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4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评论、理论、理论_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书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刊号:1002-5529
国内刊号:11-1248/I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2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1365
总被引量:8531
H指数:39
立即指数:0.0606
期刊他引率:0.9826
平均引文率:9.9293
  • 庞德《诗稿与残篇》中的双重突破

    作者:钱兆明 刊期:2019年第02期

    纳西文化虽为庞德《诗章》的一个亮点,却未见有人加以文化解读。庞德根据英译纳西经典与两位纳西文化圈内人的诠释,在《诗章》续篇《诗稿与残篇》中创作了纳西诗篇。这些诗篇将纳西经典中的殉情女子与离世的意象主义诗友杜丽特尔叠加,表达诗人对自己与杜丽特尔一起发动的意象主义运动的怀念。二战前后,庞德曾偏执儒学,舍弃意象主义。细读《诗稿...

  • 后经典视域下的文化修辞叙事学:以爱伦·坡的《丽姬娅》为例

    作者:李宛霖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叙事学从经典向后经典转型的过程中,修辞叙事学家们不再只关注文本,而是逐渐将修辞要素的一些社会历史特征纳入了考察范围。然而,这些有限的转变不足以让我们深刻了解社会文化历史语境对修辞交流行为的影响。笔者因此提出“文化修辞叙事学”的概念,主张将叙事作品视为一种文化产物,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考察作者、读者、目的、情境、内容...

  • 玛丽莲·罗宾逊小说中的女性宗教气质书写

    作者:乔娟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作为对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和性解放运动的反拨,70年代末开始,美国社会再次出现了影响人文社会各领域的宗教复兴运动。玛丽莲·罗宾逊以文学书写的方式参与其中,其文学创作与宗教信仰相互依存、彼此呼应。本文选择罗宾逊小说中的三位典型女性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生活经历入手,对其人格基底中交织的宗教因子进行研究。文章认为:在罗宾逊小说...

  • 欧茨悲剧观之哲学溯源

    作者:王丹 刊期:2019年第02期

    当代美国文坛素有“女福克纳”之称的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心理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学批评家。欧茨认为历史是悲剧性的,而一位严肃作家,通常以世界的复杂性作为创作对象。在其悲剧作品中,欧茨通过描绘现代西方社会个体的苦难经历,表现出对于整个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体现了其思想深处的悲剧观。本文首先介绍悲剧观的概念...

  • 或然历史的幽灵:《米盐纪》的全球史书写、中国想象和后冷战的文化政治

    作者:王冬青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以基姆·斯丹利·罗宾森的或然历史小说《米盐纪》为中心,探讨小说关于“地理大发现”和“文明冲突论”的戏拟性叙事以及中国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揭示后冷战时代历史想象的结构性变革。通过对同主题的或然历史、专业史学、通俗历史的互文式对读,本文分析了对“非西方现代性”的想象如何推动了后冷战时代的反欧洲中心话语。借助德里达的视...

  • 暴力,种族主义与毁灭——评彼得·马修森的《影子乡村》

    作者:徐向英 刊期:2019年第02期

    《影子乡村》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彼得·马修森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受到美国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并赢得了2008年虚构类作品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以20世纪之交佛罗里达州农场主爱德加·华生的一生为原型,通过不同视角和众多不同声音,重塑了一个充满悲剧意味的华生形象。本论文试图在呈现华生充满暴力的一生的基础上,着重从种族主义视角来探究造成...

  • 情感与理性冲突撞击出的诗的火花——彼特拉克《歌集》翻译有感

    作者:王军 刊期:2019年第02期

    《歌集》是意大利桂冠诗人彼特拉克的一部爱情史,它描绘了诗人心中的偶像劳拉的美丽容貌,更展示了这位娇艳女子在诗人心中所引起的强烈的情感矛盾。诗人生活在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追求尘世快乐的情感与试图遵守天主教道德规范的理性发生了无法调和的冲突,致使找不到价值取向的诗人不知所措,痛苦万分;诗人的情感受到理性的沉重压迫...

  • 帝国边缘的“野蛮人”:奥维德流放诗歌中的“文化殖民问题”

    作者:李永毅 刊期:2019年第02期

    学者哈比奈克认为流放黑海地区的奥维德是罗马边疆一位自觉的文化殖民者,此观点不合事实。罗马从未把征服或弹压异族的战争视为先进文化改造野蛮文化的行为,奧维德本人更不具备参与“文化殖民”的动机。他呈现的不是自己如何成功保持了“罗马性”,而是“罗马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虽然其作品中存在罗马中心主义情绪,蛮族形象也常偏于负面,但他...

  • 关键词与文学研究

    作者:王晓路 刊期:2019年第02期

    学术意义的呈现有赖于语言定位、描述和论证三者的有机结合。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包括外国文学研究,主要是以现代汉语进行陈述,其中包括经由翻译引介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的历史性出场与研究议题的借鉴和批评实践有关。由于关键词连接了研究范围中的理论支点,成为确定范围的话语前提并构成共享条件下的话语指向,所以,关键词不仅形成了学术共同体的...

  • 音乐批评的现世意义:在时间论阈中对萨义德“晚期风格”阐发的再解读

    作者:李盛 刊期:2019年第02期

    作为萨义德音乐批评的关键一环,他关于晚期风格的阐发对我们认识其批评的丰富性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对萨义德的时间观把握不准,多数研究者总是将这一原意反本质的批评实践本质化为名叫“反本质”的单薄概念。在萨义德那里,时间有主、客观之分,“晚期”在两种时间中不断穿梭、在“适时”与“背离”的张力中被创造。因此,以“自我放逐”的形式反抗...

  • 女性主义叙事学

    作者:王丽亚 刊期:2019年第02期

    本文介绍“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历程,对其立场、观点以及批评方法进行评述,展示这一学派的概貌,并对内部的差异加以辨析。女性主义叙事学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叙事学领域,在迄今三十余年的历程中持续发展,形成了集形式分析与社会批评为一体的阐释方法。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妇女文学传统的重视为起点,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女作家在运用叙事...

  • 文化地理

    作者:刘英 刊期:2019年第02期

    文化地理研究文化与地理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文化地理纳为文学研究视角,引发了文学批评的爆发式创新,催生出文学地图、文学景观、地理诗学、空间批评等一系列跨学科文学研究。而文化地理之所以能够激发文学批评的创新活力,一方面源于文学与地理之间天然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也源于文化地理学强烈的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气质和动力:这种气质和动力...

  • 大屠杀记忆与以色列民族认同建构——格罗斯曼小说《一匹马走进酒吧》研究

    作者:王静 刊期:2019年第02期

    格罗斯曼的作品大多充满对大屠杀历史和当代犹太人生存命运的思考,流露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意识。在小说《一匹马走进酒吧》中,他以当代以色列民族认同缺失为背景,聚焦大屠杀记忆,反思以色列自建国以来的民族认同建构历程。他既不满20世纪50年代以色列人对大屠杀苦难史的沉默,也不认同60年代以来政府利用大屠杀记忆建构狭隘民族主义的做法,...

  • 崇高诗学的传承与流变——布鲁姆《神魔知道:文学的伟大与美国式崇高》评述

    作者:刘晓晖 刊期:2019年第02期

    在新作《神魔知道:文学的伟大与美国式崇高》中,哈罗德·布鲁姆通过解读六组作家的重要作品,梳理了从爱默生开始延续到哈特·克莱恩的美国崇高文学传统的原则与特质,揭示了十二位作家对崇高体验的执着与反思,并对美国式崇高与“神魔”内驱力的内涵,美国式崇高的文学、哲思及宗教之源,崇高诗学的诗性表现与反讽特点等问题进行了“个人化的、充满激...

  • 灯之絮语:汪民安论现代电器的隐秘知识

    作者:安德鲁·彭达基斯; 上官燕(译) 刊期:2019年第02期

    单单凭借风格,汪民安的《论家用电器》(伦敦:劳特里奇,2018)显然摆脱了“超专业化”的理论危机。汪民安所带来的是一副由电施加于人类的节奏图景,一项在过去几年被称为能源人文科学或新物质主义时代背景下的研究成果,但是这项研究成果同时也受惠于曾经被誉为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不像大多数当论,这部作品呈现出一种出乎意料的柔和雅致,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