈克贝利·费恩》最后几章的质量,这一长期被学界所讨论的问题。借助拉宾诺维茨关于读者的研究和费伦关于不可靠叙述的类型与效果的研究,论文分析了吐温、哈克以及读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整部小说中的情感维度、伦理维度和审美维度。在小说的前三十一章中,吐温使用哈克的无知叙述,给读者提供了异常满意的阅读体验。...

  • 后现代叙事理论(英文)

    作者:布莱恩·里查森 刊期:2010年第04期

    本文描述了后现代叙事的基本特征,指出这些特征与其它模仿叙事之间的差异,勾划出解读这些作品所必需的理论框架。本文首先对后现代叙事的区别性特征给予广义的阐述,然后讨论了在传统叙事与后现代叙事中作者、隐含作者以及叙述者之间的关系,甄别了后现代策略的特点:多重叙述者、第二人称叙述、各种形式的不可能叙述等。文章最后探讨了叙事时间、...

  • 我们到达那里了吗?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交叉性未来(英文)

    作者:苏珊S.兰瑟 刊期:2010年第04期

    自"走向女性主义叙事学"(1986)一文发表以来,女性主义和叙事学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主义解构了性别的基要性概念,而对于语境和认知的思考也使得叙事学更为复杂化。女性主义叙事学对其帮助营造的"后经典"环境做出了富有成果的反应。本文雄心勃勃地提出一个集体合作的议程,通过交叉性的女性主义,不仅可以绘制跨越时空的叙事模式图式,而...

  • 故事、媒介与心理:借助文字和形象建构叙事世界(英文)

    作者:戴维·赫尔曼 刊期:2010年第04期

    本文以威廉·布莱克的诗歌《一棵有毒的树》为例,探讨叙事实践、故事讲述媒介与人类心理建构世界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旨在为后经典叙事学研究提出若干新方向。我以故事、媒介和心理等三个领域为参照,并以一些像布莱克诗歌那样使用一个以上符号渠道的文本为案例讨论了叙事世界的建构过程。通过研究这些文本如何引发阐释者对于"被叙述的世界"或"故...

  • 被误读的母爱: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叙事判断

    作者:尚必武 刊期:2010年第04期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森的最新力作,《慈悲》受到当下西方批评界的热烈关注与广泛好评。本文主要聚焦于小说中"卖女为奴"这一核心事件,通过援引修辞叙事理论的框架,重点探讨了小说人物、叙述者和读者围绕该事件所做出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和审美判断。三种叙事判断之间的相互差异与相互影响,在推动小说叙事进程的同时,也实现了小说在叙事...

  • 浅谈法国诗学空间意识的表达兼及中法诗学汇通

    作者:侯洪 刊期:2010年第04期

    法兰西现代文学艺术及其诗学拥有十分丰赡的空间意识品格,显示出了法兰西文学强大的生命力体征与文化的包容性魅力,但国内学界就此方面的关注则显得少而零散。本文试图从关乎法国诗学文体空间与媒介空间理论的建构入手,在纵向上大致梳理与总结了法国自18世纪以来在此方面的重要成果与特色,在横向上着意植入中国诗学的空间元素及其表达意向,这样...

  • 当代西方文学中的唯美主义——从《洛丽塔》的误读谈起

    作者:张介明 刊期:2010年第04期

    唯美主义正处在当下时尚文化的误读和侵蚀之中,因此,为它的艺术自主论、以艺术精神处理生活、追求内容和形式统一等最有影响和最有价值概念正名是有必要的。而唯美主义对西方形形色色的现代文学思潮有着程度不一的联系和确凿无疑的影响,如在纳博科夫的《洛丽塔》中就可以看到"美学幸福"的含义和形式内容化的趋向。

  • 在象牙门与兽角门的交叉路口追寻道德要义——评德拉布尔的《象牙门》

    作者:孙艳萍 刊期:2010年第04期

    德拉布尔的《象牙门》是对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东南亚的痛苦细察,它说明作家如何在多元而破碎的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关注道德的虚构世界,人物如何在一个没有统一的准则和规范的社会中实行道德抉择,并回到道德生活的真实。在《象牙门》中,德拉布尔以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英国知识分子为焦点,首次探讨了英国以外的东方世界,体现出强烈的当下意识...

  • 论《推销员之死》中的伦理冲突

    作者:柯建华 刊期:2010年第04期

    本文试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分析美国现代悲剧作家阿瑟·密勒的经典剧《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威利·洛曼梦想破灭、人格分裂、家破人亡的伦理学意义,讨论发生在他身上的不可避免的伦理冲突和悲剧命运,探讨这一伦理悲剧与冲突的原因、结果和社会根源,即传统伦理道德理想(美国梦)与商业丛林法则(道德异化)的错位,指出商业化大潮给社会伦理带...

  • “跨文化视阈下的20世纪英语文学国际研讨会”通知

    刊期:2010年第04期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2011年1月14日至17日在哈尔滨共同举办“跨文化视阈下的20世纪英语文学国际研讨会”,就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语国家的文学进行研讨,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拨冗与会。会议议题包括:1)20世纪文化思潮与英语文学创作;2)文本中的文化记忆与文化想象...

  • 消费文化导演的现代悲剧——解析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里的主人公

    作者:李磊 刊期:2010年第04期

    本文从消费文化的角度,试图在经验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对《夜色温柔》中的主人公迪克走向沉沦的现代悲剧进行解读,并试图说明在一个克制变为欲望、勤俭变为享乐的消费社会里,主人公想通过虚幻而刺激的消费快感来建构身份和实现梦想,其结果必然遭到消费社会的控制和鄙弃。因此,迪克的命运是消费文化导演的现代悲剧。

  • 论斯坦倍克《珍珠》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寓言化书写

    作者:李松岳 刊期:2010年第04期

    《珍珠》是斯坦倍克小说中的珍品。在国内有限的评论中,《珍珠》的主题被界定为反映底层人民的痛苦,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吃人的本质。这种解读过于简单化和浅表化。本文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对《珍珠》多层次的意蕴进行探析:一是表达个体命运的偶然性和盲目性,二是揭示物欲对人性的扭曲,三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质疑和反思。唯其如此,才使《珍珠》超越...

  • “收藏式写作”:帕慕克《清白博物馆》中的都市现代性叙事

    作者:尹星 刊期:2010年第04期

    本文探讨奥尔罕·帕慕克2009年新作《清白博物馆》中呈现的城市现代景观,尤其是其中表现的可见性与不可见性的关系。现代大都市的博物馆通常是人们回顾历史、抒发往日情怀的场所。帕慕克的博物馆,无论是现实中的博物馆,还是作为博物馆的小说本身,同样体现了这个目的,尽管两者的组织形式不同:真实博物馆的建立服务于小说的创作,而小说却是博物馆...

  • 论《百年孤独》中叙述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

    作者:刘雪芹 刊期:2010年第04期

    《百年孤独》20世纪八十年代被引入中国时,其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曾令相当一批中国作家深为震撼与折服,有些作家还模拟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写出了自己的魔幻之作,但是成功者甚少,究其原因,还在于他们对加西亚·马尔克斯魔幻手法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没有做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因而犯了只知取其表、不知究其里的毛病。其实无论多么魔幻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