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4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评论、理论、理论_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书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刊号:1002-5529
国内刊号:11-1248/I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2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1365
总被引量:8531
H指数:39
立即指数:0.0606
期刊他引率:0.9826
平均引文率:9.9293
  • 苏阿黛·贾瓦德短篇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周烈 刊期:2013年第05期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女作家苏阿黛·贾瓦德是众多当代阿拉伯女性作家之一。她以强烈的女性意识、敏锐的女性视角、特有的女性叙事反映了海湾妇女所面临的一夫多妻、大龄剩女、包办婚姻、网恋、家庭性侵犯、吸毒等社会问题,揭露了在宗教桎梏和男权社会传统的压制下,阿拉伯女性所遭受的不幸和不公,并试图以此来唤醒阿拉伯妇女解放的自觉,促进人们...

  • 仅仅有爱还不够

    作者:苏阿黛·贾瓦德 周烈(译) 刊期:2013年第05期

    我是他的第二个妻子。我丈夫痴狂地爱着我,他做出了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的努力与我结了婚。我们一起过着充满爱和盲目的醋意的夫妻生活。他经常告诉我:对我的爱是他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爱。

  • “恐老症”与都市生活的隐形空间——《一个好邻居的日记》中的越界之旅探析

    作者:林斌 刊期:2013年第05期

    《一个好邻居的日记》(1983)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1919--)后期“现实主义回归”的小说代表作,作品以人到中年的中产阶级事业型女性简·萨默斯20世纪70年代的伦敦都市生活经历为主线,着重讲述了她如何在工作之余通过与老年女性交往,尤其是与莫迪这位毕生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九旬老妪交友,逐渐改变了人生态度的心路历程。本文拟从“恐老症...

  • 弗吉尼亚·伍尔夫论古希腊文学

    作者:高奋 刊期:2013年第05期

    基于毕生的古希腊情结,弗吉尼亚·伍尔夫在随笔中纵论古希腊文学,以主客合一的审美感悟和由感及悟的整体观照,揭示古希腊文学独特的情感性、诗意性、整体性和直观性。其批评方式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所树立的分析性和概念化范式,有益于激发我们对文学批评的形式和本质的重新思考。

  • 在继承与叛逆之间寻找出路——20世纪后期法国小说浅析

    作者:田妮娜 刊期:2013年第05期

    20世纪后期,法国小说在经历了六七十年代以“新小说”为代表的多种先锋派尝试后,渐渐进入了一个难以用“流派”来描述的时期。一方面,多元化的创作理念相互激荡,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小说作为一种个人心灵的载体和内心与外界的纽带,被深深地打上了“个体”的烙印。本文通过对法国20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小说创作的梳理,分析了这一时期的作品如...

  • 社会、小说与封面——《鲁滨孙飘流记》儿童版的封面变迁

    作者:惠海峰 刊期:2013年第05期

    小说的封面与正文相辅相成,封面有助于确立读者对小说的第一印象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方向。但小说封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再版和改编时编纂者选用不同的封面图片,传递出不同于原版/原作的信息,具有特殊的目的性。本文并非单纯是对《鲁滨孙飘流记》的封面分析,而是将其在不同时期的儿童版中的各个封面图片看作一部儿童文学发...

  • 罗伯特·弗罗斯特:友情情感下的挽歌与其诗歌创作的尊严

    作者:张贯之 刊期:2013年第05期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其诗歌的成就在美国诗坛,乃至世界诗坛都影响不凡,声誉卓著。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弗罗斯特的诗歌创作,就意味着对其思想、观点和人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与研究。从弗罗斯特的朋友友情与其诗歌创作的尊严去探讨其人性中更为坦率的一面,将有利于启发弗罗斯领域一定范畴的研究。

  • 纳博科夫的“火车”:通往“另一世界”之旅

    作者:郑燕 刊期:2013年第05期

    “另一世界”或“另一世界性”,是纳博科夫传达其文学要义的重要手段和策略。但是,国内外学界对这一概念的研究多倾向于将“另一世界”理解为具有某种神秘意义的精神内核。本文认为,“另一世界”是纳博科夫创建的具有现代性的多重意义空间;将“另一世界”放置在多重语境里来分析,可以更好地解读纳博科夫的艺术特色。本文以纳博科夫短篇小说...

  • 象征秩序下的困顿主体——评麦克尤恩的《水泥花园》

    作者:姜晓渤 刊期:2013年第05期

    《水泥花园》(TheCementGarden)是麦克尤恩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通过少年杰克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他们兄妹四人在父母双亡后的成长悲剧。本文欲从拉康的主体和欲望理论人手,通过分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发现导向其成长畸变的逻辑合理性。水泥花园中的孩子们并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主体和欲望,而是早已被既定的社会规范所塑造;他们...

  • 形式

    作者:梁工 刊期:2013年第05期

    “形式”是西方文论史上内涵极其复杂的基本概念之一。古希腊罗马哲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提出各具特色的形式理论。作为哲学和美学概念的“形式”兼具不容忽略的神学维度。近代美学家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为丰富形式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形式观念呈现出多元共生局面,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原型批评、...

  • 替身

    作者:于雷 刊期:2013年第05期

    “替身”是人类思维的独特表征。自1796年德国作家让·保罗首次创造并使用这一概念起,“替身”业已历经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的洗礼。出于讨论的可行性之考虑,本文拟聚焦于19世纪以来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替身文学”,从“理论内涵与嬗变”和“文学想象与批评”这两大层面对“替身母题”展开讨论。前者旨在说明文学替身现象如何与...

  • 非意义的意义——德勒兹论“Snark”

    作者:秦兰珺 刊期:2013年第05期

    刘易斯·卡罗尔在《猎捕蛇鲨》中创造了“snark”,本文探讨了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对“snark”的阐释以及这一阐释所体现的德勒兹对“非意义”的思考。通过讨论“德勒兹为什么要思考非意义”,“什么是德勒兹的非意义”和“非意义的意义”三个问题,本文试图阐明“非意义”体现了自我相关的逻辑悖论,表达了存在和非存在的内在联系。非意义不仅...

  • 欲望景观下的性别表演——论达芙妮·杜穆里埃的双性恋认同

    作者:陈李萍 张中载 刊期:2013年第05期

    本文从贯穿达芙妮·杜穆里埃生命的三条主线——作家与父亲的关系、她的生理性别所承载的生活自我与被压抑的男性认同(“匣子里的男孩”)之争、作家的书写自我在作品中的投射——着手解读达芙妮的双性恋性别认同,挖掘出隐匿在爱德华时代社会规范之下女作家通过身体、欲望与作品所呈现的隐性书写。纵观达芙妮·杜穆里埃的一生,她在双性恋认同下...

  • 宝云尼枢纽站

    作者:张杰 刊期:2013年第05期

    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利益的推动下,英国殖民者在印度修建了庞大的铁路系统,这是大不列颠物质文明与帝国权力的充分体现。印度人接受了这种技术,认为铁路或可使广袤的、分裂的印度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过在铁路系统中,由殖民者男性与印度土著妇女结合所孕育的盎格鲁一印度人一直占据着重要的职位。这个族群坚持认同父辈的血统与身份,虔诚...

  • Selected Abstracts

    刊期: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