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

朔方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朔方》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4-101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西部、论坛、访谈与对话、新译作、古体诗词、宁夏文学艺术院研修一期作品专辑。

主管单位:宁夏文联
主办单位:宁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0257-585X
国内刊号:64-1010/I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宁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3908
总被引量:351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692
  • 卷首

    作者:铁凝 刊期:2016年第07期

    一个真正有出息的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文学活动同不断发生变革的社会生活、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必须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现实的特质与历史发展的趋向。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由此而衍生各种复杂矛盾的条件下,一个作家应该思考怎样用文学的方式,真实而深刻地书写我们所处的时代,正确地认知和把握时代的潮流,细致入微地直面人生诸多难题。

  • 文学照亮生活——中国作家协会全民公益大讲堂首课

    作者:铁凝 刊期:2016年第07期

    (2016年5月13日于宁夏西吉)西吉的各位朋友、各位文友、各位文学同行,还有前排就座的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和我的几位中国作协的同事来到西吉,感受这里的高天厚土,感受这里的文学气象,我想说,这是我们的幸运。为此,请允许我向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们致意。在这个讲座开始之前,我们参观了西吉文学之乡展室。西吉县文联主席告诉我说,西吉的...

  • 一次关于文学的宁夏之旅(侧记)

    作者:张涛 刊期:2016年第07期

    文学之灯,照亮生活"文学不仅是西吉这块土地上生长得最好的庄稼,西吉也应该是中国文学最宝贵的一个粮仓。"5月13日,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中国首个"文学之乡"西吉县,非常感慨地说。文学之灯,启迪智慧,点亮人生;文学之火,明彻灵魂,照亮生活。当天上午,"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在西吉举办。

  • 陈忠实先生的两次宁夏之行

    作者:张九鹏 刊期:2016年第07期

    突闻陈忠实先生噩耗,我的心猛然一震:真实?造谣?小道消息?毕竟,在这个网络时代,很多消息都值得推敲,需要沉淀,虚拟而庞杂是这个时代的突出特点。我把短信回给远在西安的朋友,希望再次得到他的核实。朋友说,看朋友圈吧。我打开微信,希望在我翻看到二十条信息以内不要出现陈忠实三个字。

  • 一次难得的相见

    作者:梦也 刊期:2016年第07期

    北极冰川融化时,会有大小不等的冰山脱离冰川的羁绊缓缓注入辽阔的北大西洋……那场面即使在电视机里看来也是够雄阔的。其中有一座壮观的冰山会在流动中逐渐消融、脱落、缩小,然后在某个庄严的时刻沉没入水。但是,即使是在它的最后时刻,也保持了一种来自旷野般的威严和高贵!这就是失去的魅力。当我得知陈忠实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几天之中脑海里盘...

  • 农民

    作者:李学辉 刊期:2016年第07期

    1 巴二从泥田里拔出脚,坐在田埂上。1972年的太阳炙烤着,他用手一捋,小腿上的泥蛇鳞般蜕去。他弯腰挖了一把泥,抹在掉了泥的腿上。泥散发出一股甜腥,黑得像油漆。他立起身来,看田里的水白花花地扯成一片,低着头的谷穗间隙,虫和鸟自在嬉戏。"明天给你放一天假,把爱国猪交了,公社和大队催得急。"队长叼着旱烟卷,烟末和火星跳跃在嘴边。

  • 豆花嫂

    作者:虹珊 刊期:2016年第07期

    1 豆花嫂,你能不能不嚷了?吴琼花的目光循着声音攀上去,就看见了艾教授那颗酷似爱因斯坦的好大好大的脑袋。那颗脑袋正向下够着,一绺一绺灰白的头发要么蜷着,要么毫无顾忌地向四面八方铺展开去,看上去就像一个毛里毛糙的大鸟巢,仿佛立刻就有花喜鹊之类的活物飞出来。

  • 星星点灯

    作者:季栋梁 刊期:2016年第07期

    蚰蜒岭就像个蚰蜒趴在那里,那么多的小岭就像它伸出的腿,小岭与小岭之间形成了湾、掌、谷、垴,村子就坐落在里面,也就叫了张湾、王掌、李谷、赵垴。也有形象一点的叫法,像圈的叫圈,像槽的叫槽,像簸箕的叫簸箕。比如李槽、张圈、牛簸箕,都是借山取势,挖窑而住。站在蚰蜒岭上往下看,村子人家都土蒙蒙灰麻麻的,就像虱子藏在衣裳褶子里。或者说那些...

  • 大戏

    作者:辛贵强 刊期:2016年第07期

    戏在乡村中,乡村在戏中。明代,人称大戏的上党梆子初诞。那个佚名的青衣隔着出将入相的小门一声叫板:"苦啊——"嗓门颠着,尾音颤着,长长的拖腔凄怆悲切,一脉声线似断还连,转瞬越过数百年时光,固化成南太行乡村大戏的模式。青衣丹田气终于不继,嗓音向上一挑,在最高端处用力一抛,倏然息止。原来,大戏是南太行的一声叹息:"苦啊——"大戏以南...

  • 暗夜

    作者:王晓燕 刊期:2016年第07期

    1 夜浓。茶浓,是在冬天的炉子上煮熬的茶。周煜以前煮茶喝。申妲不晓得周煜哪天开始就不煮茶喝了。周煜现在喝速溶咖啡。周煜如今还有好多习惯,是申妲不习惯的,像是由这些习惯重新堆叠起来了一个人,一个陌生人。不变的,是生活规律,晚饭正要端到桌上、凌晨四五点、节假日,总在这种最应该休息的时刻,周煜却要去工作。这些是申妲一直熟悉的。

  • 报喜

    作者:曹海英 刊期:2016年第07期

    1 "把窗子压下来。"我妈用略带命令的口吻说。我妈习惯性地咳嗽了一声,车窗随之压了下来。桌子上已经飘了一层薄薄的煤灰。这是我妈一贯的语气。从这个夏天起,从这个车厢开始,这口吻,让我有了明确而强烈的抵触和想要逃开的欲望。强劲的山风猛地从车窗外冲进车厢。火车在汽笛声中启动了。这辆烧煤的蒸汽机车,一天一次,往返穿行在四面孤寂的深山...

  • 金山

    作者:吟泠 刊期:2016年第07期

    金山在西山脚下,原先叫金山乡。隶属歌兰小城,地处偏僻。撤乡并镇后,归到毗邻的洪广镇的地盘上,就有几分退隐的意思了。荷衣不是金山这地方人。金山跟荷衣有染,是在母亲去世后,因母亲的墓地在金山。母亲去世的时候,早先寂寞的金山乡,已经由没尾巴的金山,演变成有尾巴的热闹的金山陵了。歌兰小城多一半的亡人,都迁移安葬在这个庞大的亡者集中营。

  • 返贫

    作者:刘健彷 刊期:2016年第07期

    1 像马玉兰这样的人,在农村极少,在城市也不多。据说在孩提时候,她就是个狠角儿,村里的娃娃都怕她。十五岁那一年,她到县城打工,半年没挣到工钱,挣回了一箱子鲜艳的塑料花。回村后,她就抱着花挨家挨户去敲门,说是一枝花一碗米,妄想用她的花换回些大米。可是村里人喜欢她的花,却舍不得米。后来,她就把她的花送给了村里的孩子,然后哭着离开了村子...

  • 乌珠穆沁的傍晚

    作者:何君华 刊期:2016年第07期

    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成吉思汗 "我叫穆仁,我是一匹军马!"此刻,站在乌珠穆沁无边的暮色里,我必须骄傲地宣告。当我出生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四年后我可以成为一匹军马。就像每只白鸽的梦想都想成为军鸽一样,成为一匹军马也是每一匹蒙古马的梦想。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不想当军马的马不是好马。然而,对于很多蒙古马来说...

  • 万物的样子(四题)

    作者:苏莉 刊期:2016年第07期

    咸菜 即便是再也不会因为冬天买不到新鲜蔬菜而备受困扰的现在,每逢金秋来临,看着早市上满街铺排的秋菜——那些虽然不起眼,但是味道极鲜的罢秧黄瓜、罢秧茄子,那些红红的干辣椒、编成大辫子的大蒜,那些成堆的白菜、卷心菜、大葱、胡萝卜、芥菜疙瘩……不少人还是会涌出腌一些咸菜的冲动。大概每个中国人的厨房都会有一个或几个舍不得丢掉的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