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生物多样性 洞庭湖湿地与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正文】

洞庭湖湿地与农田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韩立亮; 王勇; 王广力; 张美文; 李波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退田还湖   生态恢复效率   复杂性指数   生物评价  

摘要:为探讨洞庭湖退田还湖工程的生态恢复进程,2005年10月对洞庭湖退田还湖区3类典型生境7个样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获土壤动物标本8,484头,隶属于5门11纲32个动物类群。其中,还湖湿地捕获土壤动物类群26类,优势类群为线虫类、蜱螨目;未还湖农田生境捕获土壤动物类群28类,优势类群为线虫类、蜘蛛目;原始湿地(对照)仅捕获土壤动物13类,优势类群为腹足类。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性指数(E)、Simpson优势度指数(C)、Margale阵富度指数(D)和复杂性指数(Cj)5个多样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相比,复杂性指数(G)表征的土壤动物多样性更能客观地反映土壤动物分布的真实情况;(2)群落多样性与均匀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他指数关系不密切;(3)在类群数上,还湖湿地和未还湖农田都多于对照的原始湿地,有极显著差异(P〈0.01);个体数量上看,未还湖农田多于原始湿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还湖湿地与原始湿地相比却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说明:洞庭湖退田还湖后生态恢复较慢,恢复效率较低。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