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

书城杂志 省级期刊

Book Town

杂志简介:《书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662/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上海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上海三联书店
国际刊号:1005-5541
国内刊号:31-1662/G2
全年订价:¥ 244.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2839
总被引量:1513
H指数:12
期刊他引率:1
  • 编辑部札记

    刊期:2008年第08期

    事情发生在蒙得维的亚,时间是—八九七年。在周末的咖啡馆里,博尔赫斯向读者介绍了来路不明的阿雷东多,小个子,瘦削黝黑,二十出头。那是乌拉圭战乱不断的年代,首都的街巷弥漫着阴郁而恐怖气氛,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睡眼惺忪的小伙子竟是一位刺客。他蛰居郊外的老房子里,等待着八月二十五日那天,那是乌拉圭的国庆日。博尔赫斯说过,他并不赞成政治暗...

  • 悲伤的玩偶

    作者:王寅 刊期:2008年第08期

    来到纽约的第二天早晨,第一眼看到的是东116街的街景。这里曾经是纽约著名的黑人区——哈莱姆的中心。由于政府有计划地改造这个区域,破败的老房子被成片拆除,兴建起新的公寓楼,中产阶级逐步从黑人手中夺回

  • 在“无事”与“多事”之间

    作者:陈家琪 刊期:2008年第08期

    中国文联出版社出了一本章夫、薛蕻编著的(《2007:中国平民日记》,以农历二十四节气来命名一个年份,于是把二○○七归为"雨水"。余世存为这卷"平民日记"写了一个"序",说在这一年里,来自不同方向的信息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词——和谐:"二○○七年的中国,

  • 川北纪事——一个记者的非新闻观察

    作者:文敏 刊期:2008年第08期

    二○○八年六月九日成都杭州飞成都的班机居然差不多满员,一问原来是两个航班并到一起了。候机的旅客看不出跟平时有什么两样:拎着公文包的白领、抱孩子的妇女、相互搀扶的老夫妇……登机时排在我前面的小伙子背着鼓鼓的行囊,像是去做志愿者的。

  • 发潜质之幽光

    作者:刘绍铭 刊期:2008年第08期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我在台大念书,念的是外文系,但不少必修科都是由外系老师担任。其中有殷海光先生的逻辑学和台静农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台先生其时是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必修科例必人丁旺盏,百多人挤在一个课室,授课老师除非口才了得而又善用身体语言制造魅力引起注意,否则五十分钟的课转眼就在同学交头接耳间浑浑噩噩地过去。

  • 哈佛所见吴宓致白璧德的书信

    作者:杨扬 刊期:2008年第08期

    吴宓一生受白璧德思想影响最深。关于他与白璧德之间的书信往来,目前最详尽的介绍见诸吴学昭女士的英文论文:The Birth of a Chinese Culturaf Movement:Letters Between Babbiff and Wu Mi(《中国文化运动的诞生:白璧德、吴宓往来书信》)。该文发表在美国人文学会(National

  • “左翼文学”新论——曹清华《中国左翼文学史稿(1921-1936)》序

    作者:黄子平 刊期:2008年第08期

    何谓"左翼文学"?依照目前的文学史论述,通常有如下四种给"左翼文学"下定义的途径:首先,众所周知:"凡有人群的地方,必有左、中、右。"套用这种全称判断,只需将句式中的"人群"置换为"文学","左翼文学"就得以界定。作家的阶级政治身份连带他们的作品,因之而呈现一种政治光谱分布。但老黑格尔早就指出了全称判断的狡计,即是用某种

  • 五四小说中的“男女关系”——在复旦大学“文史讲堂”的演讲

    作者:许子东 刊期:2008年第08期

    我们面对很多关系,穷富的关系,阶级;中外的关系,民族;人跟神的关系,宗教……我现在关心得最多的是两个关系:一个是知识分子与社会、与大众的关系,我们读书人跟社会的关系;第二个就是男女的关系。今天讨论的就是这两个关系,所有的讨论都是从一段文本开始。

  • 她让丁玲触摸美国——聂华苓与丁玲的交往

    作者:李向东 刊期:2008年第08期

    一、於梨华一九七九年六月六日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播出了补选的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列丁玲居首。陈明后来说:"广播播出她的名字时,连我们自己都感到惊讶,平反问题都没有彻底解决,怎么就当上政协委员啦!"

  •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

    作者:陈平原 刊期:2008年第08期

    写完《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晚清画报研究》一书,照例要写一个前言,我把想要交代的一些想法写在下边。一八九五年八月二十九日的《申报》上,刊出了社论《论画报可以启蒙》。此文关于画报意义的论述,在晚清很有代表性。概括起来,

  • 原原本本(二题)

    作者:范伯群 刊期:2008年第08期

    我在撰写拙著《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插图本)》时,到处搜罗与现代通俗文学有关的照片。我给自己立下几条"规矩",其一是:凡遇到要介绍某种晚清民国的期刊时,所配的插图一定要该杂志的创刊号封面。这样就增加了些查找难度。在拍摄清末"四大文学期刊"的封面插图时,我找到

  • 钱周过招

    作者:余斌 刊期:2008年第08期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出版后,钱钟书曾撰书评,特别对周将"诗言志"和"文以载道"分为两派以及文学史变迁的描述提出质疑,此外还对书中谈晚明而未将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纳入叙述表示遗憾,他以为张大复可与张岱媲美。

  • 电影“双城记”

    作者:罗卡 刊期:2008年第08期

    初识葆石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其时他正在纽约州柯盖茨大学历史系任教,刚好完成由博士论文发展而成的新书《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该书以上海孤岛沦陷时期一些文化人、作家的处境、动向作为切入点,研究

  • 所谓“日本美”——读张石随笔集《樱雪鸿泥》

    作者:林少华 刊期:2008年第08期

    古代,国人不喜欢、也不屑于同外国人比。自认为中国乃世界中央,举凡东南西北,无非化外之民,夷、蛮、戎、狄而已——舍我其谁也。而今,则每每同外国人比个没完。其中比得最多的又是日本人。因为欧美等西洋人明摆着和国人不同:碧眼金发,人高马大,游牧民族,写字ABCD,吃饭刀叉齐举,高兴了朗然大笑,失望了耸肩摊手。而日本人显然和国人没什么不同:鼻...

  • 屈辱中的潇洒——缅怀作人先生

    作者:黄永玉 刊期:2008年第08期

    作人先生我是一九四七年认识的。严格地说,我认识他,他不一定记得我。我那时才二十出头,在上海虹口庞薰琹先生家的一个例行餐会上。为什么叫"例行"餐会呢?用现在的行话说,"上海美术作家协会"是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