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杂志简介:《水土保持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272/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土壤侵蚀、土壤资源、土地利用、西部大开发、全国生态环境整治方面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5-3409
国内刊号:61-1272/P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58
复合影响因子:1.19
总发文量:4302
总被引量:51260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6.1728
立即指数:0.0313
期刊他引率:0.9454
平均引文率:14.6108
  • 黄土沟壑区植被自我修复与物种多样性变化——以吴旗县为例

    作者:温仲明; 焦峰; 卜耀军; 焦菊英 刊期:2005年第01期

    以黄土高原典型沟壑区--吴旗县为例,通过对退耕或封禁后植被自然恢复过程及其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空间立地条件下,植被的演替变化规律不同:阳坡与峁顶的植被演替趋向形成以长芒草为主的群落类型,而阴坡则形成以铁杆蒿和茭篙为主的群落类型.综合整个植被演替过程,形成这些群落类型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随植被恢复演替,物种多样...

  • 黄土丘陵区人工与自然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以安塞县为例

    作者:卜耀军; 温仲明; 焦峰; 焦菊英 刊期:2005年第01期

    选取4个物种多样性指数对黄土丘陵区(安塞)主要的天然及人工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试图讨论植被恢复重建途径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处于植被自然恢复阶段的群落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在演替的第三阶段较高;人工灌木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都要大于人工草本群落,但是人工草本群落的均匀度指数要比人工灌木...

  • 模糊聚类和排序在植被演替研究中的综合应用

    作者:卜耀军; 温仲明; 焦峰; 焦菊英 刊期:2005年第01期

    应用模糊聚类和主成分分析(PCA)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物群落演替进行研究,以探讨该方法在植被演替研究中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将13个样地客观地划分为5个群系.结合不同群系的恢复时间,即可判定随时间变化而呈现出的植物群落演替序列:猪毛蒿群落-赖草群落-长芒草群落-铁杆蒿群落-沙棘群落.该演替序列与传统...

  • 陕北农牧交错带不同人工植被下的土壤质量研究

    作者:赫晓慧; 常庆瑞; 李锐; 温仲明; 杨勤科 刊期:2005年第01期

    以陕北农牧交错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人工植被下的土壤机械组成、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植被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人工植被的建立与生长,土壤质量总体趋于好转,但不同样地随着植被盖度和植被种类的不同,土壤质量差异很大;多年生乔木林改良土壤质量的潜力最高,耕作粗放的农地土壤质量有所下...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土壤速效N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作者:马祥华; 焦菊英; 温仲明; 白文娟; 焦峰 刊期:2005年第01期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中土壤物理特性变化研究

    作者:马祥华; 焦菊英; 温仲明; 白文娟; 焦峰 刊期:2005年第01期

    以黄土高原典型丘陵沟壑区--延安燕沟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黄土丘陵区退耕地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恢复年限、不同植被类型以及不同恢复方式下的土壤物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土壤含水量,草地>灌木地>乔木地,自然恢复>自然+人工恢复,随着退耕年限的不断增长,上层土壤含水量不断增加,下层不断降低,随土层不断加深,其含量逐步趋于稳定;对于0~60 c...

  • 黄土高原地区辽东栎群落区系研究

    作者:张树杰; 李登武; 温仲明; 闫维恒 刊期:2005年第01期

    根据吴征镒、王荷生区系分析方法,对秦岭区和陕北区辽东栎群落植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北坡辽东栎群落共有31科60属67种,陕北区共有27科42属51种.秦岭区辽东栎群落与陕北区相比,物种组成较丰富,层次和层片结构较复杂,两地群落相似性不高,这与两地群落的生境条件关系密切.从属和种的区系成分分析来看,两地辽东栎群落的区系性质是温...

  •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环境效应分析

    作者:焦峰; 温仲明; 李锐 刊期:2005年第01期

    退耕还林(草)是黄土高原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深入,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也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对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影响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生态和社会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黄土高原尚待或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 黄土丘陵区(安塞)县域尺度土地类型结构评价

    作者:焦峰; 温仲明; 李锐 刊期:2005年第01期

    从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依据安塞县气候、地质地貌、地表物质、地形、水文、动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特点,对安塞县土地类型进行分类和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安塞县土地类型结构特点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为安塞县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本理论与数据支持.

  • 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及其结构评价

    作者:焦峰; 温仲明 刊期:2005年第01期

    从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出发,依据安塞县气候、地质地貌、地表物质、地形、水文、动植物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特点,对安塞县土地类型进行分类和划分,在此基础上,对安塞县土地类型结构特点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和评价,为安塞县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本理论与数据支持.

  • 3S技术在现代景观格局中的应用

    作者:卜耀军; 温仲明; 焦峰; 焦菊英 刊期:2005年第01期

    "3S"技术即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由于具有快速、实时(或准时)地采集存储、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与地球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能力,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经渗透到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主要论述3S技术在现代景观格局中如何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和未来展望.

  • 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的外部性及其对策

    作者:张树杰; 温仲明; 焦峰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环境影响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系统地对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的外部性表现、外部性影响的经济量化分析以及环境影响的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当前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外部性给予探讨,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环境效应研究

    作者:赵米金; 徐涛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环境效应问题一向都是研究的重点.结合近年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环境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全球气候、大气质量以及区域土壤、水文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了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亟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 TOPMODEL模型研究进展与热点

    作者:王润; 刘洪斌; 武伟 刊期:2005年第01期

    TOPMODEL是一种基于物理过程的半分布式水文模型,该模型以计算地形指数的空间格局来反映流域饱和缺水量的空间分布,物理意义明确.介绍了TOPMODEL的原理,以及地形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讨论了TOPMODEL与GIS集成,以及模型尺度等热点问题.

  • 滇中高原不同植被恢复条件下土壤肥力和水分特征研究

    作者:侯永平; 段昌群; 何锋 刊期:2005年第01期

    在干湿不同季节分析滇中高原不同恢复措施下群落的土壤肥力条件和土壤水分条件, 结果表明,无论干湿季节,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类型的植被中由优到劣依次为次生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云南松林、桉树林、荒坡灌草丛;各种植被对0~30 cm的剖面层次的土壤肥力影响最大,自然恢复更新的植物群落对0~30 cm土层的肥力影响显著优于人工林,其变化幅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