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进

同舟共进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同舟共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036/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策划_读故宫、百年之路、游历天下、灯下话旧、饮食文化、文化广角

主管单位:政协广东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政协广东省委员会
国际刊号:1006-3811
国内刊号:44-1036/D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8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664
总被引量:1142
H指数:9
立即指数:0.0036
期刊他引率:1
  •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人民政协思想

    作者:卞晋平 刊期:2004年第10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于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9月21日。她的诞生,揭开了新中国政治历史的第一页。55年来,人民政协与共和国的成长休戚与共,走过了光辉的历程。

  •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略论

    作者:方立天 刊期:2004年第10期

    宗教观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宗教本质观,是对宗教内在本质的观点;二是宗教价值观,是对宗教的社会功能、作用、意义等的观点;三是宗教历史观,是对宗教的起源、演化及其规律的观点。当代中国主流的宗教观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教观有什么特色?我以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实际上形成了"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宗教...

  • 论佛教如何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作者:宏满 刊期:2004年第10期

    宗教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必须同所处的社会相适应,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这是一条客观规律。佛教的教理告诉我们:佛法在人间,佛教是离不开社会的。《阿含经》云: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不在天上成佛。《坛经》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免角。这些说明,离开众生、脱离社会实际就没有了佛教,佛教只有与社会相适应,才能兴旺发达。在现...

  • 从道教宫观管理看“相适应”

    作者:赖保荣 刊期:2004年第10期

    传统道教经历了近两千年的社会变迁,历经沧桑之后,如何面对今天社会的飞速发展,与时俱进地建设和管理好道教的基地——宫观呢?作为道教中人,从关心道教的存在和发展及其与社会相适应的角度出发,应该努力思考和回答这一问题。一、宫观是道教济世利人的场所道教的宗旨是济世利人,劝人为善。道教在中国历史上对维持社会秩序已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 伊斯兰教应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作者:马毓钧 刊期:2004年第10期

    我是一位教会负责人,是一个穆斯林,对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开始觉得从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教法和精神要义等方面看,伊斯兰教从古到今都与社会相包容、相适应,与社会都无冲突。因此认为"相适应的问题已经解决

  • 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梁明 刊期:2004年第10期

    如何与社会和时代相适应,是每一个宗教在思考和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时,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基督教历经2000年,从耶路撒冷这个中东的小城扩展到世界各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透过不断的学习、反省、调整、充实、更新而与社会和时代相适应。基督教(新教)进入中国同样要面对和解决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在广大中国人民眼中,基督教是洋教,是外...

  • 谈天主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作者:吕国存 刊期:2004年第10期

    在探讨天主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时,应就下面几个问题去认识:一、为什么要适应(一)在自然科学上,适者生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始终贯彻着这一原则。(二)从教会的角度上:从耶稣立教2004年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会在福传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去与当时的社会相适应。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传播福音必须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者:段华明 刊期:2004年第10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提法,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提出,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扩展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对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要求,具有不容低估的时代意义。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 东方就是东方——关于文化支点的若干思考

    作者:刘斯奋 刊期:2004年第10期

    我本人不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边缘人。搞创作是业余的,对理论有点兴趣也同样是业余的,谈不上什么研究,只能就工作实践过程中想到的一些问题就教于读者。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么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继承与发扬中国的文化传统。这是个耳熟能详的老问题。我们必须继承与发扬中国的文化传统,这是没有疑问的。但究竟继承发扬什么我一直想不清楚,因...

  • 在南粤感触“鲁迅文化”精魂

    作者:郑心伶 刊期:2004年第10期

    国人称"文化"为"文以教化",西方学者则把"文化"视为"灵魂",即"文化灵魂",如"浮士德灵魂"、"阿波罗灵魂"等等。虽然略带宗教色彩,但其本质仍然与"教化"相关。鲁迅在中国出现,当与孔子的降生一样,都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灵魂"而问世的。所以,鲁迅被誉为"民族魂",其文化传统就是举世瞩目的中华文化的"灵魂"或曰"精魂"。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就反复提...

  • 张发奎与中国共产党

    作者:左双文 刊期:2004年第10期

    张发奎是北伐战争的风云人物,是北伐战争中腾空而起的耀眼将星之一。在错综复杂的国共关系中,张发奎与共产党人曾经有过密切的合作。可以这么说,大革命时期,除了等后来与国民党决裂、参加革命起义的将领之外,北伐军高级将领中,张发奎是与中共关系最友好、客观上对中共帮助最大者。与、、唐生智等假左派不同,他的左倾、他的联共,还是有一定诚意的...

  • 学界女杰冼玉清

    作者:李晓云 刊期:2004年第10期

    冼玉清(1894-1965),自号"碧琅玕馆主",岭南大学、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堪称岭南第一位女博学家、20世纪广东不可多得的女学者和女诗人。她对岭南历史、风物、史志文物的发掘与整理,千百年来岭南巾帼无人能出其右。她集诗人、画家、文史考证、金石考证、金石鉴赏、收藏家于一身。她许多独具匠心的著述不仅被她同辈学人所推崇,而且至今仍为治史者所...

  • 一个中国公务员留学英伦杂感

    作者:秋风 刊期:2004年第10期

    英国的物价几乎是我们的十倍,而我的吃、穿、住、用一切费用都来自于国家。一想到不太富裕的国家拿出那么多的钱,送我来英国学习,我就想到当了一辈子农民的老父亲。我暗下决心,抓住在英国的每一分钟,多收获一点。对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从小学到大学,受到的大多是批判的教育,可我是来学习的。发现别人的优点,而不是仅仅简单批判,应该成为我来...

  • 风雨同舟——接送民主群英秘密离港北上参加政协始末(上)

    作者:杨奇 刊期:2004年第10期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在古都北平举行。参加这一盛会的正式代表和候补代表共有662人,包括了各派、人民团体、地区、解放军,以及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宗教界等方面的知名人士。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各个革命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也应邀出席了。这不仅体现了这次会议极其广泛的代表性,而且体现了...

  • 两首当代名诗及其作者之谜

    作者:袁小伦 刊期:2004年第10期

    相信40岁以上的人还会记得在二十多年前的时期怀着崇敬和神秘的心情抄录《未发表的诗词》的往事吧。后来才明白,当年传抄的毛诗中有真有假。关心当代文坛的读者也不会忘记,几年前某知名作家,将北宋诗人黄庭坚《寄黄几复》的诗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说成是自己梦中所得的佳句。事后专家解释说,可能是读了别人的作品,其中的一些细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