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reign Literature

杂志简介:《外国文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248/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评论、理论、理论_西方文论关键词、文化研究、书评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刊号:1002-5529
国内刊号:11-1248/I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2
复合影响因子:0.42
总发文量:1365
总被引量:8531
H指数:39
立即指数:0.0606
期刊他引率:0.9826
平均引文率:9.9293
  • 异性恋小说

    作者:马丁·艾米斯; 何楚(译); 梅丽(译) 刊期:2006年第02期

    一切都是从咖啡书屋开始的——那天,克里夫看见一位年轻女子正在看一本叫《异性恋时讯》的杂志,也许是《异性恋时代》吧。反正,不是《异性恋时讯》,就是《异性恋时代》,你随便选一个好了。

  • 《西方文论关键词》

    刊期:2006年第02期

  • 颠覆性的后现代游戏——论马丁·艾米斯的“后现代招式”

    作者:张和龙 刊期:2006年第02期

    作为“英国后现代小说的领军人物”,艾米斯使用了一些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后现代招式”。本文试图探讨艾米斯如何通过独家拥有的“颠倒”或“倒置”手法来玩弄颠覆性的后现代游戏。第一,通过“角色倒置”,艾米斯以戏谑与反讽的方式解构了性身份中的中心与边缘、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关系;第二,通过“时间倒流”,他游戏式地颠覆了现代主...

  • 舞者与躯体

    作者:阿尔弗雷德·德布林; 丁君君(译) 刊期:2006年第02期

    十一岁,她已被注定是一个舞者之身。好扭摆躯干、拉扯面孔、生性古怪的她似乎是为此行而生。而此前每一步都很幼稚的她,现在开始学习压迫自己富有弹性的韧带和过分灵活的关节;她谨慎而耐心地一次又一次潜入脚趾、踝骨、膝盖;贪婪袭击那瘦削的肩膀和修长手臂的肘关,悉心监督那紧绷绷躯体的嬉戏。即便是对最生动的舞蹈,她也随心播撒着彻骨冷...

  • 意志与躯体的抗衡游戏——论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舞者与躯体》

    作者:王炳钧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尝试从当今文化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德国表现主义时期重要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短篇小说《舞者与躯体》中的身体问题。“身体存在”与“身体拥有”构成了人的存在的基本结构。与之相关联的主体的构成依赖于他者的意志的介入。作品的主人公“舞者”在主体建构过程中内化了外来的秩序“语法”,开始了理性意志对身体的驯化。而疾病挫败了她的...

  • 品特的探索真相之旅

    作者:何其莘 刊期:2006年第02期

    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后,西方对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的评论褒贬不一。虽然,品特曾被称作是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但是,剧作家本人一贯反对为他的剧作贴上任何流派的标签。品特剧作的最大特点是剧中含有许多模棱两可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品特的早期剧作《看房人》,指出剧作家的意图就是引导他的读者和观众在模棱两可的话语中...

  • 《进步前哨》与“进步”话语

    作者:殷企平 刊期:2006年第02期

    关于康拉德的短篇小说《进步前哨》,有如下三个问题有待于廓清:康拉德究竟想在这部作品中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对马可拉这一人物应该作什么样的评价?另一人物凯亦兹的死因是什么?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都应该从对“进步”话语的质疑这一语境中去寻找。盲目地接受“进步”话语,然后又盲目地走上“进步前哨”,这就是所有殖民主义者的心灵轨迹。离开...

  • 从批判走向文化家园——评黄哲伦的剧作《金童》

    作者:汤卫根 刊期:2006年第02期

    《金童》生动地再现了作者在跨文化语境下寻求自身美籍华人身份意义的一段个人经历。在该剧中作者一刀两刃地批判了西方文化的殖民扩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愚昧落后,并超然地站在世界一体文化的立场,揭示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必然性;理性思辨之余,作者又不自觉地流露出寻根母体文化的内心渴求。

  • 性别·种族·阶级·空间——《莫德·玛莎》的内在空间拓展

    作者:申昌英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运用女权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来解读当代黑人女诗人格温德琳·布鲁克斯的自传体小说《莫德·玛莎》,重点分析女主人公的内在空间拓展策略。女主人公莫德·玛莎的身份和地位不但限定了她的活动空间,而且还不断地被她狭小的家这一“代表性空间”再生产。所幸的是,她还是设法创造了像蒲公英一样可扩散、可拓展的内在空间,从而在象征意义上得以抗...

  • 历史的循环——拜厄特小说《占有》的情节结构原型

    作者:程倩 刊期:2006年第02期

    拜厄特在小说《占有》中运用了弗莱等人的原型理论,用丰富的原始神话意象,反映当代社会风貌和人文景观,使作品获得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历史内涵。原型作为历史在当下再现的一种有效方式,成为人们回归历史的一条通达途径。本文采用原型批评与叙事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占有》一书的情节原型和结构原型进行分析和归纳,抽绎出《占有》与叙事文...

  • 权力话语的建构:论《第22条军规》中的性别隐喻

    作者:褚蓓娟 刊期:2006年第02期

    关于小说《第22条军规》的论述已经很多,但文本中对性别关系的叙述意味着什么?作家的性政治态度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问题一直不曾被论及。本文试图从这个视角切入,解读《第22条军规》中既醒目又不易被察觉的性别关系。如同“战争”在小说中只是媒介和隐喻一样,“妇女”在小说中也完全是作家凭借的一种媒介。作家借用性别关系,用...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意象特征探微

    作者:王改娣 刊期:2006年第02期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来自不同领域,呈现出各种特点。有些意象折射出诗人所处时代的特征,有些则源于谚语,具有警醒的智慧。尤为重要的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还具有中心性、系列性和矛盾性等特点。对这些特点的把握对理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结构和意境有很大帮助。

  • 无神时代的约伯——论库切的《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作者:翟业军; 刘永昶 刊期:2006年第02期

    本文认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不仅批判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伤害,成为苛酷时代令人惊悚的写真,更揭示了无神时代人类面对存在困境时的无助和绝望。库切笔下的K就是无神时代的约伯。

  • 后现代主义的现代性之思

    作者:范方俊 刊期:2006年第02期

    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是在批判和消解现代主义的过程中衍生的。有关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人们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一次超越,也有人则认为后现代主义不过是现代主义的自然延续。本文从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所涉及的核心词现代性出发,指出后现代主义在本质上是与现代主义相区别的,是对现代性的一次重写。...

  • 暧昧的修辞,暧昧的柏拉图

    作者:李永毅 刊期:2006年第02期

    柏拉图在西方思想史上似乎永远是一个谜,在阐释他的观点时。学者们常常持截然相反的看法。本文试图从梳理柏拉图的修辞观念和修辞策略入手,分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传统认为,柏拉图对修辞有很深的敌意,但是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他对修辞的态度其实非常复杂。虽然他常借苏格拉底之口贬斥修辞,但他的著作本身却采用了高明的修辞策略。修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