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文博杂志 省级期刊

Relics and Museolgy

杂志简介:《文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09/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家论坛、文物保护与修复、原始文明、周秦光华、汉风唐韵、历史纵横、收藏与鉴赏、考古与发现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主办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国际刊号:1000-7954
国内刊号:61-1009/K
全年订价:¥ 238.8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1268
总被引量:5615
H指数:20
期刊他引率:1
  • 宝鸡郭家崖秦国墓地(南区)发掘简报

    作者:刘军社(发掘); 辛怡华(发掘); 王颢(发掘/照相); 刘麟(发掘); 李伸前(发掘); 陈恩乾(发掘/绘图); 贾蓉(绘图); 龙剑辉(照相); 刘明科(整理); 文阳(整理); 陈改侠(整理); 田亚岐; 胡望林; 张程; 刘子豪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11年,宝鸡郭家崖墓地南区共发掘战国秦墓78座,与北区已公布的37座墓葬情况相似,时代跨越战国早、中、晚,少数可到秦代。随葬器物除小件铜器外多是日用陶器,表明这是一处等级较低的国人墓地。值得关注的是,这处墓地与关中地区规模较大的同期墓地相比,姜戎文化的群体特征非常突出,如墓葬形制中的洞室墓和壁龛占绝大多数,框架式的棺椁结构特点比...

  • 湖南益阳枇杷树山墓群战国至秦代墓葬发掘简报

    作者:何赞(发掘); 余晓福(发掘); 向树青(发掘/绘图); 蔡孟芳(发掘); 邓建强(发掘); 何再光(发掘); 钟秋(发掘); 蔡正君(发掘); 熊晓卫(发掘); 杨盯(摄影); 邓建强(绘图); 李文佳(制图); 徐佳林(制图) 刊期:2019年第04期

    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益阳市赫山区枇杷树山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古墓葬98座,其中92座墓葬根据随葬器物断定其年代为战国晚期至秦代。墓群距楚秦时期益阳县治所在兔子山遗址约1.5公里,是一处以埋葬平民为主的墓地,应是当时生活在县城附近中下层居民的归宿之地。枇杷树山墓群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楚秦时期益阳历...

  • 战国秦墓姜戎文化群体特征之管窥——以宝鸡郭家崖秦国墓地为例

    作者:王颢 刊期:2019年第04期

    宝鸡郭家崖秦国墓地与周边同时代的大型秦国墓地具有显著区别,其特征表现为:洞室墓与设壁龛墓占据绝大多数,随葬器物种类较单一,仿铜陶簋、陶豆、附耳长颈方口壶、大喇叭口罐以及秦式鬲等未有发现,而戎式高领袋足鬲比较多见。戎式高领袋足鬲与洞室墓几乎同时出现的现象,既可相互印证彼此与姜戎文化的紧密联系,同时还从历史的角度验证了秦人与姜...

  • 试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土洞墓的起源

    作者:马金磊 刊期:2019年第04期

    至迟在公元前3300年,土洞墓已在黄河中游地区出现;公元前3000年前后,其分布范围显著扩大;公元前2500年前后,土洞墓在黄河上游地区广为流行;公元前3000年以前,土洞墓不用于合葬,亦不见迁葬和对死者葬式进行调整的迹象。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土洞墓应起源于仰韶时代中期黄河中游存在丰厚黄土的地区,其动因应是在存在丰厚黄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在人类对...

  • 东周赵国青铜礼器组合探析

    作者:杜博瑞 刊期:2019年第04期

    东周赵国的青铜礼器组合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整体表现出阶级差距逐渐拉大,组合形式发生改变的情况。通过对器物摆放规则、器用制度进行讨论,认为器物组合表现了东周赵国存在礼制缺失与权力意识更迭的社会现象。

  • 中国早期墓俑空间形式的演进

    作者:庄家会; 秦波 刊期:2019年第04期

    墓俑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一种视觉文化,是古人观念与精神的载体。本文以春秋至西汉早期墓俑空间视觉形态演进的三个阶段为线索,梳理凝结在墓俑中的古人空间观念发展,探究导致空间观念演变的环境因素及自身原因。

  • 胡服盛行与女着男装——论唐代前期服饰风尚与女性社会地位关系

    作者:谭重言; 刘裕伦; 陈梓森 刊期:2019年第04期

    胡服盛行和女着男装是唐代妇女服饰的一个独特景象。从胡风元素在初唐女性服饰中的承继发展,到因丝绸之路繁荣而带来的胡人服饰的流行,再到安史之乱后胡风元素逐渐消失,这一景象和过程体现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胡汉文化的长期交流融合、唐人开放包容的社会心理、李唐皇室固有的胡人心态、唐代女性的审美观念以及政治事件、民族关系对潮流风尚的影...

  • 试论扬州汉甘泉山官道、唐蜀岗西峰驿道及其对陵墓选址的影响

    作者:魏旭 刊期:2019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分析扬州出土买地券及唐人诗歌可知:汉代甘泉山附近有官道一处,连接甘泉山至汉广陵城;唐代扬州蜀岗西峰上有古驿道,驿道的使用当在六朝甚至更早,贞观年间驿道随着扬州水驿兴起而废弃。甘泉山官道与蜀冈西峰驿道影响双山一号、二号等众多汉墓及隋炀帝墓的位置选择,成为上述墓葬营建时需考量的重要因素,使之靠近道路修筑。

  • 凤翔县博物馆藏隋《韩舒墓志》考释

    作者:魏宏利 刊期:2019年第04期

    《韩舒墓志》为凤翔县博物馆藏隋代墓志。韩舒以汉族关陇豪右的身份加入北周的府兵系统,并因战功获得拔擢,这在事实上标志着西魏以来建立的以鲜卑族为核心的府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鲜卑族对汉族的依靠说明民族的隔阂正在消失,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不可阻挡。这一趋势同样体现在韩舒的婚姻关系中,其夫人娄氏出身鲜卑族,胡汉联姻成为当时普遍的社会现...

  • 唐《纥干承基墓志》考

    作者:李豪 刊期:2019年第04期

    《纥干承基墓志》的出土可补正史传之缺讹。《元和姓纂》对纥干承基家世的记载有误,纥干承基并非改姓纥干的汉人田弘之后,而系鲜卑之后。纥干承基在隋唐之际加入唐军,参加过抵抗突厥的泾阳之战,后陆续成为齐王李祐、太子李承乾豢养的刺客,贞观十七年,他因告发太子谋反得以加官进爵,永徽四年,因房遗爱谋反案又远贬番禺,并卒于官。

  • 宁夏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类型研究

    作者:韩涛; 朱存世; 王晓阳; 张全超 刊期:2019年第04期

    宁夏地区的古人骨材料较为丰富,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均有发现,为探讨该地区古代居民体质类型的时空分布和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本文从宁夏地区考古发掘出土的人骨材料出发,在梳理人骨材料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各时期古代居民的体质类型的分类,进而对不同时期人群的构成问题进行了讨论,为解决宁夏地区历史时期各部族或民族的...

  • 扬州重宁寺大雄宝殿彩画保护研究

    作者:杨文宗; 张晓彤; 贾甲 刊期:2019年第04期

    扬州重宁寺大雄宝殿处于历史上重宁寺建筑群中的主角地位,其内部天花板、藻井所绘彩画是大雄宝殿价值的重要体现。针对彩画起翘、衬底脱落、空鼓、颜料剥落、积尘、水渍、褪色、粉化等病害,先就彩画制作工艺和材料展开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病害成因,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取样、数据统计以及保护修复材料、方法筛选试验,形成重宁寺大雄宝殿彩...

  • 西安城墙古砖表面风化病害及腐蚀机理研究

    作者:张悦; 金普军; 王肃; 杨小刚 刊期:2019年第04期

    西安城墙古砖在露天环境下经历了上百年的侵蚀,表面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风化产物。为了揭示城墙表面风化病害成因与腐蚀机理,利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热分析系统和多功能成像光电子能谱仪对盐析、剥离和泥化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腐蚀性盐类是导致古砖腐蚀的重要因素,盐析样品的主要物质组成为碳酸钙、石英、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