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数学教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24/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专题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国内外教改动态、书刊评价、现代数学知识讲座、课外活动资料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0488-7387
国内刊号:31-1024/G4
全年订价:¥ 200.00
创刊时间:1955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2380
总被引量:2660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081
期刊他引率:1
  • 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数学课本·练习部分》的编制说明

    刊期:2006年第10期

    学生的时间、精力和兴趣作为宝贵的资源,是最值得珍惜的,而由“应试”产生的“题海战术”、“大运动量训练”正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破坏.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数学训练系统研制课题组的教师们正在探索建设一个科学的数学训练系统,期望能够真正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本刊将择要刊登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供大家讨论.

  • 镶嵌,该教给学生些什么?

    作者:章飞 刊期:2006年第10期

    镶嵌引入初中教材已有多年,现行各套实验教材也都将其作为一个必学内容.那么,学习镶嵌,可以给学生带来些什么呢?我们又将如何进行镶嵌的教学设计呢?

  • 记一次课堂摸奖试验

    作者:刘贯宇 刊期:2006年第10期

    1.试验的背景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课书(必修)第二册(下)第十一章概率中,有一篇“抽奖有先后,对个人公平吗?”的阅读材料.同学们在讨论了“后抽人不知道前人抽出的结果”后,得出了此种抽签摸奖方法是公平的一致结论,而对于“后抽人知道前人抽出的结果”后是否公平,同学们产生了争议.教师鼓动大家,说:“我们不妨做一次试验,看看...

  • 浅析数学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

    作者:谢发超 刊期:2006年第10期

    所谓数学作文命题,是以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为对象,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要求,为学生表达数学观念,反映数学思考的过程和体验,公布数学探究的结果与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学和改善教师的教而命制题目的活动.

  • 从设计水槽看探索无止境

    作者:李发勇 刊期:2006年第10期

    《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在无论是“双基”教学,还是能力训练,探索已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贯穿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始终.案例如下。

  • 由一个例题到圆锥曲线“相交弦定理”的探索

    作者:寿玲玉; 楼可飞 刊期:2006年第10期

    例 已知抛物线y^2=4x外一点P(5/2,1)(1)过点P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若点P刚好为弦AB的中点.(Ⅰ)求直线l的方程;

  • 关于f(f(x))=x的探究

    作者:李勤俭 刊期:2006年第10期

    近日笔者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道题:例题:奇函数f(x)=ax^3+bx^2+cx+d在[1,+∞)为增函数,若x≥1时,f(x)≥1且f(f(x))=x,求f(x)(x≥1).

  • 函数对称性的探究

    作者:李瑛华 刊期:2006年第10期

    函数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主线,是中学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高等数学的基础.函数的性质是竞赛和高考的重点与热点.函数的对称性是函数的一个基本性质.对称关系不仅广泛存在于数学问题之中,而且利用对称性往往能更简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对称关系还充分体现了数学之美.本文拟通过函数自身的对称性和不同函数之间的对称性这两个方面来探讨函数与...

  • 例说解题研究

    作者:罗增儒 刊期:2006年第10期

    本文以“求y=√x^2+4+1/√x^2+4最小值”为例,说明了解题研究应该也有可能获得新的进展,并对教学提出建议.

  • 不等式综合问题的求解思维策略

    作者:管宏斌 刊期:2006年第10期

    1.构造法1.1构造函数法 例1 已知x〉0,求证:x+1/x+1/x+1/x≥5/2 分析:注意到正数x、1/x互为倒数,帮x+1/x≥2,于是所证不等式等价于证明函数f(t)=t+1/t(t≥2)的值大小于5/2,可构造函数并使用函数的单调性来证之.

  • 从椭圆的内接矩形说起

    作者:袁桐 刊期:2006年第10期

    经常见到以椭圆的内接矩形为背景的命题,命题者似乎认为“椭圆的内接矩形的边,平行于椭圆的对称轴”是“很明显”的结论.甚至有人还说出理由:“轴对称图形的内接对称图形,其对称轴互相平行”.其实,举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这个“理由”是站不住脚的: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正方形的内接正方形其对称轴就不平行.

  • 2006年上海市春季高考第17题的一个变式题

    作者:俞新龙 刊期:2006年第10期

    2006年上海春季高考第17题: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已知DA=DC=4,DD1=3,求异面直线A1B与B1C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 应用力学原理巧求几何连比

    作者:于志洪 刊期:2006年第10期

    如图1所示,由杠杆平衡原理,杠杆平衡的条件是:F1·OA=F2·OB.此时支点O所受的合力F=F1+F2,这时合力的方向跟分力的方向相同,合力的作用点在分力作用点的连线上,F1、F2、F叫做同向平行力,各分力对于以合力作用点为支点的合力矩等于零.

  • 值得重视的“去数学化”倾向

    作者:陈永明 刊期:2006年第10期

    课改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有些老师在把握上有些过头.我国传统的和近年来从国外学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都各有利弊,顾泠沅说,要寻找中间地带,是十分有道理的.

  • 数学超常儿童陶哲轩

    作者:克莱门茨(M.A.Clements) 刊期:2006年第10期

    本文原载国际著名杂志《数学教育研究(Educational Study in Mathematics)》第15卷(1984).作者三次对年仅9岁的陶哲轩进行访谈评估,写成“个案研究”报告.1992年,李士铸将此文选入《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一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由赵雄辉译,范良火校.本文中的特伦斯即陶哲轩(Terence,Tao).原文很长,这里摘登“引言”和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