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家

设计家杂志 省级期刊

Designer & Designing

杂志简介:《设计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视点、人物、空间印象、设计人生、设计人札记、家居物语

主管单位:上海吾爱庐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吾爱庐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188
总被引量:99
H指数:3
  • 独立思考 自由创造

    作者:许晓东 刊期:2010年第02期

    "目前,这个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多元状态,它提供给个人以足够的自由和机会,但同时个人也要克服来自强大体制的一些束缚和影响,就比如说你们现在愿意采访像我这样独立执业的建筑师,那说明现在至少是认可独立的建筑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对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所起的影响。"这是上海"德默营造"创始人陈旭东在接受我们采访时

  • 突破·融合——记“设计的立场:来自中荷建筑、服装、产品与书籍设计的八种态度”展

    作者:吴泽源 刊期:2010年第02期

    荷兰建筑学会(NAI)与荷兰设计、时装与建筑设计协会(DutchDFA)共同举办的建筑艺术展览"设计的立场——来自中荷建筑、服装、产品与书籍设计的八种态度",于2010年3月6日在上海的荷兰文化馆正式拉开序幕,至2010年3月28日结束。此次展览汇集了来自中、荷的八位优秀设计师的作品。

  • 研究民居与聚落深层逻辑,创作反映地域特征的新建筑——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王路

    作者:赵夏榕 刊期:2010年第02期

    教书,做设计,当杂志主编……王路的工作,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总是"在路上"。大学后期和研究生阶段,他跟随单德启、汪国瑜等先生到多个省份,调查研究传统民居和聚落。其后,又到德国汉诺威大学,继续研究乡村建筑,"跟着老师在德国跑"。1997年回国后,也常常带着学生,继续在实际研究的"前线"跑着。

  • 起点 终点 修炼——访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董豫赣

    作者:许晓东 刊期:2010年第02期

    自认为好为人师,被合作者评价为"愿意帮助一切在建筑学上需要帮助的人",近年来醉心于中国园林研究的董豫赣,在谈及自己的建筑历程时,颇有点名士派——以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从容应对一切过程里的所得与不足。

  • 依据特定的设计条件,解决具体的设计问题——访北京百子甲壹建筑工作室创立人 彭乐乐

    作者:许晓东 司阿玫 刊期:2010年第02期

    从最初的北兵马司剧场的改造项目,到后来北京宋庄的一系列艺术家工作室,彭乐乐通过一个个作品,逐步诠释出对建筑的思考与理解。工作室的运作渐入佳境,建筑师在专业上的发挥意兴正浓;对于建筑设计本身,彭乐乐无意总结主张、理论等概念,她着眼于每个明确而又具体的思考:依据特定的设计条件,解决具体的设计问题。

  • 从本原出发——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设计工作室主持人 李兴钢

    作者:赵夏榕 刊期:2010年第02期

    用二元的视角来看待李兴钢,不难得到一个"对立统一"的印象:他谨慎、不轻易谈及"主义"和"主张",正面承认和面对工作中的妥协、合作。同时,他在设计和写作中,也并不回避自己对于空间、自然、人的丰富感受力,以及充沛的感受力。"对我来讲,我没觉得是矛盾的。"

  • 让建筑成为文化链条中的一环——访“德默营造”创始人 陈旭东

    作者:司阿玫 刊期:2010年第02期

    陈旭东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这段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却不能满足他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兴趣和关注。带着对国外先进的专业水平和丰厚的文化积累的向往,他在工作三年之后到柏林工业大学继续学习,其间在洪堡大学、柏林艺术学院进修哲学和

  • 设计教育推动建筑研究——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葛明

    作者:许晓东 刘波 刊期:2010年第02期

    葛明对自己的定位是,首先做一名好的教师,其次再做一名好的建筑师。这是因为在中国建筑问题的诸多可能性中,他认为,设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现实的方式,而对于设计教育的问题,如果高校中的设计老师能够相对自救的话,或许还有些办法……

  • 城市微建筑

    作者:刘宇扬 范芷康 林一麟 袁平 郑哲欣 刊期:2010年第02期

    本项目所处的位置是在中国近代史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商业大道:号称"中华第一街"的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步行街的总长度仅为一公里,它的历史却跨越了一个多世纪,每年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人数超过一百万。但是由于过去缺乏整体的城市设计,这条路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无序和杂乱的结合体。有鉴于此,黄浦区政府开

  • 城中的可移动“家具”

    作者:Matú Vallo Oliver Sadovsky Martin Lepej P.Safko 余丹 刊期:2010年第02期

    由Vallo Sadovsky Architects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BA_LIK场馆,坐落于斯洛伐克首都Bratislava的一个历史文化广场上,它是"城市干预"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长期邀请年轻的建筑师提出可行的建筑方案,为城市腾出空间,并解决各种公共环境问题。希望能在都市的脉络中,通过一些小的改变创造出较为明显而理想的效果。

  • 低调立于历史建筑旁的功能性空间

    作者:吉田周一郎 Jiro Takagi Sadamu Saito 余丹 刊期:2010年第02期

    这个项目位于日本茨城县的筑西市,在东京的东北方向大约60公里的位置。这个区域有很多历史性的石头搭建的仓储用房,从20世纪早期保存至今。这些日文称为"石之藏(Ishi-Kura)"的历史建筑,曾经在二战后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被大量毁坏和拆除,甚至有从

  • 城中一隅可容身

    作者:Alexey Goryainov Mikhail Krymov 余丹 刊期:2010年第02期

    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并且事先没有订好住处,这显然不是件太舒服的事。如果你在等待飞机或火车的时候想找个地方暂时休息一下,可能会有很多安全上和卫生上的问题。本着城市基础设施应该让人们更加舒适的目的,来自莫斯科的年轻建筑师组合Arch

  • 社区小乐园

    作者:Joost Mulders Chris van den Berk Robert van der Lee Lucas Torres Cecilia Thomsen Idette de Boer Wim Hanenberg Roel Backaert 刊期:2010年第02期

    本项目位于荷兰乌特勒支的一个社区公园内。场馆将社区广场分成了两部分,一边是青少年游玩的地方,另一边则是更幼小孩子的天堂。场馆内部也被分成三个独立的游乐室,配以颜色鲜艳的互动性家具和摆设。特别设计的"墙纸"则给每间屋子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识别符号。所有的设计和布置,都旨在邀请孩子们入内玩耍,

  • “小动作”改变街区面貌

    作者:Tiago Mota Saraiva Nuno Carvalho Andreia Salavessa Raquel Capelo with Carolina Condeo Nuno Ferreira Vera Joo Joo Ribeiro Joo Ferro with Sónia Oliveira Joao Morgado 刊期:2010年第02期

    Sacavém是位于里斯本的市郊的一个传统小城镇,以发展陶器工业为主。传统工业的逐渐消失和快速增长的居民人数,使得它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城市脉络,大量毫无特色的普通住宅,更使它如今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宿舍城"。上个世纪末,市政厅开始着力于

  • 风景无边 旅途暂歇

    刊期:2010年第02期

    古时,在中国江南的农村,因为丘陵众多,村寨之间路途遥远,故常在山与山之间荒凉的古道之上,恰在人们脚程疲累之时,往往能发现一处简陋的屋宇,只有屋顶和两片墙,里面什么也没有,山风穿堂而过,或偶有几块石头以供歇脚,俗称"路廊"。它虽粗简,但晴暑可蔽日,寒雨暂免淋,对于行走了半日的人们,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