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生物学 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核糖体18S和ITS2序列克隆及进化分析 【正文】

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核糖体18S和ITS2序列克隆及进化分析

作者:史楠冰; 赵文; 刘卫东; 魏杰; 安浩; 季世琛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大连116023;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大连116023
西藏拟溞   18srdna   its2   遗传距离   进化分析  

摘要:利用PCR反应扩增出西藏拟溞Daphniopsis tibetana核糖体18S和转录间隔区II(ITS2)片段,经克隆测序后获得其序列,在此基础上研究西藏拟溞分类进化地位。西藏拟溞18SrDNA序列长2296bp,A、T(U)、G、C含量分别为21.2%、24.4%、29.8%和24.6%;ITS2序列长度平均为1229bp,A、T(U)、G、C含量平均为28.3%、23.5%、25.5%及22.7%。采用最大似然法(ML)构建的18SrDNA系统进化树显示,西藏拟溞D.tibetana和方角拟溞D.quadrangula亲缘关系最近,在进化树上聚集在同一分支;和溞属的大型溞Daphniamagna在不同分支上,该结果再次证明了西藏拟溞在分类上应归属于拟溞属。与18SrDNA相比,西藏拟溞ITS2序列存在个体间碱基及长度差异,与同科异属物种之间差异更大。获得的西藏拟溞18SrDNA、ITS2序列,为该种进一步的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