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通报

水土保持通报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杂志简介:《水土保持通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94/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试验研究、研究简报、应用技术、综合治理、综合研究、简讯、专家论坛与介绍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保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国际刊号:1000-288X
国内刊号:61-1094/X
全年订价:¥ 31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4
复合影响因子:0.66
总发文量:4016
总被引量:35581
H指数:53
引用半衰期:6.7536
立即指数:0.0269
期刊他引率:0.9053
平均引文率:17.3522
  • 北京市松山不同海拔油松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作者:鲁绍伟 高琛 李少宁 陈波 潘青华 张玉平 刊期:2014年第01期

    以北京市松山4个海拔梯度(751,890,1012和1211m)的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Carr)天然林为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枯落物总蓄积量、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和最大持水率均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2)枯落物的总储量为9.03~27.75t/hm2,最大持水量为26.66~90.54t/hm2,与浸泡时间呈明显的对数...

  • 大兴安岭典型针阔混交林区土壤持水效应

    作者:罗金明 王永洁 陈凯 胡守才 刘志远 刊期:2014年第01期

    受地貌条件的影响,大兴安岭低山丘陵地区土壤的水、热性质出现分异,发育的土壤类型以及植被都表现出典型的高寒森林湿地中域景观特征。沿局部分水岭向河谷低漫滩发育4种土壤类型,依次为塔头苔草草甸土-灰色森林土-白浆土-暗棕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湿地存在明显的冻融过程,冻融作用的影响下森林湿地表层的水分数量和状态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在...

  • 不同菌根类型森林净初级生产力对降水的响应

    作者:石兆勇 张凯 苗艳芳 王发园 刊期:2014年第01期

    基于全球森林数据库,建立了包括全球森林的菌根类型、净初级生产力(NPP)和年平均降水量等指标的新数据库,分析了6种菌根类型森林的各组分NPP对年平均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所有菌根类型的森林中,森林总NPP、地上NPP和树叶NPP都随年平均降水量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地下NPP、树木主干NPP以及细根和粗根NPP则因菌根类型的不同,对...

  • JagC162对黄土坡面降雨入渗的调控效应研究

    作者:焦念 王占礼 刘俊娥 刊期:2014年第01期

    在土壤中添加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新兴的水土保持措施,阐明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可为黄土坡面水土流失治理及其措施选择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新化学材料JagC162对黄土坡面降雨入渗的调控效应。主要结果有:(1)撒施不同剂量JagC162后,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入渗率呈减少的趋势,撤施JagC162的入渗率减小速率均小于裸土;降雨...

  • 坡耕地甜玉米地膜覆盖间作模式水土保持效应

    作者:安瞳昕 贺佳 杨友琼 韩学坤 周锋 吴伯志 刊期:2014年第01期

    针对云南省山地种植措施不合理,水土资源流失严重的现状,进行了甜玉米间作草带和辣椒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集中的6,7,8这3个月,间作处理的径流量比单作处理的径流量平均减少了29.08%,侵蚀量平均减少了52.36%。B处理(甜玉米盖膜+牧草)的总径流量比D处理(辣椒单作)减少了85.05%,B处理的总侵蚀量比C(甜玉米盖膜...

  • 宁夏盐池县草地沙化对植被与土壤特征的影响

    作者:毛思慧 谢应忠 许冬梅 刊期:2014年第01期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盐池县不同沙化程度下草地植被特征和土壤特性的变化,以探讨植被和土壤对沙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草地沙化程度的加剧,植被组成发生变化,多年生草本植物呈逐渐减少,一年生草本植物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轻度沙化草地到中度沙化草地增加,自中度沙化草地至极度沙化草...

  • 针叶与阔叶树根系对土壤抗剪强度及坡体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李云鹏 张会兰 王玉杰 王云琦 朱锦奇 刘勇 刊期:2014年第01期

    重庆缙云山地处三峡库区,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由于地势特点,坡面极易发生土壤侵蚀及浅层滑坡,因此,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效防止灾害发生是该地区的重点防治工作。选取了同种根构型的针叶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和阔叶树种(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e),比较其提高土壤抗剪强度的作用强弱,并分析根面积比...

  • 沙袋沙障对流动沙丘地表风沙及植被恢复的影响

    作者:袁立敏 高永 汪季 闫德仁 胡生荣 张兴源 吴昊 刊期:2014年第01期

    为了解沙袋沙障对风沙及植被生长的影响,通过野外观测和样方调查法对铺设沙袋沙障沙丘风速、植物种数、植株密度、高度和盖度进行了调查,测定了对0-30cm输沙量。对1m×1m,2m×2m,3m×3m方格沙袋沙障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输沙特征值及植被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袋沙障能够有效地提高防风效能和增加地表粗糙度,且随着规格的增大防...

  • 五节芒等植物水土保持效果试验研究

    作者:谢金波 王敬贵 刊期:2014年第01期

    选取香根草、象草和五节芒3种植物在中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山坡进行水土保持成效试验。对不同试验小区的土壤理化性状、径流量与水土流失量等指标进行了近3a的观测,结果表明,3种植物均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与香根草和象草相比,五节芒在增加地表覆盖,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拦蓄径流泥沙,改良微地貌,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

  • 暗棕壤坡耕地水保耕作保水保土效益分析

    作者:许晓鸿 任丽 崔斌 张瑜 王永丰 隋媛媛 崔海锋 刊期:2014年第01期

    结合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实际利用情况,以不改变原坡面参数为前提,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对5°和8°坡耕地3种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径流量和产沙量进行了观测,并分析了暗棕壤坡耕地不同坡度下不同耕作方式的保水保土效益及其产流主导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耕作措施对地表径流量影响差别很大,表现为8。横垄玉米〉8。横垄玉米+秸秆还田〉5。横垄玉米...

  • 水分和铅双重胁迫对紫穗槐苗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伍欢 王进鑫 张青 刘俊峰 邹朋 刊期:2014年第01期

    为了探讨在水分和铅双重胁迫条件下,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苗木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采用旱棚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100%,80%,60%和40%)和铅胁迫处理(土壤中铅含量分别为0,1000,2000,4000和6000mg/kg)及其双重作用对紫穗槐苗木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

  • 灌溉方式对杨树根系分布及硝态氮运移的影响

    作者:井大炜 刊期:2014年第01期

    为了在传统灌溉模式的基础上探寻-种更实用有效的替代方式,以欧美1-107杨为试材,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常规漫灌(FI)和畦灌(BI)两种灌溉方式下1-107杨在0-1O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水势、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及硝态氮运移的规律。结果表明,BI在0-40和60-100cm土层的含水量、水势均显著降低,且土层越深差异也越大,说明畦灌下的水分深层渗漏明显...

  • 灌溉后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水分蒸发过程的影响

    作者:张兴娟 王志敏 郭文忠 李亮 李宁 薛绪掌 刊期:2014年第01期

    土壤蒸发是土壤损失水分的重要途径,在北方旱区土壤蒸发失水量可达同期降水量的50%或更多,小麦全生育期棵间土壤蒸发占农田蒸散量的66%。因此,研究土壤水分蒸发过程和减少土壤表面水分蒸发途径对于寻找高效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称重式蒸渗仪初步研究了灌溉后不同处理措施对土壤水分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

  • 老秃顶子保护区水源林主要乔木树种种间关系

    作者:郭文体 陈丽华 周娟 李长暄 李海燕 徐英华 刊期:2014年第01期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应用χ2检验、Ochiai关联度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研究了老秃顶子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林群落内16种主要乔木树种的种间联结性和相关性。结果表明,所有种对中,多数种对间关联程度为不显著水平,呈极显著相关和显著相关的种对数相对较少,表明群落内多数乔木树种间关系较松散,未形成明显的总体关联性...

  • 巨尾桉工业原料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作者:赵一鹤 张静美 杨宇明 李昊民 刊期:2014年第01期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巨尾桉工业原料林下植物多样性、土壤因子的变化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指数是草本层最高,而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是灌木层最高。巨尾桉林地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为:母质层〉淀积层〉腐殖质层,有机质、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规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