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技

食品科技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食品科技》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511/T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生物工程篇、食品开发篇、肉类研究篇、粮食与油脂篇、提取物与应用篇、添加剂与调味品篇、食品安全与检测篇、广告书评

主管单位:北京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5-9989
国内刊号:11-3511/TS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75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29
复合影响因子:1.05
总发文量:9695
总被引量:65322
H指数:52
引用半衰期:6.1515
立即指数:0.0604
期刊他引率:0.9203
平均引文率:12.7457
  • 产红色素赤红球菌的筛选鉴定和产色素条件的优化

    作者:于淼; 侯莉; 黄娟; 张琳; 黎恒; 王德培 刊期:2017年第02期

    将一株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产红色素菌株采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根据菌株的16Sr DNA序列分析结果及生理生化特性,该菌株归属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试验对赤红球菌发酵色素培养基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确定最优培养基配方为:果糖10 g/L、蛋白胨5 g/L、酵母粉15 g/L、氯化钠10 g/...

  • 窖泥细菌群落结构与基酒挥发性组分相关性分析

    作者:曾丽云; 袁玉菊; 张倩颖; 罗雯; 吴正云; 张文学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阐明窖泥微生物与白酒风味的关系,采用气相色谱技术(GC)对浓香型白酒基酒样品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分析,共检出7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酯类29种,醇类16种,酸类12种,酮类3种,其他化合物8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酒样挥发性组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种酒样共分成3类,分别为以己酸乙酯为主的老窖池下层糟蒸馏所得基酒、以乳酸乙酯为主的新窖...

  • 优选酿酒酵母生理特性的研究

    作者:于春涛; 刘超 刊期:2017年第02期

    对河北昌黎维加斯葡萄酒厂筛选出的4株优良酿酒酵母进行生理特性的研究,通过对菌株的嗜杀性、产泡性、产H2S性、絮凝性以及发酵性能等综合考虑,结果显示,菌株SSG508的生理特性最佳,符合我国地域特色葡萄酒生产的条件。

  • 香蕉牛乳保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分析

    作者:向琴; 刘波; 唐洁; 刘媛; 李启明; 赵彩霞; 陈廷廷 刊期:2017年第02期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香蕉牛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提取、检测和定量分析,并对主要风味物质进行含量跟踪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对香蕉牛乳风味贡献较大的风味物质有...

  • PET瓶装香蕉牛乳的品质变化及其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

    作者:刘波; 唐洁; 向琴; 刘媛; 康年松; 陈廷廷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以经无菌灌装系统制成的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瓶装香蕉牛乳为研究对象,对贮藏在4℃、常温(12℃)、37℃和55℃条件下香蕉牛乳的感官品质、蛋白水解度、脂质氧化程度、酸度、p H值、脂肪上浮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在Arrhenius方程基础上,建立了酸度与贮藏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酸度作为指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预测...

  • 壳聚糖太行菊精油涂膜对圣女果保鲜效果研究

    作者:葛水莲; 陈建中; 李丹花; 邢浩春; 王更先; 刘凡凡 刊期: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太行菊精油对圣女果保鲜的效果影响。方法:将太行菊精油辅以壳聚糖涂膜处理圣女果,测定采后贮藏期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太行菊精油可以提升圣女果的外观品质,使硬度、Vc含量、总酸含量的减少速度减慢,也可以使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细胞膜透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增加的速度减慢,同时能够较好地抑制圣女果的呼吸,降低SOD活性...

  • 蚯蚓体腔液对贮藏圣女果的保鲜研究

    作者:田华; 陈乐玲; 钟晓航; 骆亚茹; 孙雪玲; 靳茜茜; 庞倩倩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以圣女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稀释度的蚯蚓体腔液对圣女果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4个处理组圣女果的贮藏品质逐渐下降,外观表现为色度变暗,果肉软化,腐败率增加。结合感官评价得分、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4个测定指标,保鲜效果最佳的处理组为蚯蚓体腔原液处理组。

  • 整粒高粱酿造浓香型白酒生香发酵工艺的开发

    作者:毛洪川; 许德富; 陈晓明; 张良; 敖宗华; 李河 刊期:2017年第02期

    利用整粒高粱为原料开发了一套以剥离产酒与生香发酵为特点的新型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确定了整粒高粱酿造浓香型白酒的生香发酵工艺参数:配糟比1:(3~4);产酒糟醅与出甑母糟拌合后堆积培菌,并以堆积培菌糟接种下轮母糟,最高可降低大曲用量74%,最佳发酵周期为60d,此时出酒率高达42.6%(63°计),原酒总酸总酯含量分别为(1.38±0.041)、(4.94±...

  • 桂花酒的制备与其香气成分分析

    作者:杨淇; 吴正云; 张文学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以桂花和白酒为原料,采用浸泡法制备了桂花酒产品。以黄酮的溶出为指针,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了桂花酒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50、酒度55°、浸泡时间7 d,储存容器为玻璃罐;通过主要香气成分气-质(GC-MS)分析,从桂花酒香气成分中,检测出24种挥发性成分,并确认到芳樟醇、紫罗兰酮等5种香气成分来源于桂花。研究结果为桂...

  • 海南咖啡超微粉的颗粒特征及加工适性研究

    作者:文娜娜; 张海德; 何余勤; 曾颖; 李雄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了研究咖啡超微粉的颗粒特征及其对加工适应性的影响,探究适于加工的最佳粒度。先制备出不同粒度大小的咖啡粉,采用现代仪器考察各咖啡粉的粒度分布、微观结构、红外光谱吸收,测定其溶解性和分散性、持水性、持油性。结果表明,咖啡粉所测粒径基本与不锈钢筛孔一致,不同颗粒大小咖啡粉红外吸收峰大致相同;粒度小的咖啡粉比表面积大,咖啡粉的粒...

  • 柠檬醛微胶囊的制备及吸水性对微胶囊结构性能的影响

    作者:张松; 陈娟; 尹学琼; 邱碧宁; 朱莉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以壳聚糖、海藻酸钠、氯化钙为复合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柠檬醛微胶囊,研究了壳聚糖、氯化钙、海藻酸钠用量对微胶囊含油量、粒径以及孔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确定了柠檬醛微胶囊的最佳制备条件,并测试了其缓释性能。柠檬醛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在壳聚糖1.2011 g/50 mL H_2O、海藻酸钠3 g/100 mL H_2O、氯化钙1.5 g/50 mL H_2O、精油1 ...

  • 冬虫夏草促进PM2.5超细颗粒物排出的作用和机制探讨

    作者:劳乔聪; 孙岚; 张英鸽; 蔡宏伟; 肖瑛; 李静; 江晓梅; 李春启 刊期:2017年第02期

    目的:考察冬虫夏草对体内PM2.5超细颗粒物排出的影响和机制探讨。方法:对斑马鱼卵黄囊内注射纳米活性炭颗粒制备斑马鱼PM2.5超细颗粒物排出模型,分别给予培植冬虫夏草和野生冬虫夏草干预后,观察其对纳米颗粒从斑马鱼体内排出进入肠道的影响;采用静脉注射给予纳米活性炭建立斑马鱼PM2.5超细颗粒物吞噬模型,分别给予培植冬虫夏草和野生冬虫夏草...

  • 富硒黄豆和绿豆芽苗菜生产工艺研究

    作者:史祥宾; 刘凤之; 王孝娣; 曾冠军; 施恢刚; 魏长存; 王海波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以黄豆和绿豆作为研究材料,设置不同的氨基酸硒水溶制剂浸种和喷淋浓度处理,研究富硒芽苗菜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氨基酸硒水溶制剂浸种和喷淋均可以显著提高黄豆和绿豆芽苗菜的硒含量,且绿豆芽苗菜的硒含量显著高于黄豆芽苗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硒水溶制剂喷淋和浸种可以提高黄豆和绿豆芽苗菜的生物量、轴径、胚轴长、胚根长、游离氨基...

  • 大豆粉生产的主要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变化研究

    作者:李治明; 尹学琼; 张琳; 梁振益 刊期:2017年第02期

    黄豆、黑豆、绿豆经发芽处理后,采用在4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制成营养粉。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探索主要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变化。结果表明:蛋白质、总糖、Vc、脂肪4种主要营养物质以及钙、铁、铜、锌4种元素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磷、镁、锰几乎在生长期间没有变化;铅在发芽整个过程中未检出。通过计算不同发芽...

  • 不同羽扇豆粉气流分级物的物化性质差异性研究

    作者:周中凯; 郭晓娟; 闫婵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以羽扇豆粉为原料,对其进行脱脂、研磨和气流分级处理后得到粗粉、腔细和细粉3个分级样品。然后对其蛋白含量、抗氧化性、颗粒形态、粒径分布和热稳定性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气流分级法能改变分级产物中蛋白含量,但对其抗氧化性的影响不明显。扫描电镜和粒径分布结果表明分级造成蛋白更多地集中在细粉中,粗粉中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热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