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1砂层组双坡折带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正文】

鄂尔多斯盆地镇原地区长8~1砂层组双坡折带的发现及其研究意义

作者:王昌勇; 张懿; 林世国; 郑荣才; 魏亚琼; 王海红; 侯长冰; 苟幸福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河北廊坊065007;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超低渗透第四项目部; 甘肃西峰745000
浅水三角洲   坡折带   湖岸线   长8油层组   镇原地区  

摘要: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岩性解释,对镇原地区长8油层组岩石组合特征、沉积构造、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镇原地区长8~1砂层组主要发育一套具双坡折带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湖岸线在坡折带之上数十千米范围内频繁迁移。坡折带主要根据测井资料和沉积构造特征进行识别。镇原地区长8~1砂层组坡折带主要受基底断裂控制,其成因与盆地西、南缘强烈的火山喷发和构造活动有关。长8~1沉积期研究区可划分为第一坡折带之上的台型平原(前缘)、双坡折带之间的中部斜坡和第二坡折带之下的下部斜坡3个地貌单元,这一古地貌特征控制了湖侵期和湖退期砂体在不同相带的分配模式。靠近物源一侧的台型平原(前缘),湖侵期砂体较为发育,而在湖退期则以泥、粉砂岩为主;离物源较远的中部斜坡相带,湖侵期砂体较薄,而湖退期发育较厚并且优先堆积于第一坡折带附近;远离物源的下部斜坡相带,任何时期内砂体都很少发育;枯水期,湖岸线迁移至第一坡折带附近,坡折带附近的砂体,可能因波浪和沿岸流的搬运和改造而具有"沿岸砂坝"的特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