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书摘杂志 省级期刊

Digest

杂志简介:《书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039/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国是论坛、历史与内幕、人物春秋、生活广角、课堂内外、百科视野、人文经纬、艺苑文坛。

主管单位: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社
国际刊号:1005-2968
国内刊号:11-3039/G2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5643
总被引量:367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1
  • 一纸江山一笑成

    作者:梁实秋 刊期:2015年第05期

    当作一种艺术看,中国书法是很独特的。因为字是艺术,所以什么“永字八法”之类的说教,其效用也就和“新诗作法”、“小说作法”相差不多。绳墨当然是可以教的,而巧妙各有不同,关键在于个人。写字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个性,所谓“字如其人”大抵不诬。如果每个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概拘谨;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浩方;字瘦如...

  • 城市的自觉

    作者:姚远 刊期:2015年第05期

    在中国,传统遭遇的是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双重冲击。在现代化是否等同于西化的世纪争论中,不容回避的事实是,今天的中国城市似乎已经抛弃了自己的传统。所谓“拆旧建新”“千城一面”,城市空间里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背后却是文化自觉的苍白。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2月6日,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抵达南京,寄寓于三山街承恩寺。

  •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作者:余华 刊期:2015年第05期

    这四十年来中国人的心理变化就像社会的变化那样天翻地覆。当社会面目全非之后,我们还能认识自己吗?三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中学生,当时男生和女生之间是不说话的,虽然非常想说话,可是不敢说,就是爱慕对方,也只能偷偷地用眼睛看看而已。也有胆大的男生悄悄给女生写纸条,而且还不敢写上明确示爱的句子,都是一些指鹿为马的句子,比如要送...

  • 人文传承与中国学术独立

    作者:甘阳 刊期:2015年第05期

    任教于清华大学的陈寅恪先生曾经写过一篇非常重要但现在很少被人提起的文章,叫做《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我们今天实在有必要重温一下陈先生在八十年前提出的问题。他开头就说:“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这句话至关重要。

  • 原来我只是成了你的人脉

    作者:瑞卡斯 刊期:2015年第05期

    在朋友的微博看到一句话:“原来我没有成为你的朋友,我只是成了你的人脉。”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心便越发复杂,与人交涉也就越发淡薄不纯粹,这是无可厚非的事。人与人之间一旦不谈感情,情谊便难以变得深厚,也就轻易便能搁置不顾。转瞬陌路自然成了常态,更是意料之中的事。

  • 数字十年:具象化的中国故事

    作者:胡占凡 刊期:2015年第05期

    小数字也有大视野,《数字十年》把中国发展的数字放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客观观察、理性分析。从而使中国数字具有世界意义。在讲述GDP、中国服务、民间投资等领域的十年变化时,都是既有中国自身的纵向对比,又有与其他国家的横向对照。《数字十年》在彰显中国成就的同时,深入挖掘了中国成就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从全球化的视野展现中国成就的非比...

  • 传统文化与人才培养

    作者:郑军 刊期:2015年第05期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他定义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手段和目的,也成为引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价值,对当今高等职业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高职人才培养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契合点,涉及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问题或是办什么样的学校的问题。

  • 世象繁花——金宇澄访谈

    作者:郭玉洁 刊期:2015年第05期

    我和《繁花》,是看轻时代的,时代很快就会过去,就算它重要,也是因为这几十年,我们活着,所以觉得特别重要。我们看历史书,翻一页就是五百年。人的一生,不是一棵树,是一片树叶,最后都会不知所终。我们在上海作协的食堂吃面。方桌铺着猩红的餐布,穿白色制服的大师傅在柜台后捏着勺子,可以帮你再添一碗。

  • “待用公益”的小善大爱

    作者:陈里 刊期:2015年第05期

    [按]2013年,作者通过微博向社会发起开展“待用快餐”公益活动的号召,提倡人们在外出就餐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餐厅支付一两份食物的预付款,留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偿使用。这一理念迅速传播,“待用快餐”很快在爱心餐厅中落地生根,并迅速壮大。此后,“待用公益”不断拓展延伸,“待用饮用水”、“待用图书”、“待用理发”等公...

  • 张大千拜会毕加索

    作者:沙叶新 刊期:2015年第05期

    1956年6月,巴黎东方博物馆举办“中国著名画家张大千临摹敦煌石窟壁画展览”。1956年7月,卢浮宫博物馆举办“张大千近作展”。巴黎。旅法画家赵无极家中。赵无极设宴宴请张大千和徐永娟夫妇。作陪的有潘玉良、巴黎东方博物馆馆长萨尔以及翻译邵先生等人。

  • 亚历山大的爱骑

    作者:刘文锁 刊期:2015年第05期

    传奇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爱骑,是一匹名布西发拉斯的马,据说是一种三趾动物:它的孢骨(第三掌骨或跖骨)的每边,各有一个赘骨(第二、四掌骨或跖骨),这是古代骨骼型的第二和第四掌(跖)骨的遗存,动物学家认为,这是返祖的现象。生活在罗马帝国时代的希腊人阿里安,在他为亚历山大大帝撰写的传记《亚历山大远征记》里,记录了这匹...

  • 竹内实:超越“友好”思维的中国通

    作者:刘柠 刊期:2015年第05期

    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竹内实(1923年至2013年)教授被学界誉为“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特别是他对当下中国的走向,对中日关系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及其出路的思考,不仅远未过时,有些至今仍不失为有效的镇静剂、解毒剂。中国“乡巴佬” 1923年6月12日,竹内实出生于中国山东省张店(即今淄博市)的一个日侨家庭。

  • 陈之藩:思想散步

    作者:李怀宇 刊期:2015年第05期

    一生总在写信 2003年,我第一次到香港拜访陈之藩。当我到达香港中文大学火车站时,陈先生早就从山上到山下接我,使我感念不已。多年后,我收到陈先生寄来的文章《儒者的气象》,才有所悟:“大概是1959年,我在美国,Bertram是IBM的大人物,而约克镇研究所正在动工中。

  • 访钟叔河先生

    作者:卫洪平 刊期:2015年第05期

    我有幸两次在长沙“念楼钟寓”拜访钟叔河先生。第一次是2003年11月。因为有大哥卫建民的介绍,钟先生没有任何客套,平和地把我让到客厅的沙发上。宽大的客厅里摆着一张台球案子,想来是老人平时编书、写书累了,便打上几杆,舒活筋骨吧。地板是锃亮的黑色大理石,墙上挂着沈从文、黄永玉的字。

  • 最努力的时候运气最好

    作者:吴淡如 刊期:2015年第05期

    就算没有天分,只要你愿意每天花一点时间,做同样一件事情,不知不觉间,你就会走得很远。在许多的犹豫中,你做对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勇敢地上路,不要徘徊在许多假设性的框框里。那是一个人生的大关卡,你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那就是:尝试,再尝试,不害怕所有的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