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

晚晴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晚晴》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2-100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锐评、图说、关注、特别策划、人物、文史、情感、生活、健康、老干之窗、双阳家园

主管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主办单位: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国际刊号:1002-6940
国内刊号:52-1006/C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贵州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7383
总被引量:70
H指数:3
  • 修身齐家,从一封家书开始

    刊期:2017年第09期

    家书,多么温暖的两个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天涯海角众游子,亲人家书心贴心”……这些名句,是家书文化的极好写照。家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折射出不同家庭浓浓的亲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书,这种作为亲人间沟通的书信形式,似乎距离我们已经很远了。

  • 梁启超《给孩子们》: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作者:董方奎 刊期:2017年第09期

    近代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梁启超,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极深的造诣。他不仅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方面唤起了一个时代的觉醒,培养了大批卓越的人才,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而且在家庭中他是孩子们的慈父、导师、挚友,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非常成功的。他的五儿四女都是...

  • 胡适《致胡祖望》: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

    作者:朱文楚 刊期:2017年第09期

    胡适是教授,是演说家,是智慧学者,是新文化偶像,是犹如硝烟中钻出来的反封建的勇士,他的“无后主义”一旦与生育、养育子女的现实主义发生撞击,便发出一连串父亲主义的耀眼光彩。在给妻儿的一封封家书中,这位民国暖男的一字一句事无巨细、情深意切,浓浓爱意直抵人心。

  • 傅雷《传授给儿子》:先做人,再做艺术家

    作者:沈轶伦 刊期:2017年第09期

    傅雷作为一个翻译家,别人说“没有他,就没有巴尔扎克在中国”,他翻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作为音乐鉴赏家,他写下了对贝多芬、莫扎特和肖邦的赏析;作为文学评论家,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精湛点评,为文学界作出了文本批评深入浅出的典范;他写给长子傅聪的家书《傅雷家书》自20世纪80年代出版至今,已经感动了数百万读...

  • 麦家《致信儿子》:爱是翻越任何关隘的通行证

    作者:张杰; 侯晨曦 刊期:2017年第09期

    2017年3月4日,麦家登上央视《朗读者》朗读的讲台,现场朗读了写给儿子的这封信,并分享自己与儿子麦恩的一段往事,一段父亲与叛逆少年之间相处的故事。麦家在朗诵这封信时,那种一言难尽,历尽艰辛却难以言表,委屈却又要包容,淋漓的语句中,呈现出一颗坚毅又柔软的慈父之心,让观众不觉间涕泪俱下。许多网友将这封信称为“2017最感人家书”。

  • 微家书向“现代”要“传统”

    作者:蒋子涵 刊期:2017年第09期

    一支笔,一张纸,几段文字,淡淡的书香背后,是浓浓的亲情和温情。蓦然回首,好多人已经很久没有拿过那久违的钢笔;翻开通话记录,很多儿女已经好久不记得问候一声在远方的父母。现代化的电话、视频、短信等联络方式,带来了更为近距离的沟通。当现代遇到传统,是选择碰撞还是融合?“微家书”用自身实际证明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巨大威力,引起网友共鸣,...

  • 润物无声 相伴无尽——致敬所有默默奉献的灵魂工程师——支月英:坚守山村36年 只为不负本心

    作者:卢翔 刊期:2017年第09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老师的参与。回望历史,有太多的大师留在人们心中。而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普通的教师,他们的学识并不算渊博,成就并不算伟大,但他们都有一颗无私善良的心,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他们用真诚的奉献给孩子以陪伴,用默默的坚守给未来以希望,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美的天使.

  • 陆永康:执教40年,跪教36载

    作者:胡跃平; 汪志球 刊期:2017年第09期

    陆永康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民族学校的教师。他出生仅9个月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别人学走,他学跪。20岁那年,他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漫长的跪着教书的生涯。36年来,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跪着前行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

  • 包善贤:免费讲解奥数11年

    作者:李思文; 刘登辉 刊期:2017年第09期

    每逢周六,72岁的包善贤都会准时出现在浙江省杭州市庆春路上的新华书店里。一张讲桌,两把椅子,就是他的“小讲台”。从2006年至今,包善贤在这家书店已经免费讲课11年。他说:“只要还能做,就会坚持做下去,什么时候做不动了就不做了。”

  • 柯俊:百年韶华,钢铁人生

    作者:壹笔 刊期:2017年第09期

    101岁的柯俊院士走了,“贝茵体”先生走了……或许在你听来,这位与中国钢铁事业相伴数十年的科学家,如“贝茵体”一样,觉得陌生。他被称为中国冶金界的“一代宗师”。上个世纪中期,柯俊首次提出钢中贝茵体转变的切变位移机制,证明其与珠光体、马氏体不同的相变,后来在国际上形成了关于贝茵体相变的“切变学派”。他被国际同行尊称为“贝茵体先生...

  • 李作成:战火中走出的将军“接棒”参谋长

    作者:湖湘 刊期:2017年第09期

    8月26日,中国国防部的一条消息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原陆军司令员李作成上将以“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的身份,在塔吉克斯坦出席了国际反恐会议。这意味着,64岁的李作成已经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途。

  •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55周年 1962:雪域战歌

    作者:陈小玮 刊期:2017年第09期

    据中国外交部消息,2017年8月28日14时30分,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至此,为期两个多月的中印紧张对峙状态告一段落。中方将继续按照历史界约规定行使主权权利,维护领土主权。

  • 新中国三次边境自卫反击战

    作者:秦沣 刊期:2017年第09期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1962年10月20日,中国边防部队奉命开始反击作战并大败印军。按照美联社当时的说法,“中共军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像快刀切奶油一样横扫印军”。可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政府却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主动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希望以此推进谈判。然而,直到1981年12月,中印两国才重新恢复边界谈判。

  • “能上能下”的老一辈革命家

    作者:王树人 刊期:2017年第09期

    不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不为名不图利,不计较职位高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笔者所搜集的资料,把数位“能上能下”的老一辈革命家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 教师节设立的前世今生

    作者:余玮; 张华玮 刊期:2017年第09期

    “向辛勤的园丁致以崇高的敬意。”“做人民满意教师,办人民满意教育。”“人民教师,无尚光荣。”……每逢教师节,到处可以看到有关尊师重教的大幅标语或条幅。全国各地在9月10日前后都要举行教师节庆祝活动,召开隆重的表彰大会,表彰那些优秀教师和在尊师重教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然而,教师节的日期为什么当年设立在9月10日,教师节的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