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4-138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建筑与工程、学院风采、信息技术、化工与材料、机械与电气工程、数理科学

主管单位:太原学院
主办单位:太原学院
国际刊号:2096-191X
国内刊号:14-1386/G4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山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6
复合影响因子:0.56
总发文量:1526
总被引量:2397
H指数:6
引用半衰期:7.2414
立即指数:0.0089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7.2589
  • 论《朝花夕拾》中“纯白人”

    作者:蒋永国 刊期:2018年第06期

    鲁迅在留日时期提出了“纯白人”观念,这一观念广泛地渗透在《朝花夕拾》中,具体通过童真童趣、“下等人”、人性真实的知识分子和述学文的求真来表现。这些“纯白人”的散文化表现很好地实现了《朝花夕拾》回归闲静的目的;同时也表达了鲁迅对人性真实的渴望和人存在的基本价值判断。

  • 鲁迅研究中的引文注释问题

    作者:崔云伟 刊期:2018年第06期

    《“他者伦理”‘身体思维”和“三个鲁迅”——论(示众)》在引文注释方面存在着诸多失误,堪称“硬伤”累累。这种情况在当前的鲁迅研究中并非个案,而是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其直接原因在于学术态度上的不够认真和严肃,根本原因则是当前日益浮躁化、功利化的学术风气。

  • 鲁迅对选本的评价及其史学诉求——新文学中的选学与史学研究之一

    作者:王瑜 刊期:2018年第06期

    鲁迅在编辑活动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对编辑工作也有自己较为独特的认知。鲁迅对选本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选本虽然流行,但往往是片面的,编选者大多会“误读”。鲁迅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认识,深层原因在于他更为重视选本的史学价值而不仅是结集形式。鲁迅对选本史学价值的重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选本这一编辑出版方式。

  • 存在主义何以成为一种人道主义——论萨特对存在主义的辩护

    作者:洪祖利 刊期:2018年第06期

    存在主义何以成为一种人道主义,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无疑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这可以说是解开外界误解的一个关键所在。只有真正了解存在主义,了解了萨特前期和后期哲学思想的差异,这种误解自然消除。萨特在书中对什么是存在主义和人道主...

  • 万里茶路研究综述

    作者:薛秀艳; 翟艳峰 刊期:2018年第06期

    对万里茶路的茶叶贸易史、茶路变迁、茶路价值、开发现状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准确把握该领域一个时期以来的发展水平和总体趋势,并对万里茶路的研究做出展望,探究其未来研究的方向。

  • 日常生活视域中的网络社会行为失范与超越

    作者:朱镕君 刊期:2018年第06期

    随着“互联网+”进程的日渐深化,网络空间日趋成为社会公众日常生活世界展开的重要舞台。网络空间社会生活研究的文献考察和实践探究表明:日常生活已经步入网络化时代,但其中亦存在网民生活异化和受制于技术理性控制的趋势。基于日常生活视角,剖析了网络生活的异化表征及异化进程中的网民消费活动、交往活动与观念活动失范等诸多日常生活失范乱...

  • 意定监护人自身权利之探微

    作者:刘笑开 刊期:2018年第06期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完善意定监护制度是缓解家庭养老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加强保障监护人自身的权利是完善意定监护制度的核心之要,《民法总则》虽重新界定了意定监护制度的含义,但缺少保障监护人自身权利的规定。在编纂民法典分则时,应当就监护人的报酬请求权、拒任权以及监护协议解除权的性质、适用条件及保障机制作出明确的界定...

  • 物像权——可看得见的权利

    作者:李赛赛 刊期:2018年第06期

    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的新型法律问题屡见不鲜,物像权即是其中的一种,物像权既区别于知识产权,也区别于人格权,是一种新型的物权,是一种人格物权。物像权理论不仅能够使物权得到更充分的保障,而且能对人格权进行一定的保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物像权的法律适用要进行严格的界定,并且物像权要受到合理使用的限制。

  • 杜诗引《史记》考论

    作者:杨奔奔 刊期:2018年第06期

    杜诗对于《史记》有较多的引用,表现为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两种方式,其在引用《史记》的内容时加以引申和转化,赋予其在诗句中丰富的涵义。杜诗中自觉地引用《史记》,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其时统治者对于史书编纂与史学研究的提倡;二是杜甫自身所具有的“诗史”精神与《史记》的实录精神的内在一致性。这样的引用,使得杜诗语言富于变化,内涵深...

  • 吴澄“性情之真”及其元代诗学史意义

    作者:黄金叶 刊期:2018年第06期

    吴澄的“性情之真”包含个人情感和共性情感两部分,由此二者出发构建诗学,涉及外在环境、诗歌以及历史变革三个方面。其诗论虽以理学思想为根基,但是深受当时“宗唐”诗风的影响,重视“性情”之说。吴澄通过融合理学和“宗唐”诗风,重新建构起符合元代风潮的诗学理论,弥补了宋季理学家论诗空洞且脱离现实的缺点,开启了元代中后期的理学家以心、...

  • 周作人《人的文学》之再议——纪念该文发表一百周年

    作者:管冠生 刊期:2018年第06期

    《人的文学》是五四时期一篇重要的理论文献,它对“灵肉二重”“人道主义”及“人的文学”的解释存在偏颇、错误与矛盾,因为它隐含着周作人的趣味与立场。

  • 钱学打通古今之道与术——以《谈艺录》《管锥编》为例

    作者:李少鹏 刊期:2018年第06期

    钱钟书术业之所成,尤在于“通”:打通古今典籍,化通诸学原理,凿通文化国界,汇通中西学术,加之其笔通文白二体,文通研创二域,终使其旧体之“通”学成新学之要术。钱学打通古今之缘由,一为家学传统之影响,二为时代环境之催发;钱学打通古今之凭借,一为其杂、活、实、广之引文四术,二为其神聚、意隐、体旧、韵奇之行文四法;钱学打通古今之所成,一为...

  • 从儒家生命美学看葛水平的文学创作

    作者:殷诗诗 刊期:2018年第06期

    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以生命超越为特征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这种美学思想不仅对古代文人士大夫影响巨大,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当代作家葛水平的创作思想。葛水平的文学创作中,对待生、死的基本观点以及对死的超越的方式都体现了她对儒家生命美学的继承。此外,其作品对21世纪中国的社会现实的真实的记录和作品的主题--生存,则鲜明地表现了...

  • 艾米丽·曼文献剧《静止的生活》中的创伤记忆模式

    作者:黎林; 戴小春 刊期:2018年第06期

    艾米丽·曼是当代美国重要文献剧作家。在代表作《静止的生活》中,曼采用纪实手法,通过还原采访录音,再现了创伤受害者不同的创伤记忆模式。无论是闯入性空白性记忆或是两者的调和,创伤记忆都是无法删除的,并且增强了创伤的传播性和代继性;而男女主人公记忆模式的对比更揭示了性别差异给创伤记忆带来的影响以及这背后的社会因素。通过考察,作品创...

  •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哥特元素解析

    作者:姜丹丹 刊期:2018年第06期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是一部典型的哥特作品。通过渲染神秘、恐怖的气氛,塑造行为怪异的恶魔式人物以及始终围绕死亡主题等哥特元素,福克纳深刻揭露了美国南方社会的旧传统与旧体制的罪恶以及对人性的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