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4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评论、理论、理论_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书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刊号:1002-5529
国内刊号:11-1248/I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2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1365
总被引量:8531
H指数:39
立即指数:0.0606
期刊他引率:0.9826
平均引文率:9.9293
  • 美洲豹的太阳下

    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 祝羿慧(译) 刊期:2013年第06期

    “瓦哈卡”发音为“Wahaka”^①。原来,我们住过的旅馆曾经是圣·卡特里娜女修道院。我们首先注意到通向酒吧的小房间里的一幅画。酒吧叫拉斯诺维查斯。那幅画是一幅巨大的、深色的油画,表现的是一位年轻的修女和一位年长的神父肩并肩地站着,他们的手,微微离开身体两侧,几乎碰上了。对于十八世纪绘画而言,此画的人像相当僵硬,带有殖民地艺...

  • 田园诗人弗罗斯特的政治讽刺诗——纪念弗罗斯特逝世五十周年

    作者:曹明伦 刊期:2013年第06期

    为纪念美国诗人弗罗斯特逝世五十周年,本文追述了中国学人和读者认识这位诗人的过程和现状,指出我们过去对这位诗人的认识有失偏颇。弗罗斯特不仅写抒情诗、叙事诗,也写了不少针砭时弊的政治讽刺诗。诗人的政治倾向衍生于他对人性中善与恶的见解,他认为善性和恶性与生俱来,互为依存,无论是大自然逞威还是作为个体的人行恶,都是人类必须承...

  • 诗六首

    作者:罗伯特·弗罗斯特 曹明伦(译) 刊期:2013年第06期

    在一首诗中评判可无忧无虑地进行,可调侃可针砭亦可打油,如它一如既往畅所欲言,稳稳地保持节拍和节奏。

  • 诗的疗伤:谢默斯·希尼的苦难诗学

    作者:刘炅 刊期:2013年第06期

    面对北爱尔兰的现实困境,诗人谢默斯·希尼一直试图在诗中寻找一种社会、道德和艺术的多重疗治,即他所谓的“诗的弥补”。这种弥补不直接干预现实不公,而是一种在诗的语言形式中平衡已失衡的社会力量、克服权力的重力吸引和重塑现实与精神秩序的方式,是一种诗的疗伤。无论是在现实苦难面前,还是在诗的语言困境面前,这种诗的疗伤又往往是通...

  • 跨文化重构之下的意义生成与演变轨迹——中国式的阿拉伯文学史

    作者:丁淑红 刊期:2013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中国的阿拉伯文学史书写进行线性脉络轨迹的梳理和形态种类的分析,在跨文化重构的观照下,探析意识形态、文学史观和主体介入对中国的阿拉伯文学史书写所产生的影响,旨在对今后阿拉伯文学史的中国式书写有所裨益。

  • 边缘想象与狂欢书写——析大江健三郎《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的狂欢化叙事

    作者:兰立亮 刊期:2013年第06期

    大江健三郎的《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在小说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塑造、文体风格三个方面上呈现出鲜明的狂欢化色彩。在叙事结构上,小说的双重叙事结构体现了巴赫金狂欢诗学的对话性;在人物塑造上,作者运用升格、降格的艺术手法塑造了骗子、小丑式的边缘人物形象;在文体风格上,杂语式的语言风格寓庄于谐,恣肆戏谑。狂欢化叙事拓展了这部小说...

  • 诗性语言的散文体叙事——大江健三郎《水死》论

    作者:霍士富 刊期:2013年第06期

    “水死小说”是大江健三郎早在70年代就已着手、但因创作技法“不够娴熟”而一直未能完成的搁浅之作。时隔四十年后,他“终于确信自己有能力复原父亲之死真相”,于是以母亲在“红色皮箱”里保存的有关父亲生前的资料为线索,完成了他“晚年工作”的集大成《水死》。本文从诗性语言的散文体叙事切人,经分析发现,《水死》不仅在叙事技法上进行...

  • 存在·虚无——约瑟夫·布罗茨基诗歌中对人类存在的思索

    作者:杨晓笛 刊期:2013年第06期

    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裔美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中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以隐喻的方式阐释生命存在的本质,持之以恒地关注时间对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贯穿布罗茨基诗歌创作始终的核心意象之…古希腊罗马意象一一的研究,从记忆、爱情、生命三方面探讨了诗人对人类存在这一本体论问题...

  • 艾伦·莫尔斯与《文学女性》:回溯性视角

    作者:李保杰 刊期:2013年第06期

    艾伦·莫尔斯是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她的《文学女性》对17世纪以来欧美女性文学进行全景式的梳理,成为美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文献。她采用女性主义视角来诠释哥特式小说,提出了“女性哥特”的概念,突出了女性书写的性别政治意义。尽管莫尔斯在《文学女性》中的研究方法也曾颇受诟病,但是作家研究和作品研究结合的方法从阶级和...

  • 学院派小说

    作者:宋艳芳 刊期:2013年第06期

    学院派小说以早期的“校园小说”为前身,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变化,在20世纪中期的英美文学界蓬勃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它将学院派作家强烈的自觉意识融入创作实践,以幽默讽刺的方式表达对知识分子的嘲弄或同情、对高等教育之弊端的批判、对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期望。它常贴近现实又超越现实,以独特的视角勾勒出一幅幅“学界风俗画”,反映了...

  • 唯美主义

    作者:胡永华 刊期:2013年第06期

    唯美主义,又称唯美主义运动,常指19世纪下半叶发生在英国的一场艺术运动。它既是一场先锋派艺术运动,又是流行文化运动,“崇美至上”是其核心特征。艺术上,它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即艺术自主和纯艺术。生活上,它倡导人生艺术化,即El常生活审美化。这场艺术运动源生于19世纪英国社会的种种危机与挑战中,与消费社会、中产阶级以及专业社...

  • 西方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功能类型及研究焦点

    作者:龙云 刊期:2013年第06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术界在研究范式上出现了文学研究的“伦理转向”。“伦理转向”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在文学的范畴内探讨伦理与艺术形式的关系和表征;第二阶段体现为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融合,实现了文学研究范式从文化实证主义向文化实用主义的转变。文学伦理学研究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自被推出以来备受争议和质疑,分...

  • 英美文学空间诗学的亮丽图景:文学地图研究

    作者:郭方云 刊期:2013年第06期

    尽管对于一些中国读者而言,英美文学地图研究至今仍然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但它已经凭借图形叙事和科学话语的双重优势成为西方学界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以文本对象的时间为纲,以研究国别和批评主题为目,细察其二十年的发展脉络和典型特征,同时指出这种独特的文学空间批评视角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智性支持。

  • 身体体验与城市印象的空间性研究

    作者:董琦琦 刊期:2013年第06期

    身体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两大空间性意象,很早便建立起了事实联系。从感官体验主动参与城市建设,到城市空间位移强迫人的身体机能作出反应,人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明显发生变化,导致新一轮的问题意识接踵而至。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历史记忆与文化转型进行反思与论辩,分阶段考察身体与城市的关联情况,旨在揭示异质文化的在场冲突以及现...

  • 摩天楼与美国现代主义文学

    作者:刘英 刊期:2013年第06期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是美国城市建设从水平转为垂直方向发展的狂热期,美国摩天楼的建设高峰期也正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通过探讨摩天楼作为美国现代性的象征意义,以及摩天楼所带来的空间体验如何改变感知方式和文学表现方式,从而揭示摩天楼与美国现代主义文学之间复杂细微的关系,以及审美领域与城市建设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