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工程学报

塑性工程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Plasticity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塑性工程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449/TG,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塑料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塑机与模具、理化测试、评述、简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国际刊号:1007-2012
国内刊号:11-3449/TG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45
复合影响因子:0.46
总发文量:2512
总被引量:14337
H指数:29
引用半衰期:5.0725
立即指数:0.0615
期刊他引率:0.8479
平均引文率:11.1229
  • 卡车车架磁脉冲铆接结构可行性研究

    作者:李光耀; 陈乾; 蒋浩; 张旭; 崔俊佳 刊期:2017年第03期

    磁脉冲铆接技术具有高加载速率、稳定干涉配合量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以汽车车架装配潜在技术需求为背景,重点分析了螺栓连接结构(螺接结构)和磁脉冲铆接结构(铆接结构)的抗剪切强度和疲劳寿命,用以研究铆接结构代替螺接结构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铆接结构的剪切强度比铆钉原始强度提升14%。剪切断裂位置位于铆接板交界面,而疲劳...

  • V5型转向节臂部锻造开裂研究

    作者:赵宁; 张运军; 陈天赋; 占克勤; 余国林; 兰箭 刊期:2017年第03期

    V5型转向节为“孔—盘—(耳—)臂”结构,是用于汽车转向驱动桥的汽车底盘类零件中重要的保安件,生产过程中容易在臂部产生裂纹,造成经济损失。对典型V5型转向节臂部裂纹件进行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检测和低倍酸腐蚀处理;同时建立模锻成形过程有限元模型,重点分析变形量较大的预锻成形过程中工件温度、金属流向、应力和应变的变化过程。得出转...

  • 半圆拉深筋参数与DP590钢板后续性能的预测分析

    作者:李群; 殷忠晴; 赵石岩; 金淼 刊期:2017年第03期

    高强钢板通过拉深筋后会出现塑性降低、提前破裂问题,严重影响板材后续成形,因此进行冲压模具设计时不能忽视高强钢板变形不同阶段成形性能的变化。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拉深筋结构参数对DP590高强钢板后续成形性能的影响,通过方差分析揭示了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规律,结合试验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拉深筋阻力、DP590板后续成形性能与拉深筋结构...

  • 7B04铝合金带筋构件蠕变时效成形数值模拟与试验

    作者:吕凤工; 黄遐; 曾元松; 王明涛 刊期:2017年第03期

    基于7B04铝合金165℃单轴拉伸蠕变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时间硬化本构方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带筋构件的蠕变时效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筋条的变形规律,并进行验证试验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筋条的塑性变形有效减小蒙皮的回弹,和蠕变变形共同决定构件外形;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构件95%外形区域的绝对偏差值≤0.50 mm;构件的筋条强度...

  • 飞机凸翻边零件橡皮成形起皱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张凌云; 孟伟琪; 范作鹏 刊期:2017年第03期

    针对飞机凸翻边零件橡皮成形的起皱问题,利用PAMSTAMP2G软件对凸翻边零件的橡皮成形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摩擦系数、加载速率以及橡皮硬度对起皱的影响,得到不同的模拟结果及成形参数。采取增加侧压块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正交模拟得出了侧压块的外形设计的参数依据。综合试验和模拟的结果,表明侧压块方法对起皱控制是可行的。

  • Dynaform与Autoform在铝板冲压成形模拟中的比较

    作者:胡晓; 刁可山; 李雷 刊期:2017年第03期

    以某铝制发动机罩的冲压成形过程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Dynaform和Autoform模拟计算平台建立了相应的全工序有限元模型,并围绕铝板的冲压成形和回弹预测两方面的内容对以上两种软件模拟结果的差异展开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在进行拉延成形性分析时,两种软件所得模拟结果相似,与Autoform相比,Dynaform对壁厚减薄的计算更加精确;在进行回弹预测时,...

  • 汽车驱动桥壳液压胀形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作者:薛克敏; 孙大智; 李萍 刊期:2017年第03期

    利用ABAQUS软件建立桥壳液压胀形工艺的有限元模型,对汽车桥壳的预胀形和终胀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不同的加载路径对桥壳成形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预胀形阶段,胀形压力保持30 MPa不变,管坯发生轻度失稳形成三鼓形样件,合模后胀形压力增大至60 MPa,内凹部分贴模得到较好壁厚分布的预胀形管坯;终胀形初期,胀形压力保持20 MPa不变,轴...

  • 热轧钢卷冷却过程中层间压力的数值模拟

    作者:王乙法; 余伟; 轩康乐; 李明辉 刊期:2017年第03期

    通过建立X70管线钢钢卷冷却过程中的有限元模型,考虑相变潜热的影响,先由初始的温度场求出层间压缩压力,进而根据层间压力值求出径向导热系数,然后再把得到的径向导热系数代入温度场,如此反复迭代求得钢卷在冷却过程中的温降曲线和层间压力值。结果表明:钢卷冷却过程中,钢卷层间压力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加后逐渐减小为零;沿钢卷轴向方向上,层间压力...

  • 成形温度对等井径膨胀套管螺纹接头强度的影响

    作者:王冲; 王胜昆; 徐书根 刊期:2017年第03期

    实现井眼等直径钻井是膨胀管技术的终极目标,而套管之间的螺纹连接处为其膨胀成形过程中最危险的部位,应重点关注。以孪生诱发塑性(TWIP)钢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模拟了不同温度下螺纹接头的膨胀成形过程,分析了成形过程中膨胀力、Mises应力和三向应力的演化情况,并对成形后螺纹接头的残余应力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螺...

  • 循环扩挤工艺挤压AZ80镁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作者:薛勇; 吴耀金; 杨治辉; 张治民; 齐红娜 刊期:2017年第03期

    采用循环扩挤(cyclic expansion-extrusion,CEE)变形工艺挤压AZ80镁合金并借助金相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和EBSD研究了多道次挤压对该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结果表明:AZ80镁合金经过CEE变形后,晶粒的尺寸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而减小,4道次挤压后,晶粒尺寸细化至2μm,整体分布均匀且呈等轴晶,但是晶粒的细化程度并不是一直随挤压道次的增加而提高,...

  • 超塑成形工艺对TC21合金超塑性的影响

    作者:袁大庆; 董洪波; 徐远刚; 周盛武; 姜智勇 刊期:2017年第03期

    分析对比了一步与两步超塑成形法对未经特殊细化的TC21钛合金超塑性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为870~930℃范围内,两步超塑成形伸长率明显好于一步超塑成形。在变形温度为870℃,第1步和第2步应变速率均为3.3×10-4s-1,预应变量为50%,间隙保温时间为20 min时,两步超塑成形的伸长率达到最大值为438.60%,和恒应变速率的一步超塑成形...

  • 金属快速剪切挤压连接变形的关键参数优化

    作者:张双杰; 李云匣; 马世博; 闫华军; 毛浩恩 刊期:2017年第03期

    影响金属快速剪切挤压连接板料变形的参数较多,精确建立参数与变形质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困难。采用工艺实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单参数变化对板料变形形态的影响,得到了搭接量(B)、压下量(L)、刃口宽(A)、刃口倾角(α)等关键参数对变形形态的影响规律。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正交实验模拟,得到了最优的参数组合,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

  • 往复挤压对挤压态ZK60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作者:夏显明; 谢瑞; 薛克敏; 李萍 刊期:2017年第03期

    在350℃下,对挤压态ZK60镁合金分别进行1、4、8道次的往复挤压变形(CEC)。利用金相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观察往复挤压前后ZK60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变形前后晶面取向变化,在万能拉伸试验机上测试变形前后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拉伸断口形貌。往复挤压后的检测结果表明,挤压态ZK60镁合金晶粒显著细...

  • 基于正交试验的闭式挤压工艺参数优化

    作者:张学奇; 董万鹏; 葛力华; 张立艳; 薛丹丹 刊期:2017年第03期

    以农用机械传动部件“流转插头”为例,利用DEFORM-3D软件对挤压成形过程进行分析,揭示了该类316L不锈钢锻件的热锻造成形载荷和热磨损的变化规律。基于正交试验法全面分析了坯料初始温度、模具初始温度、打击速度、模具硬度对成形载荷和模具磨损深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组因素中,打击速度对成形载荷的影响最大,模具硬度对模具磨损深度的影响...

  • 缓面零件单点渐进成形刀具轨迹优化数值模拟

    作者:王华毕; 魏目青; 徐旺丁 刊期:2017年第03期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workbench,以平缓曲面零件为例,模拟零件单点渐进成过程,研究了优化方法中增量角度Δθ对零件厚度、成形精度、等效应变等方面的影响,并与传统固定增量步长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加工层数相同时,优化方法更有助于提高板厚,且零件壁厚随着增量角度Δθ的增加而增加;优化方法较明显的提高了零件底部成形精度,无论增量角度Δθ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