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文博杂志 省级期刊

Relics and Museolgy

杂志简介:《文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09/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家论坛、文物保护与修复、原始文明、周秦光华、汉风唐韵、历史纵横、收藏与鉴赏、考古与发现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主办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国际刊号:1000-7954
国内刊号:61-1009/K
全年订价:¥ 238.8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1268
总被引量:5615
H指数:20
期刊他引率:1
  • 陕西靖边庙梁遗址仰韶时代遗存发掘简报

    作者: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 靖边县文管办; 邸楠; 邵晶; 夏楠; 康宁武; 李文海 刊期:2019年第01期

    庙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芦河南岸的台地之上。2017 年9 月至12 月,为配合蒙西——华中运煤铁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靖边县文管办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约4000 平方米,清理了一批仰韶至龙山时代的重要遗存。其中仰韶晚期遗存包括房址12 座、灰坑20 座、窑址2 座,出土了陶、石、骨质各类...

  • 西安市灞桥区江村北魏王氏家族墓地发掘简报

    作者: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北京联合大学; 冯健; 黄可佳; 宁琰; 王艳朋; 辛龙 刊期:2019年第01期

    :2018 年7 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北京联合大学在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的江村发掘了39 座墓葬、1 座窑址。其中北魏墓葬10 座,出土三块铭文砖,记载了墓葬年代与墓主人姓名。据推测,这应是北魏时期略阳郡阿阳县移民的王姓家族墓地。

  • 中国古代凌阴的发现与研究

    作者:段清波; 张琦 刊期:2019年第01期

    摘要:凌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冷藏设施,王国时期凌阴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制度限制。本文对与凌阴有关的文献资料以及不同时代凌阴的考古资料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凌阴及其储藏物在中国古代祭祀、丧葬等活动中的作用,提出凌阴是早期社会治理体系下王权和帝权的象征,隋唐之际开始向平民化过渡,两宋明清时则成为普通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 淳化黑豆嘴出土的青铜壶研究

    作者:苏荣誉; 孙岩; 梁彦民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是陕西淳化黑豆嘴墓所出土的一件青铜壶的技术和风格研究。这件壶的风格和铸造工艺,与传出湖南石门的一件青铜卣极其相似。石门卣腹部高浮雕纹饰,铸造时泥芯和泥范的制作是采用同一母模同步翻制的;首端为鸟形的透空勾牙形的扉棱,以及这种扉棱要在铸器前先行铸成。这些都是典型的商代南方铸铜作坊的风格和工艺特点。二者的对比分析,表明黑豆...

  • 金乡汉墓“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刻石考议

    作者:王子今 刊期:2019年第01期

    山东济宁金乡汉墓出土刻石有涉及盗墓行为的文字。有学者解读为对“发”“丘”者的诅咒。刻石文字作为重要的社会史信息,反映了当时盗墓行为的普遍。而其中所见“孝思贞廉,率众为善”等,则是正面的道德宣传,与“发”“丘”形成颇为特殊的关系。金乡汉墓石刻所透露有关盗墓与反盗墓及其他文化现象,可以从一个特殊的侧面体现汉代社会文化多层次多...

  • 从庙梁遗址看陕北地区的仰韶晚期遗存

    作者:邸楠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庙梁遗址及陕北地区已发掘的五庄果墚、杨界沙遗址中仰韶时代晚期遗存特征的分析,并与关中及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同期遗存进行比较,认为陕北地区仰韶时代晚期遗存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周邻地区文化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其中受关中地区型仰韶文化影响最大,因此仍属仰韶文化的范畴,可称为五庄果墚类型。

  • 师臾钟及相关铜器系联研究

    作者:黄锦前 刊期:2019年第01期

    本文对陕西扶风强家村铜器窖藏出土的师臾钟年代与铭文所载虢季氏世系重加分析和讨论,指出师臾钟应系西周晚期厉王时器,同出的恒簋的“恒”应即师臾的先祖“虢季”。铜器窖藏的形成当与西周末年厉王时期国人暴动所导致的社会动乱有关。同时对太师小子豢簋等一批过去年代判定错误的器物重新断代、系联,将西周时期在王朝历任师职的虢季氏家族的有...

  • 韩城古城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及文化研究

    作者:张基伟; 贺林; 张峰 刊期:2019年第01期

    韩城古城民居依托古城为背景,成为关中地区民居最为集中的片区,同时也成为关中地区城镇传统民居的典范。本文通过对韩城古城及其民居的历史沿革的分析,重点对民居院落的形态、结构与构造、细部与装饰等特征分析,探索建筑本身所蕴含的建筑文化和哲学观念,为下一阶段韩城古城的整体复兴和民居的可持续性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 释井鼎铭文中的“滮池”

    作者:付强 刊期:2019年第01期

    井鼎铭文中的“■池”,我们考释为“■池”。是一个从“孚”得声的字,可以通假为“滮”,“滮池”见于《诗·小雅·白华》,其地点在今天丰镐村一带。京在“滮池”附近,字从“方”声,可以通假为“丰”,综合考虑“■京”就是“丰京”。

  •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太保玉戈全形拓考释

    作者:王晶晶 刊期:2019年第01期

    太保玉戈是西周最著名的有铭玉器,自清代出土后很快流落海外,实物现藏美国佛利尔美术馆。目前国内已知的两幅全形拓本分别收藏于陕西省岐山博物馆和陕西历史博物馆。本文拟对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太保玉戈全形拓本略作介绍考释,以补国内学界难见实物之憾,并为研究古玉及古文字提供更多的研究信息。

  •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海”字铜印考释

    作者:吴方浪 刊期:2019年第01期

    自刘贺墓发掘以来,关于墓中出土器物,特别是“大刘记印”玉印研究,成果丰硕,然鲜有探讨“海”字铜印者。偶有略及,亦论之不详。从印文与形制上看,“海”字铜印正面朱文小篆一“海”字,字腔深峻,字口垂直,字底平净,符合汉铸印特征,却无从看出与马相关联信息;背面呈覆斗形,顶部有口形缺口,缺口沿边凹凸不平,为非自然损毁造就,无印纽,亦非烙马印“...

  • 西安新见隋《史崇基墓志》与中古史氏脉系

    作者:周晓薇 刊期:2019年第01期

    隋仁寿二年《史崇基墓志》新近出土于西安,墓志所揭示的家族世系史料颇可与正史互证,如志主的父、祖皆在正史有传,且是史氏建康房的重要一支,据墓志可以研讨汉唐间史氏流徙河西并回归中原的历程,并可进而梳理中古史氏的房分脉系。

  • 馆藏纺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的可行性方案探讨

    作者:侯鲜婷 刊期:2019年第01期

    纺织品文物主要由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加工织造而成,其材质对环境敏感,极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糟朽,糟朽破坏后的紧急修复对人力、时间、技术等要求高,很多博物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难以将一些珍贵的纺织品文物保存下来。相较而言,预防性文物保护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可以降低技术、人力等成本。本文从馆藏纺织品文物的特殊性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从微...

  • 唐顺陵走狮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作者:甄刚; 秦立科; 徐国强; 马宏林; 陆继财; 任兴; 吴鹏 刊期:2019年第01期

    由于长期裸露在自然环境下,唐顺陵走狮风化严重。温度是影响走狮风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探究走狮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了走狮分析模型,对走狮在太阳辐射下的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辐射是走狮向阳面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背阳面温度变化趋势与环境温度基本相同,时间上略为滞后,走狮表面之间及表面与内部之间均形成...

  • 提升传统文化影响力目标下的文物讲解词编写——以西北大学博物馆为例

    作者:张越; 陈理娟 刊期:2019年第01期

    讲解词编写是博物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好的讲解词可以让观众在欣赏展览的同时快速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新时期讲解词的编写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介绍,而是要积极利用文物研究的成果,充实讲解词的内容,传播文物背后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观众享受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