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杂志简介:《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287/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究、艺术家研究、艺术家手记、教学研究、设计时空、艺术资讯、海外艺术

主管单位:天津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8-8822
国内刊号:12-1287/G4
全年订价:¥ 446.8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复合影响因子:0.09
总发文量:1947
总被引量:765
H指数:7
引用半衰期:10
期刊他引率:0.6757
平均引文率:6.5546
  • 卷首语

    作者:邵亮 刊期:2018年第02期

    本期的《热点人物》,我们向大家推介的是一位知名艺术家同时也是策展人的洪浩先生。他的艺术充分表现出了自由把控各种媒介的想象力,用一种轻松戏拟的方式对现实生存进行着深刻的批评,这样的趣味是让人深思的。本期的《展览现场》我们仍然关注那些具有新媒体、新观念特色的近期展事,"Digital Revolution"数码巴比肯展以一种虚拟生存的方式向大家...

  • 媒介的交替与趣味的共同

    作者:洪浩 刊期:2018年第02期

    "我觉得艺术就是一个通过某种媒介将精神层面的认识与价值转化为可感知的知觉,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对精神价值进行不断的探求,对实现其知觉的可能性进行不断的试验和论证。"--洪浩。洪浩于20世纪80年代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他的代表作品主要有"藏经""Mr.Gnoh""我的东西""开幕式""往复"等系列,其中,"藏经"和"我的东西"是他花费时间最多的,他为...

  • 雅集:洪浩的“开幕式”

    作者:林似竹 刊期:2018年第02期

    多年来,洪浩一直将自己不加任何掩饰的风趣应用在对艺术界毫不留情的剖析上,尤其着眼于最微妙、最重要的问题上,那就是个人在一个自我指涉、自我陶醉的世界里所处的位置。他早期有关这一主题的作品均指向周围世界,例如,和艺术家朋友颜磊共同创作的众所周知的《邀请信》(1997年),基本上是一个恶作剧,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得中国的艺术家痛苦地意识...

  • 虚拟生存--“Digital Revolution”数码巴比肯展

    作者:张宛彤 刊期:2018年第02期

    作为世界顶级的数字化创意展览之一,"Digital Revolution"数码巴比肯展于1月16日在北京王府中环面向公众开放,探索并纪念1970年以来数字化技术所推动的艺术转型。展览汇聚了众多艺术家、电影制作人、建筑师、设计师、音乐家和游戏开发者,他们运用数字媒体的力量不断在各自的领域开辟新的天地。数码巴比肯展自2014年在伦敦亮相以来,已吸引欧洲各...

  • 将技术观念融入艺术--“二次空间--当代新媒体艺术展”

    作者:薛莲青 刊期:2018年第02期

    "二次空间--当代新媒体艺术展"于2017年12月10日在西安迈科中心H-SPACE隆重开幕。ArtCSAMAS作为本次的承办方,兼顾艺术家的理念展示与公众的观赏需求,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与重构性构建了新的空间关系和体验,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将被动的观众成功转向成为艺术作品的一部分。

  • 精神世界中的物质存在--玻璃球游戏

    作者:李可心 刊期:2018年第02期

    赫尔曼·黑塞在他1943年的最后一本书《玻璃球游戏》中曾试图在遥远未来创立一所精英学校,通过一种他们自己发明的玻璃球游戏来理解宇宙中的规则。青年艺术家石至莹的创作灵感正是来源于此,她的绘画长期致力于表现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并探索时间和空间的实体感。理解她的油画作品和水彩作品,把握这种持续性和时间性是其中的关键。而殷漪用声音...

  • 格物致新:日常生活的再思考--评阿丽莎·柯维德个展

    作者:郭亚丽 刊期:2018年第02期

    近年来,国内一些美术馆、艺术机构、展览馆等均对新媒体领域有所关注。新媒体艺术双年展、三年展、艺术节等的接连举办,致使新媒体艺术领域骤然升温,引发了大批观者的共鸣。在这样的背景下,"阿丽莎·柯维德:格物致新"展举行。"它是一个没有终止,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结局的迷。"阿丽莎·柯维德在展览中带领大家挣脱框架束缚,对既有概念进行"再"想象、...

  • 一期一会--“见者的书信”展评

    作者:杨羽彤 刊期:2018年第02期

    约瑟夫·博伊斯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的行为艺术家,他对艺术、政治以及社会构建具有远奥的想象力;白南准是全球最重要的视觉艺术家之一,亦是新媒体录像艺术与影像装置艺术的先驱和奠基者。约瑟夫·博伊斯和白南准,他们成长于欧亚大陆的两端,怀揣各自国家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背景。20世纪60年代,二人在激浪派的艺术浪潮中相遇,带着同样具有革命性...

  • 疆域:地缘的拓扑与后全球化政治(上)

    作者:鲁明军 刊期:2018年第02期

    这是一篇颇具学术深度的论文,而绝不仅仅是为一个展览所作的说明文字。或者换句话说,我们有时恰恰这样期待,期待今天的展览不仅仅是制造某种噱头,而是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艺术家,真正通过其展览进一步凝聚其艺术理念,形成良好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此文相当具有现实鞭策意义。

  • 早期西方影像艺术语言述略--兼谈艺术家的影像记录与表达

    作者:祁震 刊期:2018年第02期

    本文以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影像艺术的发展为背景,梳理这一时期的影像是如何被艺术家作为媒介应用在艺术创作中的。从这一梳理中,可以见出影像艺术语言的形成原因和早期诸种影像语言的美学特性。早期影像艺术的语言形成其实是从艺术家使用影像去记录事件开始的,艺术家在客观记录中慢慢加入个人主观的表达,从而形成了一种影像艺术的表现语言。这...

  • 当代新媒体艺术作品形态及国内发展状态概观

    作者:王晋; 蒋旎 刊期:2018年第02期

    在当代,新媒体艺术的蓬勃发展,已然成为推动国家文化艺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将成为强化国家意识形态、增强国际影响力的新兴展现方式。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重要表象,充分体现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进入二十一世纪,在"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8平昌奥运会"中,代表中国形象的新媒体演艺展示,充分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倾向。新媒体时代...

  • 艺术批评的思维过程

    作者:苏正文 刊期:2018年第02期

    作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的艺术批评,古已有之,但是在西方能称得上艺术批评家的第一人应该是狄德罗。然而,从哲学理论高度来论述艺术批评的V.C.奥尔德里奇在《艺术哲学》中提出了谈论艺术批评的逻辑层次:描述、解释与评价,其见解也可以被理解为艺术批评的思维过程。由此,可以更深入地去认识与理解何为艺术批评以及怎样进行...

  • 雕塑复制技术的革新--对上海自然博物馆模型复制技术的研究

    作者:刘兴山 刊期:2018年第02期

    本文以实践研究的角度,对上海自然博物馆尖端的雕塑模型复制技术"石膏块模复制技术"展开专题研究,文中介绍了其独特的工艺技术流程与其技术在国际范围内所处的学术地位。重点探讨和梳理了这项技术的革新工艺"胶石块模复制技术",详细阐述了这项技术"具体研究的过程"和"技术特点"。从雕塑造型语言、复制技术流程、高度还原复制、大型作品制作等角...

  • 生产性保护视角下胶东民间手工艺品牌化运营研究--以莱州草编为例

    作者:薛洁 刊期:2018年第02期

    品牌化是民间手工艺发展的有效手段。当前,工业化的飞速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文化自信的缺失等,都使得民间手工艺遭受重创。本文在生产性保护视角下,分析胶东民间手工艺的发展现状,探讨品牌化运营的意义及其路径,以期让胶东民间手工艺在活态的保护与传承中得到创新性的发展。

  • 文化记忆视角下木版年画技艺传承

    作者:邵卉芳 刊期:2018年第02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记忆,"非遗"归根结底保存和保护的是"技艺"与"记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就是对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基因和文化记忆的传承和保护。凤翔木版年画从题材和色彩两个方面,呈现关中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传统文化记忆的承传,伴随木版年画的兴衰,遇到过障碍,出现过断裂,但新年画的问世却以现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