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422/H,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稿、语言学理论及应用研究、中央文献外译研究、文学作品翻译研究、世界文学与文学经典化研究、外语教学研究

主管单位: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国际刊号:1008-665X
国内刊号:12-1422/H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99
复合影响因子:0.75
总发文量:972
总被引量:5430
H指数:18
引用半衰期:5.6176
立即指数:0.0789
期刊他引率:0.9771
平均引文率:11.5132
  • 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热点、问题与趋势

    作者:胡安江 刊期:2020年第01期

    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内容,因而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依据中国知网的相关统计数据探讨了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的总体趋势、热点话题、存在问题与未来趋势,尝试在梳理其研究现状,把握其研究趋势,发现其潜在研究问题的基础上,为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未来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 主持人语

    作者:赵永峰 刊期:2020年第01期

    人类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可追溯到神话,如西方巴比塔的故事说明人类通过语言可以团结在一起,做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中国神话中女姻创造和建构人类社会的故事也说明人以类聚的形式存在,具有社会属性。其后哲学家开始关注和思考语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社会动物;我国哲学家荀子在《正名篇》中探讨了名与实的辩...

  •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源起、发展对策及展望

    作者:高佑梅 刊期:2020年第01期

    在基于使用语言观的驱使下,认知语言学开始了新的转向,从探索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转向以认知和社会互动为核心的语义变异研究,迎来了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两大学科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上的融合,催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在论述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指出认知社会语言学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克服这些困难的路径,以期为认知社...

  • 社会语言学的新发展:语言变异与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

    作者:黄嫣 刊期:2020年第01期

    变异社会语言学和认知科学在内容与方法维度上的互补性催生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研究、变异习得研究、计算建模研究以及跨物种语言/交流变异的比较研究等五大交叉学科领域,并成为了社会语言学研究获得新进展的重要突破口。将重点探讨上述交叉研究的内容和意义,以期为国内社会语言学研究,尤其是变异社会语言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福柯话语权力视域下社会隐转喻研究--以美国政治正确类表达为例

    作者:赵永峰 刊期:2020年第01期

    语言与社会相辅相成,互为依靠,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政治正确类表达反映政治正确社会现实,而政治正确社会现实为政治正确类表达提供认知基础,二者相互支撑,相互依赖,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正确"是一个现代词汇,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学校园,涉及种族、性别、残疾、环境、动物权利、发展愿景和社会改革等方面。在福柯...

  • 社会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年度热词研究--以《牛津英语词典》年度热词为例

    作者:郑艳 刊期:2020年第01期

    《牛津英语词典》作为一个拥有话语权力的机构,自2004年起每年根据词语的传播热度、扩散力、社会接受度和影响力等维度,选出并年度热词。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基于社会认知参照点和视角化理论,以《牛津英语词典》年度热词(2014-2019)为例,并考察相应年度热词汇出现在"当代美国英语语料库"的频率为数据支撑,系统探索该词典作为机构话语的话语...

  • 主持人语

    作者:高一虹 刊期:2020年第01期

    有关死亡或濒死的口头、书面文本或多模态表征,即死亡话语,近年来我们已陆续作了些初步探索,组织过多个研究专栏,见于《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话语研究论丛》、《中国社会语言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另有一些单篇文章发表。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似可向前推进一步,聚焦专门的领域、专门的研究方法。本专...

  • 互动构建的时空延展和情感变迁--电子哀悼多模态语类特征

    作者:叶永青 刊期:2020年第01期

    电子哀悼是在网络上进行的多模态的、互动性的的哀悼和纪念话语活动。基于Kress和van Leeuwen(2006)的多模态分析框架与Bateman(2008)的多模态语类,以电子哀悼网站为例分析了电子哀悼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新兴话语形式的特征,围绕个例考察了哀悼网站和虚拟墓地的模态,并探讨了多模态元素互动和结合。本研究旨在初步描述、分析和理论化电子哀悼作为一...

  •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作者:孟玲; 孙铭徽 刊期:2020年第01期

    考察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是如何运用语言、视觉和听觉等符号资源呈现出多种自杀方式,却起到预防自杀的目的。系统功能多模态话语分析以镜头为单位,在表现意义层面寻找主线和支线故事,聚焦角色间和角色内部有关自杀的不同声音以及这些声音的符号表现,并探究声音间的对话性和所建构的生命意义。自杀专卖店的存在是承认自杀现象、自杀需求的...

  • 儿童绘本中死亡态度的建构--《再见了,艾玛奶奶》多模态分析

    作者:赵娜 刊期:2020年第01期

    探讨死亡教育绘本《再见了,艾玛奶奶》中对死亡态度的多模态建构。运用视觉叙事分析框架中人际意义的实例化和Martin等人的评价理论对绘本图像和文本进行分析。该绘本通过图文投入以及分歧和聚合式耦合从三个角度建构了对死亡的态度:(1)读者或普通人不忌讳死亡,敢于公开地表达和诉说;(2)临终者敢于面对死亡,为自己的人生做主,选择有尊严、有质量...

  • 主持人语

    作者:于鑫 刊期:2020年第01期

    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人要观察和了解世界,就要把世界概念化、符号化。而符号学是近代以来才诞生于西方的一门较为年轻的科学,它是专门研究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及其意指活动规律的科学。符号学涉及的领域很多,理论流派也很多,乍看起来使人感觉有些抽象,但它并非是一门玄学,而是一门具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 照片符号的述真问题

    作者:于鑫 刊期:2020年第01期

    从符号学和传播学角度研究照片与现实的关系。照片本质上属于像似符号,但使用者可以把它用作指示符号,指示某些具体事物的在场。照片还可以向规约符号转化。照片符号的作者和读者赋予它解释项,从而使照片符号具有规约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下,经过不同使用者的解读,照片有可能会获得不同的解释项,成为不同的符号。与其他符号一样,照片符号也可以被...

  • 翻译符号学的三域问题剖析

    作者:贾洪伟 刊期:2020年第01期

    雅可布森于1959年提出的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因存在界限不清、层次错置等逻辑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一直受到国际学界的批评,但这些反思性作品依然存在以文学作品的狭义语际翻译为重心,忽视了同一民族文化和不同民族文化范畴内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有形符号与无形符号之间的符号活动和符指过程。因而有必要参考洛特曼于1984年提出的符号域...

  • 语言教育符号文本的空间复杂性研究

    作者:李玉凤 刊期:2020年第01期

    教育符号学以符号学为哲学基础,探索教育语境下的符号学问题,在符号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从教育符号学的角度,以教育符号的重要表征形式--语言教材文本,所折射出的教育符号空间复杂性,探索符号介导的语言教育空间叙事问题,目的是明确语言教育符号学的内涵,在千头万绪的语言教育符号活动过程中提供一种可行的概念框架,使教学过程...

  •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作者:双文庭 刊期:2020年第01期

    英语专业语法教学除了实现系统地掌握语法知识,并能恰当运用这一目标外,还应充分利用英语语法知识自身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这种思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逻辑思辨能力、数理思辨能力和美学思辨能力。这三种思辨能力中,逻辑思辨能力是基础,数理思辨能力和美学思辨能力互为补充,前者体现的是科学素质,后者体现的则是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