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杂志简介:《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28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艺术家研究、艺术家手记、教学研究、设计时空、艺术资讯、海外艺术

主管单位:天津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8-8822
国内刊号:12-1287/G4
全年订价:¥ 446.8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复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947
总被引量:765
H指数:7
引用半衰期:10
期刊他引率:0.6757
平均引文率:6.5546
  • 【卷首语】

    作者:邵亮 刊期:2018年第12期

    又是一年年终,改刊为月刊之后的天津美术学院学报也经历了许多风雨中的成长,让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个学术园地能有一个更加开放、也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会一直努力。本期的《热点人物》,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乔晓光教授,他长年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教学,在油画、现代水墨、现代剪纸等多媒材艺术创作上都有很深的造诣。本期的《展览现场...

  • 水墨实践手记

    作者:乔晓光 刊期:2018年第12期

    乔晓光的水墨实践是朴素的,他不追求那些华丽的表达方式,而企图以最本初的方式去探讨水墨的价值,并以此探究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们关注他的艺术作品,实则是关注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思想媒介的“水墨”如何促进东西方生命信息与思维方式的交融。

  • 意外寻真:记邬建安个展“无妄”

    作者:艾姝 刊期:2018年第12期

    本文记述了邬建安的最新个展“无妄”的独特观览体验,以期跟随展览从新颖的角度思考人、社会和自然。同时,作者家展览整体的宏观叙事和具体作品的微观层面分别解读,寻找艺术试图表达或无意中言说的艺术意涵。

  • “影像与空间”之教学感悟

    作者:黄津翠 刊期:2018年第12期

    科技的进步为影像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观者对待艺术作品的方式也逐渐发生转变。天津美术学院移动媒体艺术专业开设的影像与空间课程,通过实际作品的观摩,研究影像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不同媒介中的表达方法,探讨作品表现的思想和意图。而课程结束后举办的“影像与空间”结课展,更是对学生的立创作意识和发散性思维的促进与检验。

  • “12号12人:外交公寓三年展”展评

    作者:张晓彤 刊期:2018年第12期

    外交公寓12号空间成立三周年特别项目“12号12人:外交公寓三年展”于近日开幕。在此次展览不设展览主题、空间,不抉择作品与呈现方式,且不预设交流导向与预期的状态下,展览将要发生的一切不受空间既有经验干预,按照自身的逻辑延展。在这样的前提下,且看1 2位艺术家如何自主选择、调整展览空间和作品。

  • 复制即原创——“艺术家此在”展略谈

    作者:张慧阳 刊期:2018年第12期

    本次展览是国际时尚大牌古驰联合莫瑞吉奥·卡特兰为大众倾情呈现的一场视觉盛宴,这是继2015年古驰在上海民生美术馆举办“已然/未然”大展之后再次登陆魔都,本次展览在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而这一次,“艺术家此在”又为时尚与艺术的跨界打开了新视野——邀请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莫瑞吉奥·卡特兰作为策展人,由他遨请了30多位艺术家,一起...

  • 永生:从古代艺术到人工智能——常青藤计划2018学术论坛综述

    作者:张予津 刊期:2018年第12期

    “永生:从古代艺术到人工智能——常青藤计划2018学术论坛”,于2018年12月1日举行。本次论坛以人类族群对永生的不竭追求为引,横亘漫长的历史叙事及多领域的创造实践,立足科技主导的全球化新媒体时代,探究从古代艺术到人工智能的历程中形态各异的图像遗存与文化符号,通过13位各有所向的专家学者具体的案例分析与陈述及论文写作,展开纵向的比较,...

  • 从“花花果果猫猫人人”谈永恒之美

    作者:张慧阳 刊期:2018年第12期

    木木美术馆举办的瑞士艺术家尼古拉斯·帕蒂个展于2018年11月30日开幕,展览名为“花花果果猫猫人人”。本次展览是帕蒂迄今为止最大的展览,也是他首次在亚洲地区非营利艺术机构举办的展览。帕蒂的作品除了油画之外,还有色粉画、雕塑、录像及装置等,他运用不同的媒介将其艺术思维表达得淋漓尽致。本次个展是继去年“哀歌”之后让人眼前一亮的展览,...

  • 当代视域下的跨界与多元——界说“视觉文化研究”及其研究方法的探绎

    作者:常雷 刊期:2018年第12期

    随着时下图像外延的扩大以及学科间交叉影响的增强,传统艺术史面对当代“流行、大众文化”下的图像范畴,往往显得力不从心。20世纪60年代“视觉文化研究”的诞生,其跨界又多元的学科特点及方法,为视觉图像研究赋予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任何理论方法的使用都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有效性和局限性如影随形。同时,由于“视觉文化”研究...

  • 基于互联网动漫视角看虚拟世界发展

    作者:李晖 刊期:2018年第12期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支付等新技术、新概念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产生了数字化和虚拟化的发展趋势。近些年,互联网动漫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使“虚拟世界”由一个抽象的概念逐步演化为人人都可参与其中的网络空间。本文将从发展规律、技术特点、与现实世界的关系等方面出发,对互联网动漫中虚拟世界的发展进行剖析和探讨。

  • 美术类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肖凯 刊期:2018年第12期

    本文初步阐释了择业价值取向的概念和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作用。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用调查数据呈现美术类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文章还探究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对美术类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表明美术类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主要受社会经济、高校和教育制度、家庭、个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 色彩艺术在展览展示空间中的运用——以天津博物馆临时展览设计为例

    作者:郭术山 刊期:2018年第12期

    博物馆代表着一个地域的文脉,它对于每个城市、每个国家来说,都是意义非凡的地方。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收藏文物、研究历史的文化重地,更是一个向广大群众传播文化知识的教育场所。每一个主题展览都是一段历史文化的缩影,观众每次参观展览都是通过博物馆展览空间的艺术设计聆听文物几百年来的倾诉,从而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不同的民族特色风...

  • 得心之像外物于形——读表现主义绘画有感

    作者:常国志 刊期:2018年第12期

    本文首先分别介绍了西方表现主义与中国传统写意绘画的特点,进而阐述了两种绘画形式的共同点:描述内心观照,刻画心像。从两种绘画表现内心观照的方式上得到启示:艺术家要具备将客观自然形象进行再设计的能力和画面构成的能力,并不断提高艺术修养,提升作品的艺术格调,使作品具有震撼心灵的力量。

  • 一个追求意象的民族面对冷军式超级写实的群体恐慌

    作者:金雨锜 刊期:2018年第12期

    本文以冷军的超级写实肖像系列作品为论题,简要讨论了投资恐慌的中产及有产者在认同意象文化的同时对超写实进行群体性追捧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从技法、文化诱因、利益驱动等层面进行审视,批判其对市场的不良导向已危及大众修养和艺术圈的生态平衡。

  • 自然与装饰——埃米尔·加莱的新艺术之路

    作者:庞莉 刊期:2018年第12期

    埃米尔·加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艺术家,他的艺术实践与思想对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产生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他终生都在为振兴法国的装饰艺术而努力,主张回归自然,从自然中寻找新的灵感,探寻一种能够适应现代生活的法国风格。加莱不但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践,而且倡导建立了艺术团体组织,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努力,最终为法国的装饰艺术领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