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生态学报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及格局优化 【正文】

渭干河⁃库车河绿洲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及格局优化

作者:何珍珍; 王宏卫; 杨胜天; 方斌; 张兆勇; 刘香云 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乌鲁木齐830046; 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46;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环境遥感与数字城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875; 南京师范大学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南京210023
景观生态安全   时空分异   最小阻力模型   格局优化  

摘要:渭干河⁃库车河绿洲(以下简称渭⁃库绿洲)是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的荒漠绿洲区,维护其生态安全,是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1997年、2006年及2016年3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构建渭⁃库绿洲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近20年来研究区的景观生态安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最小阻力模型,以水域、林草地为生态源地,将生态安全水平、海拔和坡度作为阻力因子生成最小累计阻力面,划分生态功能区,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从点、线、面综合视角进行景观格局优化。结果表明:(1)1997—2016年渭⁃库绿洲生态安全区域面积呈波动变化,相对安全区域面积在不断增加,临界安全、敏感和风险区域面积呈减小趋势,景观生态安全度在空间分布上由高到低呈内向外扩展的态势。(2)研究区景观生态安全的Moran′s I值分别为0.6479、0.7049、0.6587,景观生态安全值的空间集聚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局部空间自相关主要以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类型为主,呈现出“同质聚集、异质分离”的特点。(3)景观格局优化中选取的生态源地占绿洲总面积的12.76%,构建的绿洲生态廊道基本贯穿整个研究区,关键廊道连接了绝大多数的绿洲生态源地,辅助廊道是连接没有与关键廊道连接的源地之间的通道,识别的生态节点主要分布在绿洲生态廊道的薄弱环节处,共计36个。将划分的生态缓冲区、生态连通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边缘区5个功能区和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景观组分相结合,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维持及进一步改善该绿洲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