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晚晴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晚晴》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00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锐评、图说、关注、特别策划、人物、文史、情感、生活、健康、老干之窗、双阳家园

主管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主办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国际刊号:1002-6940
国内刊号:52-1006/C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7383
总被引量:70
H指数:3
  • 在变老的路上,变好

    作者:陈阿咪 刊期:2019年第07期

    在变老的路上,我们都是一路走一路扔。扔掉年轻时的幼稚、天真,也一路拾起成熟和坚韧。回望过去,感恩岁月把我们变成了更好的自己。那时候,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你崩溃,被伤害到遍体鳞伤时就会陷入自我怀疑,挫败和焦虑也如影随形。好在迷茫的日子,终究会过去。他们都说,是因为人越成熟,所以越通透。

  • 正安·国际吉他园

    刊期:2019年第07期

    '正安·国际吉他园'位于贵州正安经济开发区,是正安县委、县政府通过筑巢引凤,改善投资环境,从东南沿海招商引资多家吉他制造企业集中打造的吉他产业示范园。该园始建于2013年,占地面积400亩,拥有标准厂房40万平方米,现已入驻投产吉他生产及其配套企业54家,其中吉他生产企业37家,吉他配套企业17家。截至2018年10月底,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已实现产...

  • 社保取消死亡证明迈出“减证便民”关键一步

    作者:张西流 刊期:2019年第07期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和营商环境,人力社保部6月10日印发通知,确定在6项社会保险经办和12项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共18项政务服务中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其中,离退休人员死亡后待遇的申领、个人账户一次性待遇申领等皆不需再开具死亡证明。

  • 马路边的“守护爷爷”:70岁老人10年护送学生过马路超40万人

    刊期:2019年第07期

    70岁的李丙味是江西省上栗县彭高镇东山村的一位普通老人。2009年开始,李丙味在穿村而过的319国道边护送孩子过马路上下学,10年里从未间断,护送学生超过40万人次。他说,虽然老了.

  • 70岁农民身披“战袍”第4次“出征”高考

    刊期:2019年第07期

    6月7日,河南滑县枣村乡70岁农民柳玉春第4次参加高考。为了以示重视,考试之前,他买了一套全灰色的新衣服,寓意今年的高考成绩必定'辉煌'。每一年的准考证,柳玉春都会精心收藏,这里面除了一次次宝贵经历.

  • 合肥考生“跪母感恩”

    刊期:2019年第07期

    6月8日下午5时许,高考最后一场英语考试结束后,在合肥十中考点大门外,一位身着黄色T恤的高个小伙面露微笑径直走向人群,'妈,我有话和您讲。'这位母亲还没来得及反应,儿子突然跪下了,大声地对母亲说道:'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母亲见状,不由得抱着儿子哭了起来。据了解,这位考生是合肥市一六八中学的高三(16)班毕业生王恒杰。

  • 82岁女飞行员苗晓红30年后重返蓝天

    刊期:2019年第07期

    今年82岁高龄的空军原飞行员苗晓红,最近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再次驾机飞上蓝天。作为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员,苗晓红告别飞行30年,但她始终眷恋着蓝天。她决定用这次挑战自我的飞行,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在平谷石佛寺机场,82岁的苗晓红驾驶飞机在跑道上缓缓滑行、加速,冲上蓝天。飞行过程中,同为女飞行员的姐妹们在地面控...

  • 非常道

    刊期:2019年第07期

    '瞄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每一个共产党人,都需要在为民造福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在无私奉献中成就人生的境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5月31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

  • 5G来了,生活什么样

    作者:谢玉洁 刊期:2019年第07期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中国宣布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5G不仅解决了人与人的通信问题,由于它的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成为承载万物互联的网络平台,带来无限的应用想象空间和商机,而5G也将开启万物智能互联时代。

  • 一叶青蒿,书写中国担当

    刊期:2019年第07期

    自屠呦呦1972年成功发现并提取青蒿素至今,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然而,疟疾仍是当前世界第一大虫媒传染病,目前每年因疟疾死亡人数高达40余万人。人类和疟原虫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屠呦呦及其团队心怀济世之志,将全球顶尖科研方法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相结合,攻坚'抗药性'难题,实现继承中创新。

  • 时隔四年,她再掀科技热潮

    刊期:2019年第07期

    近期,屠呦呦及团队经过多年攻坚,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这是继屠呦呦2015年获诺贝尔奖后时隔4年再次掀起公众的科技热潮。

  • 青蒿素是怎样炼成的

    刊期:2019年第07期

    2015年9月23日,时年81岁的中国女医药学家屠呦呦站在美国拉斯克医学奖领奖台上说:'这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诚如斯言。青蒿素的成果,出自40多年前一个被命名为'523'的疟疾防治科研项目。'523任务'疟疾,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基本绝迹。但这种恶疾曾是人类生命最大的威胁之一。上世纪60年代...

  • 巾帼不让须眉的科学界

    刊期:2019年第07期

    在中国科研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包括屠呦呦、张弥曼在内的数以千万计的女科学家活跃在中国各个科研领域。据统计,女科学家占到中国科研人员总数的30%,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期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杰出的女科学家都有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于1998年联合设立,每年授予...

  • 向科学家精神致敬

    作者:乔杉 刊期:2019年第07期

    这段时间,人们普遍关注和谈论着科技创新,这是国民的科技素养提升水到渠成的结果,也就是看有多少孩子对科技感兴趣,有多少年轻人愿意从事科技等。而这些,显然都离不开科普。最好的科普,其实就是具有'硬核'的科技成果,正如现在,屠呦呦团队出了最新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科普,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触动。

  • 张富清:深藏功与名 淡泊见初心

    作者:夏静; 张锐; 秦叙常 刊期:2019年第07期

    从戎:尖刀突击,屡立战功1948年,中华大地烽火连天,人民解放军南征北战。同年3月,农民出身、当过长工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24岁的张富清,光荣入伍。'打了多少仗,我也说不清了。不分白天黑夜,每天都有战斗,只是大与小的区别。'95岁的张富清回忆说,印象最深的是永丰城那一仗。张富清带领一个三人突击组,翻越永丰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