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书摘杂志 省级期刊

Digest

杂志简介:《书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039/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国是论坛、历史与内幕、人物春秋、生活广角、课堂内外、百科视野、人文经纬、艺苑文坛。

主管单位:光明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光明日报社
国际刊号:1005-2968
国内刊号:11-3039/G2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5643
总被引量:367
H指数:5
期刊他引率:1
  • 卷首碎语

    刊期:2012年第10期

    有一次我问起十分高龄而且健康的周谷城先生:“您的养生之道是什么?”他回答说:“说了别人不信,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三个字。我从来不考虑养生不养生的,饮食睡眠活动一切听其自然。”他讲得太好了,对比那些吃补药吃出毛病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的,长跑最后猝死的,还有秦始皇汉武帝等追求长生之药的,贾家宁国府炼丹服丹最后把自...

  • 中国哲学如何登场

    作者:李泽厚; 刘睹源 刊期:2012年第10期

    中国没有哲学,因缺少逻辑 李:中国科学不行,但技艺发达。技艺常常便是在经验基础上的直观发明,可以与逻辑思辨无关。但中国思维有很大的劣势,有如陈寅恪所说,中国“素乏幽渺之思”。他特别以几何学和逻辑为范例,呈现出西方的思辨智慧的优势。

  • 怎样读中国书

    作者:余英时 刊期:2012年第10期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 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做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 吴康民论时政二则

    作者:吴康民 刊期:2012年第10期

    2009年8月,总理致信吴康民,“在香港报刊上有时看到您的一些短文和评论,那些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见解,给人以启示。您已愈八秩高龄,仍笔耕不辍,令人感佩。”我们今天编辑出版吴康民的政论文集,也正是和读者一起分享这位年高八秩的爱国左派老人的思想盛宴。

  • 说诚信

    作者:王学泰 刊期:2012年第10期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有些残酷的“笑语”: 一个农夫,买来种子播下,到秋季竟然颗粒无收,因为种子是假的。老农决心一死,买来农药一瓶喝下,居然没死!因为农药是假的。一家人庆幸人没死,买来一瓶酒庆祝,结果全家人都死了,因为酒是假的。

  • 中美互看互评

    作者:海龙; 董鼎山 刊期:2012年第10期

    中美互看和互评,不成比例的悖论 海龙(旅居美国二十余年,文化人类学学者,现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海”):我们今天想谈谈中国政府和民间对美国的看法以及美国的政府和老百姓对中国的看法。你当然知道,这两个方面是不平衡的。中国人很了解美国.而美国人基本上不了解中国。

  •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师德闪耀的灯塔

    作者:朱伟光 刊期:2012年第10期

    近期,随着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康复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媒体和社会再掀“张丽莉热”。在这感动的热潮中,9月4日张丽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看望了张丽莉同志和报告团全体成员,代表党中央和总书记对张丽莉同志表示亲切问候和崇高敬意。

  • 父亲刘文典

    作者:刘平章; 张昌山; 卫魏; 刘兴育; 姚铁军 刊期:2012年第10期

    关于刘丈典先生,早已流传许多故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犹如雾里看花,云中望月,让人不辨真伪。今希望能从刘文典先生之子刘平章先生对父亲的回忆中,觅得一些事踪,尽力还原一位真实的刘文典。

  • 我的兄弟王小波

    作者:王小平 刊期:2012年第10期

    缺钙的王小波 我家四合院的中间有几棵树,其中有一棵和小波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他几个月的时候,他被放到这棵树下,放在一个毯子上,由我父亲照下了他一生中第一张照片。顺便说一句,我们的父亲虽然是八路出身,但当年受过教育,心思活泛,有不少闲情逸致,属于土八路中的秀才。他会书法,会篆刻,并且对一切时新的洋玩艺都有至高的兴趣。

  • 父亲 母亲

    作者:王安忆 刊期:2012年第10期

    思路 小时候,我很寂寞。爸爸在南京尚未调回上海,姐姐上学,阿姨在厨房烧饭,妈妈呢,则在小房间里,把门关得很严,不知道在干什么。我觉得这样无视我的存在,完全是不应该的。当我玩腻了一切玩具以后,便敲起小房间的门,要求进去。必须使劲地敲,门才会打开,因为妈妈耳朵里塞着两团棉花,轻了听不见。开了门,妈妈厉声问道:

  • 孑然而行赵清阁

    作者:邹士方 刊期:2012年第10期

    大约在1983年,我从众多来稿中发现上海女作家赵清阁的一件来稿,是关于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章。当时对赵并不熟悉,只是有个模糊印象,知她是一位女作家。我将赵的来稿在“华夏”副刊上发表,并寄样报,后来竟与之建立密切联系。她后来同我说,她投稿经常投与陌生的编辑,从不走什么大人物的后门。

  • 走出白色恐怖

    作者:孙康宜 刊期:2012年第10期

    父亲突然被捕 1950年初,我们才从台中搬到台北不久。有一天半夜正在熟睡,突然有军警多人敲门闯入,他们铐了父亲的双手,把他押走,给母亲和我们孩子留下了一片惊惶。父亲出事那天,大弟康成不满四岁,我尚未满六岁,小弟观圻才一岁零八个月大。父亲被捕后不久,警方又来家里拿走很多东西,包括现钞以及父亲全部的衣物、书籍等。

  • 一位无国界医生的讲述:从中国到世界

    作者:潘渊 刊期:2012年第10期

    国际医疗人道救援组织无国界医生,自1971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目前最具规模的独立医疗救援组织。共有五个行动中心,19个地区办事处。每年,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二千多位国际志愿人员,连同项目所在地聘请的超过两万名本地员工,在约七十个国家里为武装冲突、病疫、自然或人为灾难的受害者及被主流社会排斥摒弃而得不到基本医疗服务的人民提供...

  • 中国科技发展道路的阻碍

    作者:李宗南 刊期:2012年第10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采取“用市场换科技”,“与外国合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外国企业投资,他们会带给我们先进技术”,“只要收购了国外公司,就能吸收他们的高新技术”等等方式,以期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但是回顾过去,我们科技创新的道路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走。

  • 杨云发上访的思考

    作者:田先红 刊期:2012年第10期

    “信访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反映民情民意,便于中央高层掌握基层动态,更好地监控基层人,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谋利型上访的产生,已经偏离了信访制度的初衷,并进一步加大了信访治理的难度。”杨云发上访的故事,是桥镇上访治理中的一个个案,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思考其背后的某些结构性、制度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