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

诗书画杂志 省级期刊

Poetry Calligraphy Painting

杂志简介:《诗书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7-149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著述、典范、文献、专题、关注、重温、视域、诗魂、笔道、真境、论坛、佳作、赏会、开卷、讲席、现场

主管单位: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山东商报》社、中央美术学院
国际刊号:2095-3674
国内刊号:37-1490/J
创刊时间:2011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山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777778
总发文量:629
总被引量:77
H指数:2
平均引文率:1.5902
  • 论章太炎对唐代文章的批评

    作者:徐国荣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文学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唐诗可谓达到诗之顶峰。这几乎是古今学人的共识。但章太炎却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在很多文章与讲演中对唐代文学在总体上评价不高,甚至有卑视之倾向。且不论被他视为“始造意为巫蛊媒嫡之言”的唐人小说,

  • 语言文字之学与章太炎对中国政教的论述

    作者:王锐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章太炎一生的学术活动中,致力最多的当属语言文字之学。他之所以被称为“清学殿军”,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小学功底充分继承了清代朴学之传统。章氏晚年向弟子回忆自己的治学生涯,特别提及:

  • “学衡派”与白璧德的百年际会

    作者:张源 刊期:2016年第02期

    《学衡》杂志及随之得名的“学衡派”从诞生之日起,便没有受到严肃的对待。不论是自鲁迅《估〈学衡〉》。之后的各种批判文章,还是自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之后的各种现代文学史(论),多以“掊击新文化”的“反对党”目之,而草草一笔带过。新中国成立之后,《学衡》及“学衡派”的名誉再创历史新低,

  • 重识“学衡派”——《“学衡派”编年文事》导言

    作者:沈卫威 刊期:2016年第02期

    确立“学衡派”成员和“学衡派”报刊的依据是以下几点:1.据《吴宓自编年谱》所示,在《学衡》杂志社第一次会议上,梅光迪宣布其清高之主张,谓《学衡》杂志应脱尽俗氛,不立社长、总编辑、撰述员等名目,

  • 从曹经沅移居唱和看传统诗学的嬗变

    作者:马国华 刊期:2016年第02期

    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三年间,围绕《国闻周报·采风录》主编曹经沅(1892~1946)的迁居,旧诗界数百人唱和赓续,规模之大,新文学阵营亦有所不逮。通过相关文献,梳理曹经沅的诗学历程,再现唱和诗潮的细节,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评价这一文化事件,更可由此触及此时传统诗学发展嬗变的具体形态。

  • 作为隐喻的公共题材:时空错乱下的“遗民诗学”

    作者:潘静如 刊期:2016年第02期

    辛亥以后,与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一样,经历“国变”的一批士人选择以清遗民自居。学术界通常还会把他们加以分类,分为政治遗民、文化遗民两类。这极大地丰富了清遗民的“义蕴”,但是在笔者看来,此间犹有“剩义”。清遗民酬唱的“公共题材”实际上蕴涵着极其隐微的“遗民诗学”,是政治遗民、文化遗民这两种范畴所不能概括的。

  • 一桩蹊跷奇特的史学公案——为日伪文化服务的《流民图》是怎样变成抗日爱国经典的

    作者:林木 刊期:2016年第02期

    本文或许要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史上一篇涉及二十世纪最让人关注作品之一《流民图》,而在发表上又一波三折极具戏剧性的文章。在《中国书画报》以连续五个月十数篇文章对抗战时期蒋兆和《流民图》的政治性质进行尖锐的针锋相对的辩论之后,在《流民图》因笔者对其抗战时期尴尬失节背景的揭露而被取消参加二O一五年国家庆祝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战争...

  • “玫瑰村”的故事:司徒乔女儿司徒双讲述家庭老照片里的往事

    作者:曹庆晖 刊期:2016年第02期

    二○一四年七月五日,年届八十的司徒双老师应邀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含泪画下去—司徒乔艺术世界的爱与恨》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曹庆晖副教授讲述家庭老照片里的往事。司徒双是著名画家司徒乔(1902-1958)的二女儿,她一九九五年退休前一直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拥有巴黎大学艺术史博士学位。

  • 混杂文化——从外部审视中国当代文化

    作者:米歇尔·康·阿克曼 刊期:2016年第02期

    如果你问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西方人关于中国当代文化的话题,而这个西方人恰好不是中国问题专家,那么,他的回答几乎是可以预料的:他所知道的事情就是介于"不知道"和"艾未未"之间。如果恰巧此人还对文学或电影感兴趣的话,他也许还能说出个莫言或者张艺谋的。对中国当代文化如此无知,当然很不像话。但另一方面,当我们谈论中国当代文化的时候,

  • 从外看到里:出自中国的30年当代艺术

    作者:米歇尔·康·阿克曼 刊期:2016年第02期

    在今天,下笔表述"中国当代艺术",与其说不易,不如说不可能。那些纯粹属于中国文化本原的艺术作品,即当代水墨写意艺术,只在中国艺术圈内被看重,而在全球艺术的格局里还处于边缘地位。所以可供我们谈论的,是出自中国的当代艺术。放眼望去,中国国内及国际上的艺术展览丰富多彩,艺术作品多种多样,在各种市场及拍卖行价格飙升,无不显示一片繁荣,已...

  • “形式”之于“形势”的遮蔽——二十世纪上半期书法美学“形式”观念批评

    作者:萧庆祥 刊期:2016年第02期

    二十世纪书法美学理论中,"形式"无疑成为一个带有强烈"修辞的优势"的词语,以至于在当下泛化为"视觉效果"之类的外在感性表述。以"形式分析"为手段的书法教学,往往仅仅出发于表面的形式规律,尤其不能深入其形上学依据和内在生成方式。形式,俨然已经替代、遮蔽了传统书论以"形势"为中心概念的话语结构,

  • 记忆的迷宫

    作者:黄专 刊期:2016年第02期

    从某一点开始便不复存在退路,这一点是能够达到的。—卡夫卡记忆是我们在虚幻的王国中为心灵建造的一块可以栖身的墓穴。—张晓刚人的事功伟业和渺小生命赖时间而呈现,而时间又是这一切的主宰者和终结者,时间是人无法超越的自然法则,它既是一种绝对的存在,又是存在的最大敌人,所以,悲观的斯多噶哲学家塞内卡说:"除了时间,我们一无所有。"记忆...

  • 张晓刚视知觉呈像的形式来源

    作者:严善錞; 邵宏 刊期:2016年第02期

    艺术研究者对风格的描述,主要关涉三个方面:形式要素(form elements)、形式关系(form relationships)和作品的品质(qualities)。(1)按照这种观点,张晓刚是在一九九四年(36岁),以创作"血缘-大家庭"系列而建立起自己风格的,并在短短的三五年时间里,迅速产生了国际性影响。他在后来的回忆中反复说明,这一时期的工作,就是抛弃过去那种...

  • 假园记——现实体验与当代艺术的“假园”

    作者:廖雯 刊期:2016年第02期

    就"人为建造"而言,园都是"假园"。中国"园"字外面这个大"囗(音围)",透露了"园"有史以来就是人为圈围的,早期还有细分,"园"植花木,"圃"种菜蔬,"囿"养兽禽。西方"Garden"是古希伯莱语"Gen"和"Eden"的结合,前者是"篱墙",后者是"乐园"。就"人心需求"而言,园都是"真园"。"囗"出一块领地─除了"占有"的欲望,人性...

  • “假园”座谈

    刊期:2016年第02期

    时间:2016年3月31日地点:本刊编辑部寒碧(《诗书画》杂志):谢谢。我们开门见山。请诸位前来座谈,对"假园"表达观感,我的设想,就是跨界对话,策展者、艺术家及学人、首先各精专门,其次间距要远,比如高建平治美学,任剑涛治政治学,高全喜治法哲学,龚鹏程治经史之学,知识背景不同,理解方向各异,差别越大,馀裕越广,内足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