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内蒙古温带荒漠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分配格局 【正文】

内蒙古温带荒漠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分配格局

作者:胡飞龙; 闫妍; 于丹丹; 卢晓强; 刘立; 刘志民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42; 广西地表过程与智能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西南宁53000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辽宁沈阳110016
根冠比   碳密度   生物量   指数函数   内蒙古  

摘要:草原生物量碳的估算往往基于大规模的空间采样,忽略了草原的群落组成和空间差异,可能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研究选择内蒙古温带荒漠草原10种不同典型群落类型,测定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密度,探讨不同群落类型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分配特征,最后对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温带荒漠草原以35.18×10^6 hm^2的面积,贡献了120.44 Tg的生物量,其中地上生物量15.67 Tg,地下生物量104.78 Tg;(2)温带荒漠草原的平均生物量碳为406.75 g·m^-2,其中白刺群落的地下生物量碳最高[(921.58±354.29) g·m^-2],不同群落的地上生物量碳差异不显著(P> 0.05);(3)温带草原的平均根冠比为4.79,其中荒漠草原根冠比较高,为6.69;(4)地下生物量碳沿不同土层的分布特征可分成指数型和抛物线型2类。多根葱、红砂、霸王、戈壁针茅、沙生针茅、冷蒿、中间锦鸡儿以及小叶锦鸡儿等群落属于指数型,其地下生物量碳集中在0~10 cm土层,拟合曲线为指数函数;白刺和梭梭群落属于抛物线型,其地下生物量碳主要分布在0~10和>20~40 cm土层,分布曲线符合二次函数。对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碳开展评估,针对草原不同群落分别作曲线拟合,可以得出更为科学的生物量碳分配数据,为草原生态管理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