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家

设计家杂志 省级期刊

Designer & Designing

杂志简介:《设计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建筑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视点、人物、空间印象、设计人生、设计人札记、家居物语

主管单位:上海吾爱庐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吾爱庐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建筑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188
总被引量:99
H指数:3
  • 回到生活本身

    作者:许晓东 刊期:2009年第09期

    "居住建筑是最为重要的建筑类型,它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认为,从学术意义、社会意义来看,居住建筑的研究都有其重要地位。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正是本期关于"居住建筑设计"的采访对象中,无论是政策制订者、学术研究者、建筑实践者共同的出发点。

  • 可持续建筑中国之路——记2009年中国可持续建筑国际大会

    刊期:2009年第09期

    2009中国可持续建筑国际大会(China Sustainable Building Forum,CSB)由中国建筑学会和VNU亚洲展览集团-上海万耀企龙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于2009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

  • 2009样板房设计与可持续性发展(上海)论坛暨《住在中国 样板生活——2009中国样板房设计精品集》第一辑新书会

    刊期:2009年第09期

    "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关注的话题。中国人均资源短缺,可持续发展问题尤其值得关注。样板房设计因为负载着引领大众居住潮流的功能、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开发商足够的预算投入,这些都让设计师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不断进行风格创新,

  • 探索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得与失——访梁开建筑设计事务所执行合伙人、总建筑师 开彦

    刊期:2009年第09期

    开彦从事建筑科研设计工作,积累了近40年阅历,拉开的话题覆盖了几个建筑时段,在推动住宅产业化历程中的收获与曲折成了谈话的主题。他回顾最初选择报考工业化住宅方向的研究生只是为多些录取的把握,但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他真正了解了这个专业的意义之所在。在1982-1986年

  • 引领实践的居住建筑学术研究——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周燕珉

    作者:赵夏榕 刊期:2009年第09期

    居住建筑是最为重要的建筑类型,它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周燕珉自1980年代末开始就开始了对居住建筑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居住建筑广泛而深入的观察,以及对国际上相关学科学术前沿的了解,她深深感到我国在住宅设计专业

  • 寻找本质问题,探求解决方法——访翰时国际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设计师 余立

    作者:阿岚 司阿玫 刊期:2009年第09期

    谈及住宅设计,建筑师余立坦言越接触越发现这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设计住宅并非是提供一所房子的问题,更是要体现出一种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建筑师还应该能发现生活方式变化的趋势,并在设计中予以满足,这也即他所谓的

  • 正确诠释地方性 构建美好人居——访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建筑系系主任 王竹教授

    作者:阿岚 司阿玫 刊期:2009年第09期

    从最初对建筑专业的选择到之后从事系统的研究工作,王竹始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就像他层次分明、逻辑通畅地谈他的研究体系。他认为构建理想的人居环境应立足于特定的地区,在对历史与传统的纵向回顾、对当地地域和气候条件的考察、对当前建筑文化的对话和交流这个"三位一体"的坐标系中,对具体的建筑形态与策略加以分析判断,将其合理地纳入到现...

  • 发挥空间的能量与可能性——访香港Edge Design Institute Ltd创办人 张智强

    作者:许晓东 李子涵 刊期:2009年第09期

    从小就在生活中"学习建筑"的张智强,在大学期间曾经是一个叛逆青年。他曾读过一年数学系,一边用功,一边期待进入建筑系,而真正投入其中,他又多有反叛,自称到毕业时已经在学校搞了不少破坏。或许正因两个学科的背景,他对于"方法"与建筑设计的新方向格外有兴趣。在所参加的一系列国际竞赛中获奖,他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提出了针对某个问题的

  • 所有住宅,都是回到生活的本真面——访台湾晴天工股份有限公司主持人 洪苍蔚

    作者:许晓东 汪艳 刊期:2009年第09期

    谦和、温雅、质朴。这是台湾设计师洪苍蔚给人的第一感觉。对于自己学习建筑的选择,他表现出了极大肯定,"我们这行比较特别,又像工作又像生活。虽然有时觉得很辛苦,但很有意思。"

  • 小园台榭近池波

    作者:Thomas Bercy Calvin Chen Tom Tornbjerg Ryan Michael Mike Osborne Paul Bardagjy 余丹 刊期:2009年第09期

    坐落在Austin湖畔的这栋私人别墅,建于上世纪80年代,原建筑并不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性,多种风格的杂糅也让它看起来没有太强的存在感。虽然坐拥Bonnell山峰和Austin湖岸这样绝佳的景观位置和宜人的生态环境,却让人感觉它可以在其他任何地方出现。Bercy Chen Studio对这个建筑进行了由里到外的改造,体现在对玻璃、钢、灯光的运用和各处细节的设计...

  • 看童话屋如何屹立于现实

    作者:谷尻诚 Toshiyuki Yano 余丹 刊期:2009年第09期

    这个沿海的房子是为一个三口之家设计的。海边的感觉如此令人愉快和兴奋,让屋主决定在此建造一所房子用来长久居住。但这个地方很容易受到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犯,曾经多次遭受风暴和洪水的袭击,因此设计师的任务,显然不是建造一所让人感到舒适轻松的滨海小屋那么简单,还很有必要从一开始就计划和筹备对于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抵御措施。

  • 逐缘而居 依山而建

    作者:梁景华 刊期:2009年第09期

    该酒店项目坐落于京津之间的蓟县,依山而建,少却了大都市的繁华喧嚣,更贴近大自然的气息。因此,住在附近的城市人,对于这间宁静低调的酒店十分钟爱,常来此度过他们惬意的周末时光。

  • 间有容 秩有序

    作者:廖开民 黄湘如 陈前程 刘宗福 李群娜 刊期:2009年第09期

    本户别墅以"新东方风格"为主基调,将汉、和与南洋文化做融合性设计,用深色调材料和原木质感表现朴实沉稳的气氛,体现出耐人寻味的东方韵味,同时渗入现代的时尚元素。装饰配以几何元素的家具,在细节处做到动感,也增加了空间的视觉延伸,给观者以更多的遐想。中国书法挥洒于墙面,提升了整个空间的气质,也凸显了现代中式的神韵。

  • 且听风吟

    作者:郑炳坤 袁源 刊期:2009年第09期

    位于香港元朗区的此栋私宅是设计师Danny为家人倾情打造的,对于室内设计,Danny一贯喜欢用黑白两种色调来体现空间感,在这个属于自己的私人作品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其无处不在的黑白色调,但这栋私人别墅里面最想表达的,并不仅仅是对于色彩和空间的感官理解,还有设计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个人空间的准确拿捏。

  • 清新宜人的自在私宅

    作者:Colin Seah 余丹 刊期:2009年第09期

    这座400多平方米的建筑容纳了起居室、餐厅、学习房、游戏房、内庭、游泳池、户外烧烤区和用餐区、主卧、儿童房、老人房、佣人房、干湿厨房、家庭活动室等功能空间。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设计师遇到了一些颇具挑战性的状况,也正是在探寻合适的解决之道的同时激发了他的灵感,并试图通过这个新的方案打破当地小别墅设计中一些惯用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