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家

上海艺术家杂志 省级期刊

Shanghai Art Review

杂志简介:《上海艺术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2119/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品位经典、名家访谈、画坛撷萃、乐舞情韵、海外视窗、收藏天地、笔情墨趣

主管单位: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
主办单位:上海艺术研究所
国际刊号:2096-1774
国内刊号:31-2119/J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0370000000111759
复合影响因子:0.06
总被引量:808
H指数:8
  • 沧海一粟--刘海粟诞辰一百十周年

    作者:张培成 刊期:2006年第02期

    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刚从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中走出,大批知识分子试图从西欧寻求强国之道,在科学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人“西天取经”后又归国践行,刘海粟就是这样一位先躯.他是中国新兴美术或所谓洋画运动的拓荒者,是中国新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叱咤风云的一生紧紧地与中国近代美术史连在一起。

  • 楚楚之花

    作者:薛晓雁 刊期:2006年第02期

    春天的灿烂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我的心却布满阴霾,沉沉的.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我所尊敬的马楚华老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记得2002年,为配合“都市营造--2002上海双年展”,编辑“建筑·都市·艺术·文化”专辑,我第一次和马楚华老师见面,那时她是上海美术馆教育部的主任。

  • 跳跃的旋律

    作者:吴凌云 刊期:2006年第02期

    2005年12月在上海中国画院举行了七人钢笔画联展.这个展览是由前中山医院院长杨秉辉先生和《解放日报》美术部主任张安朴发起,并得到旅澳画家陆志德先生响应,随之,长期坚持钢笔画的其他五位画家也纷纷影从.这五位画家是三菱电梯公司党委书记张传武、上海文广局干部肖谷、《新民晚报》高级记者李坚和香港钢笔画研究会会长李蔷生。

  • 艺术让城市更美好

    作者:杨清泉 刊期:2006年第02期

    一个崭新的城市环境设计的高潮到来了! 在现今的城市建设中,在日趋满足于物质建设所必需的内容的同时,环境艺术景观建设也已开始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大主题,它反映了城市需要现代化的建筑与设施,更不可忽视文化情感空间环境的建设,人们不仅需要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文明;不仅需要生存环境,还需要情感世界的建设观念.我们要建设一个完美的生存空间,就...

  • 自说自“画”——上海青年艺术家生存状态实录——砚边絮思

    作者:郑文 刊期:2006年第02期

    教书,是我的职业,我喜欢这个职业,是因为在课堂上我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不成熟的。学生既是我的观众,又是我的同道,我们可以相互切磋,我从他们的作品捕捉到了不成熟的灵感闪现,他们给我以启示,我则尽我所知传授给他们,这也许就是教学相长,也是教师的乐趣吧。

  • 山水有清音

    作者:邵仄炯 刊期:2006年第02期

    记得第一次去游黄山,在登山途中,忽听同行的一位游人指着眼前连绵的云海、山峦,惊呼道:“这景色和画里看到的一样美呀!”我殊不知他曾看到的是怎样的一张画,但他的惊讶让我想到了明代董其昌的那句话:“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的确,再出色的画家也无法用丹青穷尽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创造的瑰丽奇幻的美景....

  • 继承传统 表达自我

    作者:翁颖涛 刊期:2006年第02期

    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不仅给人们带来舒适、丰沛的物质享受,也带来了种种烦恼与压力,人们在宣泄排遣的同时,更需要赏心悦目、怡然静美的艺术陶冶.对一个画者而言,艺术的风潮起起落落,到如今已经没有了一定的评判标准.不知是因为审美疲劳,还是因为追求新奇是大多数人的兴趣所在,画者常常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去探索一个标新立异的画面图式,唯恐被人认为...

  • 创作中的情感体悟

    作者:韩以晰 刊期:2006年第02期

    刚开始创作时,常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苦闷.求索途中也疑虑过是否形式感没有新意,是不是不够个性化,甚至不自觉地追随"时尚"的脚步.走过弯路后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创作中的真情实感.后来从事了儿童绘画教学工作后,真性情的孩子们给了我很多启示.

  • 笔墨和光影在都市中相遇

    作者:范奕彬 刊期:2006年第02期

    与观众的情感交流是我在创作过程中始终追求的一样东西,而情感对于我们这些画画的人来说,它的载体就是画面上的各种元素.如何控制运用好这些元素,通过精道的笔墨和富有新意的构图来烘托出画面的气氛,赋予画面灵动的生命力,从而能够打动自己,释放内心的情感,同时也能打动观众,让他们感受到我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我的创作题材基本上是围绕着都市年...

  • 若水斋随想

    作者:沈国麟 刊期:2006年第02期

    艺术需要用心去投入,艺术更需要真诚地面对自己.毛笔与宣纸摩擦产生的一根根线条,其实是自己内心的弦音.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第一流的书法家,必定能够“独执偏见,一意孤行”,必然能够在喧哗的众生中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只有把握自己的内心,才能与古人对话,否则只能做古人的奴隶.写字,其实是练心.

  • 学书杂感

    作者:袁启明 刊期:2006年第02期

    我自幼喜欢书画,亦爱文史诸科,毕业于艺术院校,现从事展览设计工作.师从海上书家林仲兴先生,又时常请益于刘一闻、蔡立群先生,诸位老师循循善诱,发吾聋聩,雨露之恩,无已言表.我赞同扬雄说的“字为心画”,所以平时创作只希望能自然些,这样一来难免粗疏,这回选了些作品,希望同道指正.

  • 我的艺术手记

    作者:张晨初 刊期:2006年第02期

    我们的群体有着不平凡的记忆,正坐拥青春,怀抱激情,意气风发.多元的生活多元的艺术,我们生活在多元的时代里.我们满足但没有幸福安全的陶醉感,我们欲望很多而理想犹如泛黄的旧报纸.我们经常不爽着而刻骨铭心的情感早已被眼花缭乱的现实漂洗,我们经常无奈着,而激情同样源源不断着.我们的艺术最缺的是骨气,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站得直,别趴下,有...

  • 2006我的创作反思

    作者:曹炜 刊期:2006年第02期

    也许对一名写实主义者来说,怀着一种虚假或自欺欺人的心态作画是令人痛苦的.在经历了整个2005的痛苦和彷徨后,对过去两年创作的反思,即被刚刚在尔冬强艺术中心开幕的“后青年艺术家群展”带到了眼前.

  • 绘画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

    作者:石至莹 刊期:2006年第02期

    正巧在看《唐吉诃德》,以前没有注意到,作者的前言竟然写得如此有趣.看了不禁舒畅,对于作者所引用的一句谚语我也就拿来主义了:“在自己的大衣掩盖下,可以随意杀死国王.”文字和绘画一样都是一种符号,虽然绘画没有文字那样有直接的侵略性,其影响则是不知不觉的,然而第一印象则是要深刻得多.我的“大衣”无论从色泽、质感还是价钱上来看,都还属...

  • 我的摄影之路

    作者:毛秋元 刊期:2006年第02期

    我大学里学的是设计,目前我在朋友的设计工作室负责平面设计,工作包括标志、包装、画册设计、拍摄一些商业照片等等,利用余下来的时间进行自己的摄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