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实用临床医药 乙型肝炎病毒与性激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正文】

乙型肝炎病毒与性激素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孙健; 王甦 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扬州225001; 江苏省扬州友好医院消化内科; 江苏扬州225001
性激素   性激素受体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   相关性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包含部分双链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嗜肝包膜病毒,能够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建立持续感染,导致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同时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可发展为肝炎、肝硬化,部分患者甚至可发展为肝细胞癌。HBV的嗜肝感染由牛磺胆酸钠多肽(NTCP)介导,NTCP属于一种存在于肝细胞基底外侧区域的膜转运蛋白,并且主要负责结合胆汁盐的肝摄取,HBV大包膜蛋白的N-末端与NTCP相互作用进行细胞附着和病毒进入[1]。HBV感染后社区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2]结果显示,男女有相同的HBV感染机会,但HBV感染过程存在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男性HBV感染者发病概率高,而且容易转变为慢性活动性状态。有几个因素可能导致肝脏疾病的性别差异,包括年龄、饮酒、糖尿病、肝毒素、病毒感染和性激素,其中性激素及其受体可能通过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和病毒复制水平影响HBV的感染过程。HBV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而肝脏是多种激素转化、降解的重要器官,可影响性激素代谢。性激素与HBV有相关性,现综述如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