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

文博杂志 省级期刊

Relics and Museolgy

杂志简介:《文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09/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家论坛、文物保护与修复、原始文明、周秦光华、汉风唐韵、历史纵横、收藏与鉴赏、考古与发现

主管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主办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国际刊号:1000-7954
国内刊号:61-1009/K
全年订价:¥ 238.8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
复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1268
总被引量:5615
H指数:20
期刊他引率:1
  • 神木石峁遗址陶器分析

    作者:阎宏东 刊期:2010年第06期

    石峁遗址在陕北地区早期考古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陶器分组、分期和文化谱系的正确识别将是认识该遗址相关问题的基础。本文将石峁遗址出土的陶器划分为四组。第一组以单把宽弧裆斝式鬲为代表,与汾阳杏花村H118年代相当,为龙山时代早期,是为第一期遗存。第二组以正装双扳鬲、三足瓮、盆形斝、盆形盉、大口尊等为代表,与大口二期文化内涵相...

  • 浅谈扶风五郡出土“琱生尊”的器形及相关问题

    作者:种建荣 杨晓芳 刊期:2010年第06期

    本文在梳理西周时期陶大口尊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器物形态的比较,并结合陶大口尊的出土背景分析,认为扶风五郡"琱生尊"是模仿周原地区西周居址遗存中陶大口尊造型而制作的。进而根据铜尊铭文内容及窖藏出土环境,探讨了其铸造地与召公采邑地望的关系。

  • 从青铜车器窥视先秦马车之发展

    作者:李成 刊期:2010年第06期

    先秦时期青铜车器的使用和演变与古代马车的结构、用途、发展、用车制度等联系密切。本文对先秦时期中原地区青铜车器的形制演变及其社会背景进行初步探讨:车器的使用在殷商时期已经较为广泛。西周时期车战的兴起、车马随葬制度的确立,促使车器形制、种类发生变化,形成了先秦马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春秋时期由于车战的频繁、墓葬制度的改革,促...

  • 西周陶大口尊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作者:孙战伟 刊期:2010年第06期

    西周时期的陶大口尊,数量少,分布地域强,特征明显,在形制、纹饰、出土单位等方面有显著特点。本文依据其口部及腹部特征,将其分为四型若干式,各型式变化明显,时代性强。关中地区多分布Bb和C型,晋西南地区多分布A、Ba和D型。其在族属上又表现出某种外来的异族文化,非西周姬姓周人所有。

  • “汉阳诸姬”之唐、沈二国考

    作者:赵燕姣 李华丽 刊期:2010年第06期

    "汉阳诸姬"是西周王朝在南方的重要屏障,在相长的时间里,它们担负着镇抚南国和传播王朝礼乐的使命。"汉阳诸姬"之唐、沈二国在西周早期就已受封,进入春秋之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楚国问鼎中原的野心,先后亡于楚。

  • 从临淄战国墓出土的刻铭谈齐国的度量衡问题

    作者:李鸿雁 刊期:2010年第06期

    对先秦时期各国度量衡制度的研究是考古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临淄战国墓出土的有关计量内容的刻铭器与东周诸国的度量衡制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齐国的量制和衡制问题进行了探索。

  • 曹操西陵在邺地问题的研究——兼析“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等石碑刻铭的真实性

    作者:马爱民 刊期:2010年第06期

    根据传世文献记载并结合曹操墓出土石碑兵器铭文,对曹操尚武重武和曹操墓的可信性进行了研究论述,同时,对近年田野考察新发现的安阳县西部北禅寺经幢石刻铭文记载的邺县西陵乡问题作了探究,佐证了曹操墓"西陵"在安阳境内的客观史实。曹操两道令文中提及的西门豹祠是研究确定曹操墓的重要坐标,根据原在西门豹祠出土和发现的汉代碑石证明,今安阳...

  • 试论先秦秦汉时期的射箭理论

    作者:李宇 刊期:2010年第06期

    中国古代射箭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射箭技术也是古代军事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门技术,是对士兵体能和技能的双重考验。古人在长期使用弓箭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整套射箭经验,并上升为理论,这就是在汉初被整理成文的"射法"。可惜的是,这些有关射箭技术的兵书早已亡佚。但是,在先秦秦汉的典籍中,还保存有射箭技术的只言片语,本文对之进行了较为...

  • 试析历史古建筑复原陈列的基本定位

    作者:邢照华 刊期:2010年第06期

    在历史古建筑保护工作中,复原陈列是用来表现古建筑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的重要手段。其通常借助于实物媒介,以陈列艺术的独特语言表现活态的过往历史,再现原生态的人文风貌。在具体的复原展示中,主要依据古建筑物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的差异情况,而决定"物"与"景"组合展示的最终导向。

  • 试析北魏几件造像的艺术特点

    作者:李慧 柴华 刊期:2010年第06期

    北魏时期造像是一种风气,是地主阶级为了祈福,广植功德或劳动大众为摆脱苦难而所造之像。本文通过对几件北魏造像的细致描述,浅析北魏造像的艺术特点。

  • 浅析明末版画《程氏墨苑》的图像元素

    作者:李娟 刊期:2010年第06期

    明朝末期可称作中国版画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明中叶以后,"市民文化"渐渐充斥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各种以图画为主的图谱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实时,制墨本为平常之事,然有爱好者将墨的形制、图案进行创新变革,刻成墨模之后,进而印出"墨谱"。虽说"墨谱"的产生源于墨的生产,但其中所表现的些许图像元素和艺术形态却值得研究。文章从明末徽派制...

  • 福建历史建筑瑰宝——仙游清代“乐善好施”坊

    作者:陈建标 刊期:2010年第06期

    仙游地区的清代"乐善好施"坊,是地方官吏奉旨为捐资兴学、修桥、铺路的清代巨商陈天高构建的表彰性牌坊,它是福建省迄今保存最完整、文化内涵最丰富、雕刻工艺最精湛的清代功德坊建筑。作为地方有影响力的历史建筑,其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传统的慈善文化己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并世代传承下去。因此,"乐...

  • 行走在神话里,沉醉于断壁前——赴希腊考察遗址博物馆有感

    作者:田静 刊期:2010年第06期

    本文记述了中国博物馆馆长代表团参加中希遗址博物馆发展研讨会及访问希腊遗址类博物馆的见闻与感想。作者认为,希腊在文物管理、遗址保护、博物馆规划与建设方面的法规制度、展陈理念、设计思路和管理经验对我国大遗址保护和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 高句丽石质文物风化的保护方法研究

    作者:王蕙贞 冯楠 宋迪生 刊期:2010年第06期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于2004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于高句丽位于吉林省高湿多雨地区,因此高句丽石质文物的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本文对高句丽石质文物保存环境、风化病害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风化机理,进行了清洗、杀菌防霉处理、加固封护等,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 香山汉墓和杨家湾汉墓出土彩绘陶俑制作工艺研究

    作者:吴红艳 刊期:2010年第06期

    香山汉墓位于山东省青州市,杨家湾汉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都属于西汉中前期墓葬,分别出土了大量的陶质彩绘人物俑和动物俑。本文通过对香山汉墓和杨家湾汉墓出土的彩绘陶人物俑、陶马和骑马俑的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来说明西汉基本同一时期不同地域彩绘陶俑制作工艺的特点和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