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杂志简介:《水土保持通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94/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试验研究、研究简报、应用技术、综合治理、综合研究、简讯、专家论坛与介绍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保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国际刊号:1000-288X
国内刊号:61-1094/X
全年订价:¥ 31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4
复合影响因子:0.66
总发文量:4016
总被引量:35581
H指数:53
引用半衰期:6.7536
立即指数:0.0269
期刊他引率:0.9053
平均引文率:17.3522
  • 河水漫溢干扰对土壤盐分的影响——以塔里木河下游为例

    作者:徐海量; 张沛; 赵新风; 张鹏; 凌红波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漫溢后出现明显的植被群落变化的原因和不同漫溢方式对表层土壤盐分的影响,为塔里木河下游植被恢复和人工植被的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土壤溶液电导率法测定塔里木河下游漫溢区和非漫溢区399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盐分含量,探讨不同漫溢干扰方式对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 塔里木河下游土壤的含盐量较高,但在漫溢干扰后土壤表层...

  • 降雨因子对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的影响

    作者:林锦阔; 李子君; 许海超; 姜爱霞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等降雨因子对沂蒙山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的影响,为该区水土流失防治、水土保持规划、生态建设等提供参考。[方法] 对沂蒙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径流小区(自然荒坡和荞麦、野生牧草和花生)两两对照并且进行连续3 a的定位观测,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 (1)降...

  • 酶与茶皂素组合液对重金属Cd和Pb复合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作用

    作者:林维晟; 施小聪; 廖素兰; 许海皇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α-淀粉酶与茶皂素对污染土壤中的Cd,Pb洗脱效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 以重金属Cd,Pb污染的耕作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α-淀粉酶和茶皂素复合淋洗对Cd,Pb污染土壤进行生态修复,并测定土壤淋洗前后Cd,Pb形态的变化。[结果] 在反应时间12 h,pH 4.0,反应温度30℃,茶皂素溶液和酶溶液配比4:1条...

  • 黄土丘陵区不同林龄人工刺槐林下植被及土壤系统演变特征

    作者:董生健; 何小谦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生长过程中土壤-植被系统演变特征,揭示刺槐林对草地生态系统恢复产生的生态效应。[方法] 以陕西省黄土地区5,10,15,20年生人工刺槐林为对象,通过调查每个样地的土壤性质和地表植被特征,分析黄土丘陵区人工刺槐林生长过程中土壤-地表植被的变化。[结果] 随着人工刺槐林的发育,刺槐的冠幅、树高、分枝数和...

  • 鄂尔多斯植被的NDVI 3g动态及气候响应

    作者:韩瑞梅; 刘培; 马超; 马超然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鄂尔多斯地区生态格局以及在全球变化下的自然演变规律,揭示中国西部矿区人工扰动生态环境的时空变化。[方法] 利用1982-2012年GIMMS NDVI 3g数据集和年均气温、降水量等气象数据,分别进行最大值合成、反距离加权法插值、线性回归与变化率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处理,揭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趋势下蕴含的植物生理学机理,及其对气温和...

  • 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植被恢复土壤养分的制约性因子

    作者:刘根华; 查轩; 周文芳; 白永会; 康佩佩; 王庚; 黄少燕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揭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制约性因子,为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花岗岩风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差异较大的4种马尾松样地的0-5,5-20,20-40 cm的土壤养分试验分析。[结果] (1)恢复较差的马尾松林地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均...

  • 土壤结构改良剂对皖南旱地红壤水分特征的影响

    作者:潘金华; 庄舜尧; 史学正; 曹志洪; 蔡宪杰; 程森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土壤结构改良剂对皖南旱地红壤孔隙、容重及水分特征的影响,为皖南旱地红壤改良、提高土壤持水保水与抗旱保墒性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硅藻土(通气性Si改良剂)、泡沫沙类改良剂(T20)和无机矿石类改良剂(G20)等3种土壤结构改良剂,设置1%,2%,5%与10%的4个添加比例,进行土壤物理性状与水分特征测试。[结果] 硅藻土与T20均...

  • PT菌剂对陕北黄土区土壤性质和油松苗木的影响

    作者:于海艳; 张国全; 孙宾; 聂立水; 朱清科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PT菌剂对陕北黄土区土壤性质和油松苗木的影响,为干旱和半干旱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陕西黄土高原丘陵区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2013年3-10月),以常规施肥为对照,以上、中、下3个坡位为区组,研究施用PT菌剂对6年生油松苗木地径、树高、成活状况以及0-60 cm这3个不同层次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施用P...

  •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的冻融特征

    作者:王晶; 韩霁昌; 张扬; 王欢元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揭示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冻融特征及其对风蚀的影响,为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气象资料和土壤观测数据,结合含水量变化规律,以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为研究对象,沙土为对照,探究2种土壤冻结层形成差异、冻融过程及积雪消融特点。[结果] 由于含水量的差异,复配土壤与沙冻结层形成特点具...

  • 黄河三角洲长期人工林地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作者:杜振宇; 董海凤; 井大炜; 马丙尧; 刘方春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河三角洲长期人工林对盐碱土壤有机碳库的作用效果,为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参考。[方法] 以刺槐、白蜡、白榆和臭椿纯林以及刺槐-白蜡、刺槐-白榆和刺槐-臭椿混交林等近30 a的7个长期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分别设置标准池,采用多点混合采样法,研究土壤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 3个...

  • 放牧对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高明华; 乌仁其其格; 巴特尔; 穆艳红; 王金; 赵慧如; 孟庆涛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放牧对羊草群落和贝加尔针茅群落的影响,为草原土壤的保护和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样地,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在放牧干扰下,以羊草为建群种的群落所受的影响比贝加尔针茅群落小,植物群落盖度、高度和Simpson指数明显高于贝加尔针茅群,物种多样性更丰富,生长情...

  • 生物腐植酸对露天矿排土场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作者:张志玲; 王东丽; 尹志刚; 刘毅; 雷虹; 姜东奇; 苑子琦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生物腐植酸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露天矿排土场的土壤质量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腐植酸含量(0~400 kg/hm^2)对露天矿排土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榆树(Ulmus pumila)林、荆条(Vitex negundo)林、农田、未复垦土地]下黑麦草(Lolium multif...

  • 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无机碳的影响

    作者:刘哲; 陈懂懂; 李奇; 赵亮; 徐世晓; 赵新全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无机碳含量及储量的影响,为青藏高原区域碳增汇原理及草地管理实践提供科学支撑。[方法] 选取围栏封育地、自由放牧地、多年生人工草地、补播地及黑土滩型退化草地5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无机碳的含量和储量、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无机...

  •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整地方式下退化草地植物群落恢复特征

    作者:王月玲; 王思成; 蔡进军; 董立国; 许浩; 李生宝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分析2种造林整地措施处理后的草地植物群落特征,为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固定样地与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比了“88542”水平沟、鱼鳞坑2种不同整地方式下群落动态特征。[结果] (1)在一定的时间尺度上,生境的异质性对鱼鳞坑整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影响较大,整地方式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

  • 还田秸秆及其腐解产物的吸水能力研究

    作者:李继福; 胡敏; 鲁剑巍 刊期:2016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水稻、小麦和油菜作物秸秆的腐解规律及其对秸秆吸水能力的影响,为农田秸秆资源有效利用和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尼龙网袋法进行试验研究。[结果] 在土壤水分饱和状态下,3种秸秆腐解速率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缓慢的特点。培养结束(110 d)时,水稻、小麦和油菜秸秆的累积腐解率分别为67.8%,55.5%和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