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与检验医学》是广大检验和从事科学实验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科研成果的专业权威媒体,已被全国各大数据库所收录。本刊包括检验医学理论和检验技术,是本刊的重点和特点所在。“实验医学”涵盖所有与医学有关的实验理论与实践,包括医学方面各种与其相关专业。本刊将积极宣传“实验与检验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新成果,为繁荣学术园地做出新贡献。
《实验与检验医学》办刊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传递医学信息、促进学术交流,为当代检验医学实践、教学、科研服务。
《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009、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医学期刊奖、2011年获得江西省优秀科技期刊奖。
重要说明:发表之家是一家注册资本金500万、员工人数超150人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公司已合法取得《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等相关牌照,依法从事期刊订阅和学术增值服务。本站提供机打全额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支付成功后可单独寄出,本站不是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官网,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
1、《实验与检验医学》以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各临床学科、医学研究单位的实验部门,血防、妇保、儿保、防疫、检疫、食品卫生、工业卫生、农村卫生与环保等领域的广大检验人员和医学院校检验专业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
2、《实验与检验医学》欢迎述评、论著、实验研究、经验交流、综述、讲座、特载、检验与临床、案例报告、短篇报道、实验室管理、质量控制、新书介绍、自学考试辅导资料、问题解答、学术会议信息,读者·作者·编者和检验信息等栏目稿件。
3、《实验与检验医学》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逻辑性和一定的实用性。要求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作统计学处理。对实验数据应作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讲座、实验研究一般不超过5000字,其它类文稿一般不超过1500字。
4、来稿一式两份,用方格纸誊写,如为打印件(要求4号字,2倍行距),最好同时附软盘。论著、实验研究都必须附300字左右中外文摘要,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和英文标题及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的英译名。其中姓的英文拼音全用大写。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翻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1984年版,英汉对照)》或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词。英文关键词应写全称,不得使用缩写字母。英文摘要及参考文献应隔行打印。 第一作者应附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籍贯、职称(职务)、何校毕业、学位、专业、单位及个人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与邮编。如有E-mail地址也请同时告知,以便及时联系。 来稿请在摘要前加上“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分类法(第4版)(1999)要求进行。文献标识码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5、医学名词以1989年公布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为准,暂未审定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英汉医学词汇》为准。简化字按1984年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范。中、英文缩略语以通用为准,并于文稿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在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药名以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不宜使用商品名。计量单位按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应用》规范。有关数字请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图表每幅应单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并冠以题、序。表格一律用三线横表。
6、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文中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右上角标出。正文中的中文作者应写全名。勿引内部资料,不引译文,不转引文献,尽量少引教科书。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中文刊名写全称,西文按《医学索引》(Index Medicus)格式缩写,无卷号者在圆括号内写明期号。应严格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中第14条有关参考文献(WX)的各条规定。
7、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注明对稿件评审意见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
8、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修改,则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未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来稿请自留底稿,并以挂号方式邮寄。凡接到本刊回执后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6个月后,作者可自行处理,对未采用稿件因人力有限恕不退稿。
作者:刘艳华(综述); 钟桥石; 胡龙华(审校)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革兰阴性杆菌是引起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最主要的病原体,特别是其中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常常引起患者难以控制的感染,且致死率很高。多黏菌素被认为是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但随着多黏菌素在畜牧养殖业及人类中的频繁使用,其耐药率也日益增高。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多黏菌素耐药是由染色体介导,然而,2015年我国学者首次报道从动物源大肠埃希菌中发现了可水平转移的质粒介导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这一新型耐药机制的出现立刻掀起了全球微生物学者的研究热潮。近几年有关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及其亚型的研究较深入,本文主要综述质粒介导mcr耐药基因及其亚型的研究新进展,旨在及时掌握介导mcr基因质粒的特性,为预防mcr基因在不同菌株间快速播散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李娟; 谭洪涛; 周鸿; 辜芸; 谢慧英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了罐装饮料中9种双酚-二缩水甘油醚的快速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叔丁基甲醚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双酚-二缩水甘油醚。结果在5.0~6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3个添加水平下,9种双酚-二缩水甘油醚的平均回收率为78.2%~105.1%,相对标准偏差为4.6%~9.0%。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可同时对9种目标物进行准确定性和定量,适合于罐装食品中9种双酚-二缩水甘油醚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葛学顺; 葛倩倩; 陶晓军; 陈维开; 张霞; 陆正民; 孙悦; 冯晓鸿; 姚红莹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某三级综合医院2014-2017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以及二者相关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某院2014-2017年所有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及其使用强度,探讨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耐药率下降与其使用强度下降有关(头孢他啶:r=0.993,P=0.007;亚胺培南:r=0.975,P=0.02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下降与其使用强度下降有关(头孢他啶:r=0.995,P=0.005;哌拉西林他唑巴坦:r=0.951,P=0.049);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下降与其使用强度下降无显著相关性(哌拉西林他唑巴坦:r=0.949,P=0.501;左氧氟沙星:r=-0.730,P=0.270),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下降与其使用强度下降无显著相关性(左氧氟沙星:r=-0.612,P=0.388;亚胺培南:r=0.699,P=0.301)。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随着抗菌药物使用量的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故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管,可以延缓细菌耐药性威胁。
作者:苏锦明; 陈光意; 许青霞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仪器法测定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对策。方法统计我院2017年11月至12月份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150例,根据镜下涂片分析,分别采用更换抗凝剂类型、重新抽血、低值血小板荧光染色法测定、水浴、预稀释法和即刻上机测定法来进行针对性处理。结果按照血小板假性减少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处理,能够及时顺利解决血小板假性减少的问题;150例病例占2017年两个月血常规总检测数66010例标本的0.23%;上述病例在随后的一段时间检查中,追踪到有31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消失。结论临床、护理、检验及患者各方相互配合,有针对性选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能快速顺利解决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的临床检验问题;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占比略高于文献报道,说明肿瘤疾病与部分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的发生存在着某些关联;部分肿瘤患者,随疾病进程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可以消失。
作者:李友建; 李伟珍; 张玥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移动均值法(X-B分析)在血浆二氧化碳(CO2)测定的质量控制中建立及应用。方法应用医院的LIS系统收集2017年1月12日-2017年1月31日CO2检验结果,为了防止极值对均值的影响,剔除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的数据,以均值作为靶值,以x±s范围为控制限,再分别统计2017年2月份每天的均值作为当日质控测定值,绘制X-B分析质控图。对X-B分析与本月室内质控物Levey-Jennings质控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B分析法的变异系数明显小于室内质控物Levey-Jennings质控法,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患者血浆移动均值法可用于CO2测定的质量控制,可作为室内质量控制的有效辅助质控方法。
作者:李新善; 李胜远; 邓荣春; 贺葵阳; 姜青龙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江西省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现场抽查结果。方法在上级行政部门领导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制定《现场抽查评分标准》,组成5个专家组统一评分标准对全省30家在⑴实验室建设;⑵室内质控(IQC)和室间质评(EQA);⑶管理制度;⑷生物安全;⑸现场考核等方面评分。结果多数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已经初步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质量控制意识明显增强,质量控制水平逐步提升,能较好地满足国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开展的需要;尤其是单位负责人或科室负责人管理理念和质控意识在逐渐提高。但是也发现较多的管理和质量问题。结论首轮专门针对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现场抽查,较客观真实地反应了目前30家实验室的现状。既发现了长处,也更好地找到了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组织者/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针对性监管,被检查单位可以积极地有效地改进不足。
作者:曹东华; 饶丽华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检验科危急值在临床科室的应用效果。方法统计该院检验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有危急值及危急值的符合率。结果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共报危急值6588例,危急值的发生率为0.65%,对临床反馈中与临床不符的危急值进行分析统计,其中样本不符93例,实际不符240例。结论检验危急值及有效性分析在临床科室应用有助于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对患者疾病及时干预治疗,改善抢救方案,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作者:钟锦灶; 徐卫益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外周血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mmatureplatelet fraction,IPF)的变化,探讨其在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疾病中的作用。方法留取本院未经治疗的初发MDS患者39例为MDS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31例为AA组,来院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抽取受试者抗凝外周血用Sysmex XN-1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经统计分析比较各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及各指标提示骨髓异常综合征能力。结果MDS组、AA组和对照组IPF(%)值分别为13.2(2.2~41.9)、3.9(0.1~23)和3.8(0.8~9.6),MDS组和A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ROC曲线分析,当IPF值为13.0%时,预知MDS的敏感性0.559,特异性0.977,曲线下面积为0.774。结论IPF值在MDS患者中明显增高,在提示MDS中有很好的特异性,可帮助临床筛选MDS患者。
作者:陈玉娟; 王娜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接受围术期异体输血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在我院住院手术的304例食管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20.0软件、χ^2检验、Kaplan-Meier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法进行分析围术期异体输血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1.年龄、术前血红蛋白水平、PLT水平、病人肿瘤大小、TNM分期等是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是否接受输血的危险因素。2.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是否接受输血与患者的年龄、术前贫血情况、肿瘤TNM分期等具有相关性,且围术期输血是影响食道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异体输血增加了肿瘤复发的机会,降低生存率。
作者:何华; 胡诚; 钟田雨; 胡蓉; 黄俊云; 陈晓红; 金晴; 李涛; 江丽霞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作者:蒋翠霞; 王莉敏; 贺小红; 杨帆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育龄女性优生五项(TORCH)IgM抗体检测对优生优育的意义。方法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育龄女性的血清IgM抗体。结果1005例育龄女性TORCH-IgM总阳性率为4.18%,其中弓形虫病毒(TOX)IgM,风疹病毒(RV)IgM,巨细胞病毒(CMV)IgM,单纯疱疹病毒Ⅰ(HSVⅠ)和单纯疱疹病毒Ⅱ(HSVⅡ)IgM的阳性率分别为0.1%、0.90%、1.90%、0.10%和1.19%,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MV-IgM、HSVⅡ-IgM、RV-IgM、TOX-IgM和HSVⅠ-IgM。TORCH-IgM的检出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其检出率高达71.43%。结论通过对育龄女性进行TORCH五项筛查检测,可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TORCH的感染,有利于临床制定相应处理方案,从而提高优生优育质量,降低不良妊娠的发生率。
作者:史建华; 刘瑞强; 尹茂轩; 杨帮东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肿瘤患者的tPSA、Bax、HIF-1α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前列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tPSA、Bax、HIF-1α表达的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前列腺肿瘤患者tPSA、Bax、HIF-1α表达情况,分析影响前列腺肿瘤患者的tPSA、Bax、HIF-1α表达水平的因素。结果前列腺癌患者的tPSA水平和HIF-1α阳性表达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两组患者的Bax阳性表达率无差别;中低分化、有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有神经浸润的前列腺癌患者的tPSA水平和HIF-1α阳性表达率较高,Bax阳性表达率较低,不同年龄患者间无差别;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分化程度、转移情况、TNM分期、有无神经浸润作为自变量,将前列腺癌患者的tPSA、Bax、HIF-1α表达水平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和有无转移是影响tPSA、Bax、HIF-1α表达的因素;tPSA对前列腺癌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灵敏度高于HIF-1α,特异度低于HIF-1α。结论前列腺肿瘤患者的tPSA、HIF-1α表达水平较高,Bax水平与非前列腺癌患者相当,但上述指标均受分化程度和转移情况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T-SPOT.TB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宜春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并确诊为肺外结核患者87例的临床资料,及50例非结核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对各组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T-SPOT.TB、ESR、结核抗体等几种方法的检验诊断性能进行比较,研究T-SPOT.TB对肺外结核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T-SPOT.TB对肺外结核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为85.0%、88.0%、92.5%、77.1%、86.8%,均显著高于结核抗体和血沉检测。结论T-SPOT.TB在肺外结核感染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实验与检验医学》编辑部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计量使用要求:计量单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凡有单位符号者应使用符号,如"天"为"d","小时"为"h","分"为"min","秒"为"s"等,长度单位分别用"m"、"mm"、"cm"等等;量的单位严格按标准执行,如物质浓度统一用"L"而不用"ml"。数字:请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作者:《实验与检验医学》编辑部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所有来稿经本刊确认已正式办理投稿手续,本刊即刻启动审稿程序。本刊所有稿件均需三审:编辑初审、专家二审、主编终审。只有三审均通过的稿件才可刊用。本刊审稿周期约为3个月,对于可以刊用的稿件,本刊于3个月内通知文章第一作者办理用稿手续;对各类基金资助课题论文,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实行绿色审稿通道,最快可于投稿后30天内正式刊发。作者在接到修稿通知后,请及时将修改后电子文本发至本刊电子信箱(应注明稿号)。根据本刊与作者签署的版权协议,本刊对稿件拥有协议中的权利和义务。对不用稿件,我刊不予退稿。
作者:《实验与检验医学》编辑部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实验与检验医学》编辑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已正式上线启用了,《实验与检验医学》网址:www.jxjl1983.com。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点击投稿并关注。
医学检验是一门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专业,注重学生专业实验能力和操作水平的培养。传统医学检验实验教学存在弊端,采用虚拟仿真技术(virtual reality,VR)建立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可完善并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对医学检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进行初步探索,对目前存在的困难进行剖析,为响应教育部建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促进医学检验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作者:刘萍; 王建华; 周淑美; 殷宏梅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对2014-2017年1191例适龄青年征兵检验结果分析,研究本地区体检不过关因素,为今后夏季征兵体检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应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试行)》(2014)对规定的各项目进行检验,统计分析2014-2017年应征青年体检结果的不合格率,并对2016、2017两年的ALT首检不合格与复检结果分布进行分析。结果2014-2017共检测1191人份,生化和免疫不合格率为10.57%,血常规不合格率为4.70%,尿常规不合格率为12.84%,其中ALT>60的为6.38%,尿沉渣白细胞不合格率为9.23%,未发现HIV和TRUST阳性。结论应征男青年中ALT、尿常规不合格是体检不过关的主要因素,经过合理饮食,适当休息和正确的取样方法会降低不合格率。
作者:陈恒; 江立千 期刊:《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的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甲胎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活检的胃炎患者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甲胎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特征胃癌患者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甲胎蛋白表达情况的差异,分析影响胃癌患者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甲胎蛋白表达情况的因素。结果胃癌患者的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胃炎组,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胃炎组,两组患者的甲胎蛋白阳性表达率无差别;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肝转移、TNM分期为Ⅲ+Ⅳ的胃癌患者的E-钙黏蛋白和甲胎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率较低,不同年龄、性别胃癌患者的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甲胎蛋白阳性表达率无差别;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将胃癌患者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甲胎蛋白阳性表达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表达的因素,肝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甲胎蛋白表达的因素。结论胃癌患者的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波形蛋白阳性表达率较低,且受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影响。
目的对一种国产血液核酸筛查系统进行性能验证与评估。方法采用测定核酸HBV、HCV、HIV-1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核酸系列血清评价盘的方法,对一种国产血液核酸筛查系统进行准确度、分析灵敏度及精密度评估,对该检测系统性能验证进行确认与评估。结果本实验室对8例阴性样本和28例阳性样本进行混检结果符合率为100%,单检结果符合率为100%;HBV-DNA、HCV-RNA、HIV-RNA的95%的检出限分别为3.63IU/ml、12.71IU/ml、25.49IU/ml;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2.51~5.42IU/ml]、[9.82~23.38IU/ml]、[23.65~49.29IU/ml];批內和批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2.08%、1.18%、1.93%和1.86%、0.83%、1.62%;符合生产商对分析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结论该核酸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分析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检测能力符合生产商所声明的技术标准要求,本实验室已具备该筛查系统所要求的检测能力,可满足本血站血液标本核酸检测预期目的要求。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社的编辑老师态度很好,我的论文当初是从投到出好像用了2个月,杂志要求很严格,编辑老师很专业,审稿专家也很严谨,修改后录用。从收稿见刊速度普遍还是很快。
因为犹豫差点就错过这本刊物了,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对细节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要认真修改文章,要是字数过多,有可能删减一点,这本杂志基本上录用的几率是很大的,审稿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多一些,投稿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掌握投稿时间。
自认为我的文章挺有新意的,感觉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的编辑触觉很敏锐,意识到我的研究方向,感觉这个方向将来是有发展的,我也认为我这篇文章将来会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并被引用,继续努力,希望能够有更多研究被杂志认可!
总体来说,文章有创新,逻辑完善就可以接受,值得一投,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审稿速度个人感觉不错,编辑服务态度好,外审专家意见很犀利,按照专家意见修改,感觉文章确实又上了一个档次。非常感谢!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的审稿速度很快,个人感觉难度不大,一般都会送审。只要文章稍有新意或者内容丰富就能发表,主要还是回答审稿人意见的时候态度一定要表现出认真和诚恳。
第一篇文章,自己觉得内容还是可以的,但解释清楚还是挺费劲的,因为专家不可能特别认真的看嘛,一定要简练自己的核心观点。我从投稿到录用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实验与检验医学》效率还是很高的。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的审稿人很专业,给的意见比较中肯,而且审稿速度非常快,包括修改时间才1个月,有效率,如果有创新点的话,比较容易中,不错不错,大家可以试一试。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真的是属于高质量杂志了。必须赞一下编辑工作认真,效率很高,人很好,很和蔼。审稿人都比较友善,提出的建议很中肯,没有故意挑刺的。文章按要求修改后显得上升了一档次。推荐投稿。
这个网站的编辑真的很负责,修改意见特别详细,不耐其烦的给你说怎么修改,特别仔细,真的很给力,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好,没想到第一次投稿,竟然录用了。推荐大家过来~
12月3号投稿,中间编辑出了点儿岔子,导致12月19号才审回,之后效率很高,经过2次修改,12月30号接收。从投稿到接收前后总共1个月,编辑很认真负责,看好这个期刊!
《实验与检验医学》审稿速度很快,一个月内外审加录用,值得大家投稿。每次有外审意见回来后都会通知你修改。编辑还是非常负责的,大家可以试一试。审稿速度快,外审专家强悍,意见中肯。
1个月的审稿周期,还算是快的,审稿人很仔细,很小的格式错误都给你指出,只是退修后修改用了半个月,再把修改稿返回,2个小时就录用了,录用后还让修改了2次,总算是大功告成,9月投的。10月22号录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版。
投了两篇文章,都是修改后录用,感觉这个期刊的编辑很负责,如果着急出版可以打电话咨询,而且不要加急费,整体来看费用很低,有稿酬,具体多少忘了。期刊质量也不错!
1个月的审稿周期,还算是快的,审稿人很仔细,很小的格式错误都给你指出,只是退修后修改用了半个月,再把修改稿返回,2个小时就录用了,录用后还让修改了2次,总算是大功告成,8月投的。9月12号录用,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版。
编辑和审稿人都非常给力,速度还是挺快的。第一次大修,审稿人给出了很多修改意见,历经半月修回,修回说明达10页。编辑也很负责人,有耐心。感觉这个期刊的文章还不错。值得推荐!
速度蛮快的,投稿后一周内审稿,之后外审,一周后出外审意见,修改后再过一周通知修改细节,之后就是终审,一般从投稿到通知接受基本上1个月搞定,对于急于文章毕业的研究生来说很实用。
老板帮我投出去一个月就收到录用函了。审稿人提了几个小意见,稍微改一下。看来文章只要有创新,内容和图表丰富,一般很容易中,毕竟是中文期刊。。。
应该是遇到了好几个拒审,外审了两个星期,最后收到三个外审意见,其中一个专家提出了很多问题,然后不建议发表,编辑部给了退修意见。第一次退修对外审意见进行了逐条详细回复。第二次退修调整内容和排版,然后就录用了,感觉主编很好,效率很高。
该期刊审稿速度本身是很快的一般个把月就审完了。修改意见就是要么修改,要么退稿。这个过程有点浪费时间。修改后,返回又要等差不多一星期,这里面如果接受了还好。也有还有一部分还是要退稿的。还好最后接受了我的文章。
回答审稿人问题后录用,三个审稿人,格式要求很严格,耐心帮助修改文章(文章问题也不是很大)。编辑非常负责,校稿也很严,online很快,对编辑们的效率赞一个,谢谢他们,以后再投。
9月份收到修改通知,还好专家提的都是些可回答的问题。在修改期限最后一天提交修改稿和修改说明。过半个月返回状态,还是修改。可看审稿意见明明是证明肯定的意见,不需要修改。电话咨询后,告知基本没问题,按照要求修改格式后就没什么问题了。
内容很不错,写作的角度都很好,有自己的观点,每期都看,包装的比较好,没有破损啊等等,收到也比较及时,很满意的,里面的内容也是非常的丰富,特别的精美,高大上。
《实验与检验医学》办刊宗旨是:贯彻“双百”方针,坚持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传递医学信息、促进学术交流,为当代检验医学实践、教学、科研服务。是正版书,杂志内容还不错呢,杂志质量很好,性价比很高,很喜欢在发表之家买杂志!同时每次的送货都很准时,服务态度也是非常的好。以后会一直光顾的!
很正规的期刊,编辑的办事效率超高,编辑老师态度也很好,第一次投后被拒,后来又补了点内容,被录用了,个人觉得只要内容丰富录用的可能性较大。以后有好的文章还会投稿的。
虽然是个普刊,但还是算办的比较正规的期刊。一篇纯文字的课程文章,自我感觉还不错就发给他们了,很快就回复了,编辑老师还帮忙查了重,挺不错的期刊。
初审很快,第五天就初审了,然后就开始外审,好像中间换了一次外审专家,所以可能会慢点。然后就是退修,说是对全文进行进一步精炼,确保准确用语。编辑姓李,虽然没有直接联系过,但是速率很快,非常感谢。
普通小硕,第一次投稿,文章偏理论,1个月通知录用,主编整理审稿意见,通知退修,内容大多是格式问题,修改两次,第二次是微调。个人觉得比较好中,只是格式要求严格。
审稿挺快的,审稿阶段比较清楚。11.29投稿,12.9初审完成,要求修改文章格式。因为编辑老师临时有事,耽误了一些时间,1.6才开始终审,1.20终审合格录用。总之,还挺好的!
投稿了一个月,终于录用了。找了三个专家,两个拒审(汗!),一个同意录用,不知道是不是我写的文章研究范围有点偏。审稿速度快,就这点就比其它好多杂志强多了,赞一个!
初审用了一星期,外审半个月,不过最后结果还不错,接收了!网上可以留言询问审稿进度,电话询问时编辑态度很好,审稿意见也很到位。是一本值得推荐的杂志!
首先赞一个!主编和责任编辑对工作十分负责,审稿人意见专业且诚恳,外审专家以及最后的复审专家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受益匪浅!希望《实验与检验医学》越来越好!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文章的质量不错,所有的稿件都可以在网上 投递或修改。查询稿件非常方便。编辑比较负责。处理时间很快,专家的审稿意见还是比较中肯的。提了几个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很不错。
编辑说的是审稿两到三个月,基本上也差不多,基本上快三个月的时候返回的审稿意见;修改后大概二十天左右就返回了通知。感觉还是挺快的。专家意见也有水平。
实验与检验医学审稿费一开始不用交,录用校样后才一次性收取。编辑人特别好,打电话很耐心,因为自己需要见刊,在录用后提前就给校样了,自己没想到这么快,很感激!
实验与检验医学太慢了,2月16号显示的是审稿费已收到,结果到目前为止还未审稿,显示的状态一直是“等待指定审稿人”,真不知道为何效率这么低,都不敢催稿,怕一旦催稿,就意味着收到拒稿信。
实验与检验医学杂志调戏得比较久了,投3中2。至于审稿周期,和审稿人关系很密切,碰到速度比较快的审稿人十来天就能给结果。一般来说一个多月没返回审稿意见的话,再等下去意义不大,建议联系编辑部更换审稿人。
版面费暂时还未通知交。2014年10月23日投稿,2014年11月17日返回专家审稿意见,速度非常快,编辑人非常好非常负责。但是要稍微吐槽一点点的是编辑太过于认真所以来回修改了非常多次,每次返回都有新的地方需要修改,不过总的来说这个杂志还是非常好非常负责的,比起有些杂志把稿子扣了两三个月最后拒稿连专家意见都没有真的是好太多太多了。
编辑都很负责任,虽然审稿有点久,中间还修改了两次,但最后还是录用咯。
审稿专家提了几个专业又中肯的意见,对论文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更要说明的是,编辑曹老师相当负责,一次一次耐心的让我们校稿,这样负责的编辑不多了,好的杂志从细节做起,曹老师,谢谢你,你辛苦了!
投了四篇中了两篇,感觉该杂志还是蛮快的, 投稿时一定要注意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再就是数据要详实丰满,避免语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