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

朔方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朔方》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4-1010/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散文随笔、诗西部、论坛、访谈与对话、新译作、古体诗词、宁夏文学艺术院研修一期作品专辑。

主管单位:宁夏文联
主办单位:宁夏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0257-585X
国内刊号:64-1010/I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宁夏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3908
总被引量:351
H指数:6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692
  • 喝彩与期盼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2011年第11期

    那里有一群寻梦的人。那里也是许多人梦想开始的地方。2011年10月10日,随着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宁夏文联、宁夏作协将中国第一个"文学之乡"的牌子挂在宁夏西吉县,这个一直以贫困著称的地方从此多了一种色彩斑斓的光晕。

  • 暗伤

    作者:马金莲 刊期:2011年第11期

    怀里的身子在发紧发硬,一阵接一阵,他感觉到了。伸开的双臂就一再收缩收紧,试图抱得更紧些。冷啊。怀里的人,挣扎着说,僵直的身躯在微微颤抖,声息已经很微弱了。

  • 世界上最幸福的那张脸

    作者:了一容 刊期:2011年第11期

    鳖晒盖尼的上身时常穿着一件显得特别短,而且异常破烂的三道弦背心,黝黑的肚子瘪瘪地凹进去,背子上的疙瘩压得他仿佛一只站立着的丑陋的王八抑或其他怪物。鳖晒盖尼还特别爱流鼻涕,鼻涕时常像两根泡软的粉条从鼻孔里慢悠悠地探下来,冰凉地挂在嘴唇上边甩动着。

  • 老汤

    作者:李继林 刊期:2011年第11期

    腊月二十八,老汤叫我帮忙开车送他们回老家,我答应去。老李说路上怕是不好走,要陪我一起去。我们就一起去了老汤家。我没去过老汤家,不知道路,老汤坐在后排给我指路,老李坐在副驾驶座上不停地提醒我开慢点,开慢点。

  • 食盐

    作者:李义 刊期:2011年第11期

    事情村里经常有事情,这次的事情是吃饭盐。去小卖部,说,买些yan,张家爸。这就逼得开小卖部的张家爸问,吃饭盐还是抽的纸烟?吃饭盐如同食盐的小名,村里人是惯喊小名的。比如有有,他的大名张富有是很少从别人口里出来的。这几天全村人在说有有,有有把小卖部的吃饭盐劫光了。

  • 村事

    作者:火霞 刊期:2011年第11期

    腊月,那种雾沉沉的天气。每一棵树枝上都沾着油亮的一层霜,高高低低,与家家袅袅的炊烟相呼应,冷清中透着几分喜气。雾沉沉的天,使庄户人的日子蒙上了淡淡的神秘,仿佛有无数的希望从遥远的天边一步一步赶来,人们都忙碌着,来不及迎接一般。

  • 父亲的遗言

    作者:马强 刊期:2011年第11期

    那个夜晚特别吓人,伸手不见五指,风在村口鬼哭狼嚎,树在狂风中折断。母亲生下了我,她却永远离开了人世。这些都是大哥说的。大哥比我大八岁,我和大哥是父亲含辛茹苦养大的,父亲为了我和大哥再也没有娶妻,怕后娘来了对我们不好,所以他和我们相依为命。那时候,家里穷得吃了上顿没下顿,肚子总是空空的。我就混入娃娃堆里上学了。

  • 恋恋三季

    作者:王西平 刊期:2011年第11期

    一蒋梅有一段时间心里很烦躁,为什么?她自己也说不清。女人就是这样,尤其是怀孕的女人,永远看不清背面的那个自己。那些烦躁的东西好像藏在屋子的某个角落里,时不时地跑出来烦你一下。

  • 最美的数字是“一”

    作者:郭文斌 刊期:2011年第11期

    这些年参加了许多的文学活动,却没有哪一次像这次如此让我印象深刻。当我看到"文学之乡"的牌子,以及几万册图书落户在家乡西吉县的时候;特别是当我看到风尘仆仆赶来参加活动的客人,因西吉县城缺水两天不能洗脸洗澡,可是没有哪一位表现出来一点点抱怨的时候(谁都没有给会务组讲,是我们地方的同志最后讲出来的),我的内心真是既惭愧又感动。

  • 秋夜断章

    作者:赵炳鑫 刊期:2011年第11期

    一在这无人叨扰的秋夜里,我坐在电脑桌前,听着shineDion的音乐,那舒缓而优美的旋律如一泓清流,直抵我的心底。我被那富有磁性而又含着淡淡忧伤的音乐击中了。那份孤独中的沧桑感,那种来自心灵的如流水一样的年华,在这个空寂而有点落寞的秋夜里,显得那样宁静而美丽。我在一遍遍地听着这如天籁般平和而又宁秘的歌声,如柔指划过心灵的琴弦。

  • 田埂上最后的守望者(外一篇)

    作者:刘汉斌 刊期:2011年第11期

    小麦地和玉米地毗邻,翠绿的麦苗像锥尖一样林立,喷洒过仲丁灵除草剂的玉米地,地面泛着淡淡的绿色,玉米种子正躺在温热的土层里抽芽生根。父亲喜欢在闲来无事的时候,背向麦田,面朝玉米坐在田埂上,远远地看,父亲就像是被谁钉在田埂上的一根褪了色的木桩。

  • 随笔三则

    作者:火会亮 刊期:2011年第11期

    一学习中国文学史,知道文学的产生来自于劳动。人在劳动中有所思所感,发而为声,便为音乐;记之以文字,便成了文学。据考《诗经》的大多篇章就是如此得来。《诗经》不是一般的作品,它是一部经典,也可以说是中国汉语言文字产生之初的最早一部旷世之作。

  • 老家,心灵的港湾(外一篇)

    作者:古原 刊期:2011年第11期

    麦秸垛。烟囱上的蓝烟。阳光照耀着的黄土墙。一盘温暖的土炕。亮槽上的牛哞。隔壁人家一只公鸡慵懒的啼声。红红的炉火。父亲的咳嗽。母亲的笑容。老家,这些鲜明的印记,这些质朴平凡的意象,闪烁在我们的心之深处。

  • 清泉心上流

    作者:周彦虎 刊期:2011年第11期

    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情,画境清幽,诗意清远。像荷叶上的一滴透亮的露珠,像白雪中的一剪寒梅,像炎阳下的一泓泉水。用现代人的眼光和期待看,绝对是环保的、绿色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端午节的早晨

    作者:火仲舫 刊期:2011年第11期

    今年的端午节与以往不同,它是与芒种并肩携手地降临在同一天,据说这日子好啊,千百年才能遇到一次。习惯于睡懒觉的我前一天晚上特意叮嘱自己:明天可不能再懒睡了。发完邮件,浏览了博客就睡了。今早晨曦微露,我便穿衣起床。拉开阳台窗户,感受端午节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