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世界华人消化 干扰素作用下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机制 【正文】

干扰素作用下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异机制

作者:王卫峰; 周晓东 浙江医院消化内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3;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学研究中心; 广东省广州市; 510120
乙型肝炎病毒   变异机制   western   细胞上清   基因组dna  

摘要:目的:体外研究干扰素-α2b(IFN-α2b)作用下乙肝病毒(HBV)突变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IFN-α2b反复作用于HBV分泌型HepG2.2.15细胞,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中AFP,提取培养细胞上清中HBV基因组DNA,以聚合酶联反应扩增HBV C基因,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鉴定后行测序分析.结果: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培养细胞上清中AFP,实验组AFP未见明显减少;序列分析表明,对照组前C/C基因克隆有两种类型,同源性93%,有10个氨基酸的差别,其中6个氨基酸相比,氨基酸的性质相同;实验组同样具有这两种克隆,其中优势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2/15、14/14和9/15,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株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高剂量IFN组出现了四个插入/缺失突变克隆,造成前C/C基因移框突变,其中C31-2插入突变发生在前C区,另外3个突变均发生在C区,与优势株相比平均同源性97%以上.结论:在rhIFN-α高剂量条件选择下,能检测到HepG2.2.15 HBV前C/C基因插入或缺失突变株,突变株与优势株相比基因序列同源性平均在97%以上.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