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

书城杂志 省级期刊

Book Town

杂志简介:《书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62/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上海三联书店
国际刊号:1005-5541
国内刊号:31-1662/G2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2839
总被引量:1513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看云

    作者:郁喆隽 刊期:2015年第10期

    地平线上,几盏风车疏落站立,悠懒地摆动着自己的叶片,好似一朵朵被风吹落了花瓣的白雏菊。几头牛和羊在水边的坡地上吃着草,停下来抬头看了眼疾驶而过的列车。车厢里,邻座的金发姑娘盘着腿,聚精会神地读着一本厚厚的小说。如果不是在旅途中,大概不会有这等闲心看风景。如果不是在他乡,或许也不会那么长久地凝望天空——久违了的天空。起点被抛在...

  • “双面”托马斯·莫尔

    作者:杨晓雅 刊期:2015年第10期

    一一五三五年七月六日(也有材料记载为7月7日),英国前任大法官托马斯·莫尔爵士在一片唏嘘声中被送上断头台。据历史材料的记载,莫尔因贪污受贿和叛国罪被处死,判词原为:送他回到伦敦塔,从那儿把他拖过全伦敦城街到泰伯恩行刑场,在场上把他吊起来,让他累得半死,再从绳索上解开他,趁他没有断气,割去他的生殖器,挖出他的肚肠,撕下他的心肺放在火...

  • 慕夏:巴黎的宠儿

    作者:叶梦寒 刊期:2015年第10期

    约翰·霍尔和佐腾智子在他们一九九三年出版的《阿尔方斯·慕夏传》中这样写道:"慕夏笔下的那些美少女有着清新的面庞、清澈的双眸,令人迷醉。如今,这些形象已经攻占了大街小巷。我们通过海报、图文书、广告、复制品、剽窃者的仿造已经了解并熟悉了这位画家。剽窃者也许会得到宽恕,因为他们为慕夏如日中天的名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这种名...

  • “司名器者之蠹国自利”(下)——章士钊、李石曾与“金法郎案”

    作者:陆建德 刊期:2015年第10期

    三章士钊曾经上书段祺瑞,检举金案。他不敢揭发为法国谋利益的涉案人士,名义上是"自劾",即自请查办。民国年间没有秘密可言,章士钊身为部长,没有人身安全,此举有很大风险。呈文段祺瑞的时间,据他自己回忆是在一九二五年六七月间。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约在四月上旬,财政总长李思浩在国务会议上声称,因有某公民为金法郎案控告经手大员,现在中法...

  • 抗战之书,报道中国(下)

    作者:李辉 刊期:2015年第10期

    一九四一年,可谓美国作家项美丽一鸣惊人的年份,这一年,她的两本关于中国的书在美国出版,一是《宋氏三姐妹》,另一本是《香港假日》。其中,《宋氏三姐妹》最为轰动,这是第一本将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集中描写的传记。

  • 中古的乳酪与醍醐

    作者:张宪光 刊期:2015年第10期

    《世说新语》记载了与"酪"有关的几个小故事,最有名的或许是如下一则:"王武子有数斛羊酪,指示陆机曰:‘卿江东何以敌此?'机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莼羹""鲈鱼脍",为后世诗文中江东美味的常典,而乳酪则几乎无人谈起。究其原因,乳酪本是源于胡人的食物,后来渐渐淡出了汉人的食谱,在文化上几乎没什么表现。不过如果我们回...

  • 长者之爱——追忆余国藩院士

    作者:黄进兴 刊期:2015年第10期

    余国藩教授(Anthony C.Yu,1938-2015)于后辈学者常表现出长者之爱,我便是其中一位受益者。多年前,从余英时老师口中,初次获悉他的大名。英时师对他的西方学问推崇备至,又对他的《西游记》英译赞不绝口。由于英时师罕见如此称誉一位学者,所以我对"余国藩"这三个字,便留下极深刻的印象。英时师和他虽属同姓,并无同宗之谊;但两老相知相得,情同...

  • “还我真鲁迅”——略谈《真假鲁迅辨》的疏失

    作者:伍隼 刊期:2015年第10期

    倪墨炎先生的遗著《真假鲁迅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是一部用心之作。作者提出"还我真鲁迅"的口号,坚决反对在鲁迅研究领域中一度出现的"假、大、空、霸"的学风。他的学术成果应予珍视,他终其一生孜孜矻矻为鲁迅研究工作付出的努力是值得欢迎的。但《真假鲁迅辨》也偶有疏失之处。倪墨炎先生认真严肃地将是否尊重历史和尊重鲁...

  • 庞德的中国梦

    作者:黄运特 刊期:2015年第10期

    我开始翻译庞德的诗歌,是在二十多年前。我刚从北大毕业,来到美国南方腹地,人生地不熟,文化绝缘,处境维艰,靠开一家中餐小馆谋生,整日忙于炒菜、端盘子、送外卖、刷碗、拖地板等等。一天晚上打烊时,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当时正在美国访学的南京大学张子清老师打来的。他说国内一家出版社想找人翻译庞德的《诗章》,问我是否感兴趣。身陷囹圄的我,怀...

  • 茅盾与茹志鹃

    作者:钟桂松 刊期:2015年第10期

    茅盾在评论《百合花》之前并不认识茹志鹃,在茅盾认识的人中,也没有人告诉茅盾,茹志鹃是谁。茅盾是读了一九五八年三月《延河》文艺杂志上的小说《百合花》后,才知道有个作家叫茹志鹃。同样,茅盾也只是觉得这篇小说风格清新俊逸,才写评论,充分肯定这篇小说的。然而,殊不知,因为茅盾的评论,已经蔫倒的百合花又焕发青春,让处在人生低谷的茹志鹃又...

  • 一纸不安

    作者:三皮 刊期:2015年第10期

    一入秋,三天两天地下雨,天就凉了下来。人也没那么浮躁了,能够目不转睛地盯着将一件事情稳妥地办下去,这样的事情有很多,最愉悦的显然还是本雅明所言:开箱整理我的藏书。电子读物日新月异以来,读书貌似不再是奢侈的了,而这只是表象,巴掌大的一款手持终端即能收纳一座图书馆确乎不假,而真正的阅读其实变得更加艰难,既然随时随地可以身携图书馆,...

  • 闲书闲话(二)

    作者:李庆西 刊期:2015年第10期

    《欧洲与中国》英国人赫德逊写的这本书,叙述十九世纪以前欧洲与中国交往的历史,对专治中西交通的学者或许是一本参考书,但一般读者亦可作为知识性读物置于床榻几案,其可读性不差于叙事散文。书中追溯西方人最初在向东方跋涉的那段历史时,特别强调希腊城邦文化中滋生的重商主义的开拓精神,是"神圣的贸易权利"使西方人在走近中国的过程中成了主...

  • 少年成长与学术姿态——读陈思和的《1966—1970暗淡岁月》

    作者:刘俊 刊期:2015年第10期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在叶子铭老师门下读研究生的时候,陈思和已是著名的青年学者。学生时代读陈思和的文章,大概是我们那一代青年学子共有的学术经历,他的一些深具启发性的学术观点,也就成为我们那一代"后备学人"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指南。现在我们都知道,陈思和特别强调文本细读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陈思和学术研究的...

  • 西方文化与当今世界

    作者:刘文荣 刊期:2015年第10期

    今天,我主要分三个部分来讨论"西方文化与当今世界"这一话题。首先讲什么是文化,再讲什么是西方文化,最后探讨西方文化与当今世界的关系。一什么是文化?汉语中的"文化"一词是从欧洲语言中翻译过来的,就是英语中的"culture"一词。culture在英语中原来的意思是"耕种"。这个词加上一个拉丁前缀"agri一"就是"agriculture"(土地耕种),...

  • 李鸿章与美国小女孩

    作者:于迈 刊期:2015年第10期

    一八九六年,李鸿章访问美国时,在布鲁克林街道上,对一位骑自行车追赶他马车的美国小女孩发生兴趣,行色匆忙中,让翻译去见小女孩,记下她的姓名地址,并约她到自己下榻的沃尔道夫旅馆来见面交谈。当晚,女孩如约来访,却被告知,李鸿章已经休息,不见客了。女孩非常失望,留下一字条,懊丧而去。李鸿章归国后,给女孩寄来一封信,对自己爽约表示抱歉,并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