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进

同舟共进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同舟共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036/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策划_读故宫、百年之路、游历天下、灯下话旧、饮食文化、文化广角

主管单位:政协广东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政协广东省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6-3811
国内刊号:44-1036/D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664
总被引量:1142
H指数:9
立即指数:0.0036
期刊他引率:1
  • 创新型国家“新”在哪里

    作者:滕朝阳 刊期:2006年第04期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一经提出,即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人致力于阐释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向公众普及创新型国家的概念:有人着眼于寻找差距,发出“我们离创新型国家有多远”的疑问:有人则积极建言献策,从各自的角度发表对实施这一战略目标的见解。然则,何谓“创新型国家”?

  • 自主创新要“热中有冷”

    作者:吴俊忠 刊期:2006年第04期

    近来,“创新”成为一个高频词,全国两会期间,更成了热门话题。事实上,创新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根本性变革,需要激情,更需要科学理性和科学态度,通俗地讲,要“热中有冷”。环顾当今世界,美国称说“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来临”;韩国

  • 中国离创新型国家有多远(节录)

    作者:寒山 刊期:2006年第04期

    “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系统地研究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第一次提出“创新”概念。进入20世纪以来,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资源型”、“依附型”的国家发展新战略亮相:以科技创新为发展之本,依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这样的国家被称作“创新型国家”。

  • “温三农”、张晓山放谈新农村

    作者:刘亚平; 张晓山; 温铁军 刊期:2006年第04期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和各种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新农村建设不再是新名词和新提法,而成为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全民行动。9亿农民生存状态的改善将为中国社会带来巨变,成为和谐社会的破题妙笔。——题记2006,新农村建设开局。取消农业税、政府对农村投入资金3397亿、规范土地征用制度……新政指向农村,建设不再是农村的区域性问题,而是全...

  • 一号文刷新“三农”概念

    作者:郭之纯 刊期:2006年第04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引擎。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以“三农”为主题,侧重点放在“新农村建设”,以多种措施强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开局,定位精准。

  • 新农村建设:慎防重演“四多四少”

    作者:任玉岭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为了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顺利实现,一定要防止“四多四少”在实践中重演。重外表形象多,重生活质量少一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考虑,在尚不

  •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三难”

    作者:陈文胜 刊期:2006年第04期

    当下,农村工作中存在“三难”现象:在整个农民群体中,种粮农民最难;在整个政权体系中,乡镇政府行政最难;在整个干部队伍中,乡镇干部最难当。种粮农民有多难从全国范围来说,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困难,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郊的绝大部分农民就不算困难,而中西部地区和偏远山区的绝大部分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最困难。

  • 众议新农村

    作者:党国英; 李昌平; 高一飞; 冯创志 刊期:2006年第04期

    专家和媒体都要冷静、负责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部分农民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建设新农村,生老病死、吃喝拉撒都应由国家承担。我对他们讲,不要走极端,全部生活由政府承担是不现实、不可行的。印度实行全免费的医疗制度,造成人民对医药产品的无限制需求,结果真正生病去医院却拿不到药,我国现在实行“新兴合作医疗”,给农民...

  • 人大代表为何提议改革劳教制度

    作者:高一飞 刊期:2006年第04期

    劳动教养是对轻微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劳教制度在性质上属于部门规章,未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缺乏法律依据。

  • 《新闻法》出台宜早不宜迟

    作者:黄波 刊期:2006年第04期

    《新闻法》也是权责时等的法律。权责不清,传媒是否违规就无法依据法律条文来界定。无论从规范媒体运行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宏观管理的角度看,《新闻法》都应及早出台。

  • 司法追究强力打击欠薪逃匿

    作者:郭巍青 刊期:2006年第04期

    欠薪逃匿而又不了了之,往往最令工人愤怒,也最容易引发群体性冲突事件。从报道的情况看,深圳市强化司法追究的社会效果相当好。

  • 慎言“率先实现小康”——有感于北京市的自知之明

    作者:陈君佑 刊期:2006年第04期

    北京市没有被人均GDP这一表面数字蒙住眼睛,而冷静地检查GDP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这很值得那些宣告已“提前进入小康社会”的地区警醒和反思。

  • 再闻“两会”代表进言交通问题

    作者:叶阿炳 刊期:2006年第04期

    备受关注的“两会”又闻代表们进言:要关注交通问题!当前我国交通问题有哪些?瓶颈在哪里?良方何在?一是堵车问题。私家车数量日涨,公务车也在更新换代,专车专道特保用车之警笛常闻,所有这些,难为了交警,也难为了地方官员,更难为了作为“主人”的广大百姓!去年“两会”前,有人提议取消“两会”代表的开道警车,有人表示坚决反对,可谓见仁见智。

  • 市长办公室里的“跷跷板”

    作者:雷迅 刊期:2006年第04期

    南京人节约的主意打到市长办公室里去了。3月2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南京出台办公室装修和办公用品配置标准规定,市长办公家具不得超过1.5万元,处长办公桌每套不超过1000元,局长的笔记本电脑不能超过1.4万元,至于机关办公室装修,则每平方米费用不能超过450元,等等。

  • 当今中国太缺梁先生这样的人

    作者:杨建业 刊期:2006年第04期

    假如有人问,当今中国最缺的是哪种类型的人呢?我会脱口而出:是梁先生那样的人!梁从诫先生,中国现代维新派知名人物梁启超的长孙,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的长子,现任全国政协委员、“自然之友”会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我关注梁先生,不因为他是名人之后,也不因为他显赫的社会地位,而是崇尚他节约、简朴的生活理念。这种理念对于倡导节约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