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生物灾害科学 城市废水暴露致食蚊鱼形态雌/雄性化的生物学效应 【正文】

城市废水暴露致食蚊鱼形态雌/雄性化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谢勇平 方展强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高等学校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31
城市污水   mrna转录水平   骨骼形态   食蚊鱼  

摘要:研究不同浓度城市污水暴露对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的形态雌/雄性化生物学效应,以探讨筛选监测水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分别将雌、雄性食蚊鱼个体分别暴露于含10%、40%、60%和80%樟村污水处理厂出水原液不同浓度的实验组中,并设置对照组和平行组。持续暴露35 d后观察与测定食蚊鱼椎肋骨发育及臀鳍条的形态变异状况,以及定量测定雄鱼肝脏卵黄蛋白原基因(VTGα)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m RNA转录水平、雌鱼臀鳍雄激素受体基因(ARα)m 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雌性食蚊鱼第14/15/16根椎肋骨出现增生,臀鳍ARαm RNA转录水平相应明显升高,表明雌鱼雄性化逆转明显;雄鱼肝脏VTGαm RNA转录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其升高趋势与暴露浓度相一致,表明雄鱼雌性化明显。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东莞城市废水中存在能致食蚊鱼发生雌/雄激素效应的内分泌干扰物质,食蚊鱼其骨骼形态及目标基因表达变化适合作为监测水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