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杂志简介:《水土保持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27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土壤侵蚀、土壤资源、土地利用、西部大开发、全国生态环境整治方面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5-3409
国内刊号:61-1272/P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8
复合影响因子:1.19
总发文量:4302
总被引量:51260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6.1728
立即指数:0.0313
期刊他引率:0.9454
平均引文率:14.6108
  • 震后极端降雨下流域产沙及物质运移规律模拟——以四川省洪溪河流域为例

    作者:谢军; 汪明; 刘凯 刊期:2019年第01期

    汶川地震引发的滑坡产生了大量松散物质,在极端降雨事件驱动下进入下游河道,导致河床淤升,河道变宽,给沿河道地势较低的居民区形成了新的洪涝风险。基于四川洪溪河流域2013年极端降雨数据,从无强降雨事件情景开始逐渐加大降雨强度及频次生成6个不同降雨情景。运用凯撒二维水动力地表景观演变模型(CAESAR-lisflood)模拟不同降雨情景下流域产沙以...

  • 雨强和坡度对铁尾矿砂坡面复垦前后产流产沙的影响

    作者:郭星星; 吕春娟; 陈丹; 郭岩松; 王煜 刊期:2019年第01期

    运用人工模拟降雨技术,研究铁尾矿砂裸坡及复垦坡面在雨强和坡度共同作用下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坡面产流及产沙受各因子影响程度均为:雨强 >坡度 >基质类型。(2)就铁尾矿砂裸坡而言,雨强对坡面产流影响显著,坡面产流随着雨强和坡度的增大均呈现递增趋势,随着雨强的增大,其作为坡面产流主导因素的作用突显,会出现掩盖坡度对坡面产流影响...

  • 基于水库沉积物特征及WaTEM/SEDEM模型的贵州喀斯特小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

    作者:邱安安; 罗耀; 王红亚 刊期:2019年第01期

    全面认识长时间尺度的贵州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对土壤侵蚀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松官流域为研究对象,使用土壤侵蚀分布式模型WaTEM/SEDEM分6个阶段模拟了过去1986-2015年的土壤侵蚀变化,并将其与松官水库沉积物揭示的侵蚀强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利用WaTEM/SEDEM模型模拟得到的产沙量与实测值相近,显示模型在喀斯特地区具有较好的适...

  • 施加NPD对黄土坡面径流流速和侵蚀产沙的影响

    作者:田娜玲; 王占礼; 张庆玮; 王栋栋; 刘俊娥; 焦念 刊期:2019年第01期

    天然聚合衍生物(NPD)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聚合物,是坡面土壤侵蚀化学调控措施所采用的一种新型材料,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以裸坡为对照,研究了不同NPD施加措施(撒施和喷施)及不同施加量(1.0,3.0,5.0g/m^2)条件下径流流速特征以及对侵蚀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加NPD的坡面径流流速随降雨历时的变化与裸坡一致,均呈先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的...

  • 前期含水量对喀斯特山地石灰土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作者:蔡雄飞; 雷丽; 王济; 段志斌; 胡国锋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为了探讨前期含水量对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坡面产流产沙过程及机制的影响,以该区域广泛分布的石灰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降雨的试验方法,系统研究了干态、稍湿态和湿态石灰土坡面产流产沙过程。结果表明:(1)坡面初始产流时间随土壤前期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少,初始产流时间与土壤前期含水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2)在0~25min期间,径流量呈逐渐增大的...

  • 基于风蚀模型的宁夏土壤风蚀特征及影响因素

    作者:梁会; 田美荣; 钱金平; 张慧; 宋杰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为了阐明宁夏土壤风蚀情况,基于第一次全国水力普查中推荐的风蚀经验模型,通过野外土壤采样及风洞试验修正模型参数,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2000-2015年土壤风蚀强度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明确影响风蚀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微度、轻度风蚀的区域分布在石嘴山市西部,银川市西部和东部,吴忠...

  •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崩岗侵蚀强度评价

    作者:冯春杰; 邓羽松; 何溢钧; 丁树文; 王天巍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为了研究湖北省通城县杨垄小流域崩岗群的崩岗侵蚀强度,提高评估的可靠性,使用RTK测量崩岗,获取崩岗面积、主沟坡降、内部平均坡度等11个参数,将其作为崩岗侵蚀强度分析的评价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崩岗侵蚀强度参数的4个主成分因子,得出选择的16个崩岗侵蚀强度。结果表明:杨垄小流域不同崩岗侵蚀强度分为3类:2号,5号,10号,11号为高度侵蚀;8...

  •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峰丛坡地土壤入渗特征及其模拟

    作者:李春茂; 徐勤学; 吴攀; 韦蔚来 刊期:2019年第01期

    喀斯特峰丛坡地的水土过程基础研究相对短缺,阻碍了相关土壤水文机理认识和适合该区模型的构建。为探明峰丛坡地上土壤入渗性能及变化过程,提出适合峰丛坡地的土壤入渗模型,通过室内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了峰丛坡地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初渗率、稳渗率及平均入渗率,并利用Horton,Philip,Kostiakov及经验通用模型拟合其入渗过程并进行评价。...

  • 降雨侵蚀过程中红壤坡耕地地表汇流网络特征

    作者:张利超; 刘窑军; 李朝霞; 葛佩琳; 杨伟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为研究降雨侵蚀过程中南方红壤区坡耕地地表汇流网络特征,应用亚毫米级高精度激光扫描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在野外原位研究了南方几个典型母质发育的红壤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汇流网络特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在降雨侵蚀过程中,汇流密度和径流频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尤其是在第一场降雨过程中最为明显;(2)在第二、三场降雨侵蚀过程中...

  • 滇中亚高山典型森林林下植被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作者:侯芳; 王克勤; 宋娅丽; 李加文; 杨云陆; 李有邦 刊期:2019年第01期

    通过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滇中亚高山5种典型森林华山松(HSS)、云南松(YNS)、滇油杉(DYS)、高山栎(GSL)和常绿阔叶林(CL)林下植被(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各组分生物量、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5种森林群落中,林下灌木、草本和凋落物生物量变幅为1.47~11.19t/hm^2,0.01~0.63t/hm^2,7.85~46.73t/hm^...

  • 鄱阳湖湿地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垂直分布特征

    作者:李晓红 刊期:2019年第01期

  • 2001-2015年青藏高原草地碳源/汇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作者:周夏飞; 於方; 曹国志; 杨威杉; 周颖 刊期:2019年第01期

    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是估算区域植被碳源/汇的重要指标。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利用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测算了2001-2015年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同时,应用土壤呼吸模型估算了逐月平均土壤呼吸量(Rs),进而估算青藏高原草地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研究揭示了2001-2015年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NPP,NEP时...

  • 基于GIS技术的佳木斯地区农田开垦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作者:张旭光; 苗正红; 邱中军; 王宗明 刊期:2019年第01期

    基于GIS技术,利用1980年和2010年佳木斯表层(0-30cm)土壤有机碳数据,研究不同农田开垦方式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30年来佳木斯地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呈现减少趋势,从1980年土壤有机碳库350.68TgC减少到2010年的299.58TgC,主要减少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南部地区。30年来耕地面积增加了6790.44km^2,农田开垦(沼泽湿地、林...

  • 不同坡位植被生长状况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

    作者:雷斯越; 赵文慧; 杨亚辉; 吕渡; 白云斌; 何亮; 郭晋伟; 张晓萍 刊期:2019年第01期

    地形和土壤是影响植被群落的重要因素,植被生长状况与土壤养分含量随地形而变化。以吴起县枣庄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样方法对不同坡位草地植被群落进行了植被调查,采集0-20cm的表层土壤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研究不同坡位上植被群落与土壤养分变化关系,以期了解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机制,为当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

  • 全福庄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水氮浓度动态特征

    作者:闵惠琳; 宋维峰 刊期:2019年第01期

    为定量研究元阳梯田“四素同构”生态系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水氮浓度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元阳县全福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连续定位观测林地、村庄、梯田、河流4种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水中总氮(TN)、硝态氮(NO-3^-N)和氨态氮(NH^+4-N)浓度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各形态氮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1)4种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