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多中心病例系列研究 【正文】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多中心病例系列研究

作者:张鹏; 杨威; 王奎吉; 谭翊; 商晓娟; 舒凝; 汪芗; 许世闻; 孙三峰; 赵新雨; 於堃; 陈陆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针灸科; 北京100010; 北京汇安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北京100071; 北京市通州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 北京101149;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北京101200; 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北京101400;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针灸科; 北京1000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100032
蝶腭神经节   针刺疗法   变应性鼻炎   病例系列研究   中西医结合  

摘要:目的初步评价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系列研究设计,自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分别于7个分中心纳入222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各分中心之间纳入患者的基线一致,每周1次,共4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3、4、8周进行鼻炎症状量表(total nasal symptom score,TNSS)和鼻炎伴随症状量表(total nonnasal symptom score,TNNSS)评价,于治疗前、治疗第4、8周进行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标准版(rhin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价。结果222例患者中有1例失访,纳入统计的有效量表分别为221份TNSS、218份TNNSS、213份RQLQ。患者TNSS量表和TNNSS量表评分自针刺第2周开始持续下降至第8周(治疗结束后4周,观察结束时点),RQLQ量表评分在第4周或此前即明显降低,并于第8周进一步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出现面颊肿胀的轻微不良反应。在8周的观察期内,AR患者的控制率超过80%。结论初步证明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AR有效、安全、具备推广的可行性。进一步研究将增加客观指标评价、补充针刺即刻效应观察,细化可能的不良反应种类,延长随访时间,明确不同刺激方式对AR治疗效果的影响,规范针刺方案,优化患者就诊体验。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